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偏好的搜尋結果,共355筆
舊金山巨人被傳言可能是兩位美聯球星「法官」賈吉(Aaron Judge)、大谷翔平明年的落腳處。賈吉本季結束後就會成為自由球員,包括原東家洋基與任何球隊都能出手網羅他。大谷預計是在明年夏天的交易截止日前被天使送出,一般認為天使沒有足夠財力留下他。
面對震盪劇烈的資本市場,投資人選擇的不是擁抱現金,而是更積極分散布局。最新「2022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結果指出,與去年相比,台灣投資人持有股票的比重雖略有下滑,但持有現金資產的比率,從2021年的近8成,大幅下降至5成以下,顯示台灣投資人仍保持高度投資意願。
復華投信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合作,發布全台第一份「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27日公布調查結果,在財務面向上,72.4%認為退休金足夠,22.9%認為不足夠;自認退休金不夠者最想透過「買房收租」改善,不過,自認退休金足夠者的理財規劃,以「自己投資基金或股票」及「做年金保險規劃」為大宗,是「買房收租」的兩倍。
能源價格上漲,使能源股的獲利大幅提升,然非核心消費和科技等產業的獲利則開始下調,近日由於市場認為景氣將趨緩,使油價出現回檔,對於下半年產業基金投資標的,法人則相對偏好防禦性類股基金。
施羅德投信與政治大學攜手,針對三大投資世代之台灣投資人,進行「2022影響力投資大調查」。 發現投資人在「影響力投資指數」的「認知指數」分數中,以最年輕的30~39歲世代,最力挺影響力投資。不僅該指數的分數最高、達到59.22分外,其中有近3成的投資人目前已經擁有影響力投資項目,更有53.8%的投資人表示願意在未來兩年內,開始影響力投資。
線上旅遊及娛樂體驗預訂平台Klook公布最新亞太地區旅遊趨勢洞察,指出內部數據顯示全球出境旅遊商品預訂量快速增加,單5月就較年初增加達4倍,顯示海外旅遊復甦的力道更甚以往,且旅客的偏好也出現明顯改變。
年齡超過60歲以上即使有大半的人都已退休族,然而在低利時代,準退休族或退休族依然偏好積極理財,期讓退休金再增值。
國際股市今年來在面臨通膨、升息等因素影響下,呈現回檔修正,不過近期有築底反彈態勢,在全球主要股市當中有四個股市目前指數處在短、中、長期(周、月、季)均線之上,法人指出,全球景氣回到溫和成長軌道,美、歐、日大型經濟體在基本面及企業獲利面各有起色,投資人不妨透過工業國相關基金介入。
烏俄戰爭持續、經濟成長趨緩,然而高通膨、聯準會與主要央行鷹派言論,加上金融市場流動性趨緊,令整體債券市場不確定性提升;富達最新戰略資產配置上仍維持審慎看法,Q2偏好債優於股,在債市的投資給了3項指引: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2021年零售電商消費者行為,觀測臺灣消費者於四大零售通路「便利商店、超市/量販、百貨商場、專賣店」的App使用偏好與實體通路消費行為,提出五大趨勢觀測。
本土疫情迅速攀升,財政部考量疫情而衝擊市場經濟,今年綜所稅申報截止日仍同去年延後至6月30日。今年Money101所發布綜所稅申報及繳納偏好調查顯示:線上網頁申報系統(49.6%)與去年市調(38%)相比高、手機申報(37%)對比2021年數據(23%),民眾使用意願上升,其次為臨櫃人工申報(13.3%);愈來愈多民眾更能接受科技輔助,妥善利用線上報稅服務,降低染疫風險。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26日2022年第二季投資展望,匯豐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投資及財富管理部主管李勝凱表示,近期經濟面諸多挑戰,投資信心跌至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點,但由於匯豐肯定經濟衰退並不會發生,因此在環球股票中,對美國、加拿大及亞洲新興市場股票,建議維持偏高比重配置,在亞洲股票投資組合中則偏好新加坡、台灣、泰國和印尼市場。
日本大阪市政府今天表示,即將在4月25日到期的逾8萬劑莫德納疫苗,原則上將全數銷毀,主因跟民眾偏好輝瑞疫苗,造成有意接種人數低於預期等有關。
疫後時代,全球電商飛速成長,台灣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也帶動電商快速成長。BOXFUL電商物流公司發布報告指出,疫情帶動大型電商購物平台商機,超過六成的消費者都選擇在大型購物平台購物,選擇品牌官網購買的消費者還不到一半。
面對高齡化社會,加上寬鬆貨幣政策帶動的資金行情,國人退休理財規劃也產生明顯變化;退休平台基富通透過內部統計指出,國人退休理財高達七成偏好「積極型」投資,偏好台股、全球型股票基金,期望透過10年、20年、甚至30年,經歷多次景氣循環、利空考驗來增添好報酬。
據IHS Markit對美國機構投資者的最新調查發現,投資者的情緒在3月份變得更加悲觀,此外,由於俄烏戰爆發,投資者對行業的偏好大幅轉向能源和公用事業類股。
近期在俄烏戰爭、美國升息、Omicron疫情以及通膨升溫因素下,全球股市表現震盪,海外基金績效也隨之動盪,不過入息基金相對表現穩定。投信法人表示,同時抵禦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高息資產,因高息資產除具備易漲抗跌的特性外,其有息保護亦相對不受升息利空衝擊,投資價值將明顯優於一般資產,這些相關基金不失為投資人穩健投資的好選擇。
2月俄烏局勢急轉直下,全球大類資產中,有供給側溢價的小麥及原油領漲,黃金、美元指數、美國國債等避險資產同樣上漲,俄羅斯股市、俄羅斯盧布及歐洲股市領跌。大陸市場成長股在1月快速下跌後,2月上半月開始企穩。
監察院昨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蔡英文總統名下共有13筆土地、3筆建物,其中9筆土地、1筆建物來自繼承,皆位於雙北精華地段,存款有5564萬餘元;副總統賴清德則在去年換新屋,揹1681萬餘元房貸;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都借數百萬元給子女;申報資料顯示,賴、蘇、陳對理財都偏好儲蓄保險。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持續4天,引爆歐洲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國家安全危機,外資匯商、外商銀行表示,全球法人資金早已布局避險資產,包括黃金、美元、日圓與瑞郎,在股匯暴跌時,保護資金部位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