以下是含有假想敵軍的搜尋結果,共03筆
中共遼寧艦繞台後,國軍演訓假想共軍船艦於福建、廣東集結,越過海峽中線,並透過直升機「繩降」奪占重要設施;國軍出動主力戰車、直升機和地面及突擊部隊,奪回目標。
日本為加強離島防衛,唯一擁有傘兵部隊的陸上自衛隊第一空挺團(空降部隊)十三日在千葉縣船橋市習志野演習場舉行一年一度的例行演習,今年首度模擬離島遭敵軍攻陷後的奪島演習。傘兵部隊逼真地模擬奪島情形,場上砲聲隆隆、煙霧迷漫,讓上萬民眾看得拍手叫好。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致詞時特別提及中國和北韓情勢,勉勵自衛隊員們要提高警覺,守護日本的領土、領空及領海。
從軍事戰略的本質而言,「假想敵軍」見諸於軍事戰略計畫的假定事項,是國家戰略情勢判斷的結果,整體軍事戰略計畫的基礎,反映出戰略的針對性,「敵對意識」的存在;並藉此意識凝聚臨戰時的戰鬥意志,是精神戰力的泉源。在二戰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尚未廣泛運用,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精神戰力的發揚。雖然,經由「軍事事務革命」改變了現代戰爭的形態,但精神戰力的價值,仍反應在「不對稱」戰爭中,歷次的中東戰爭即是典型的例子,亦是美軍最大的挑戰。故調整假想敵,象徵著國家戰略情勢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