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的搜尋結果,共15筆
中華電信與中華電信基金會15日宣布與長期投入偏鄉教育、醫療服務的誠致教育基金會、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合作,攜手共同推動「科技為善(Tech4Good) 數位賦能生態系」,分享「數位共享 島嶼永續」的努力,期待在後疫情時代,以科技力解決偏鄉師資難覓、醫療資源有限的問題,有效幫助偏鄉弱勢族群,成就台灣島嶼永續、共創善的循環。
(中油近年推動再生電腦聯合捐贈計畫,捐贈再生電腦給偏鄉學校及弱勢團體使用。圖/中油提供)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配合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精進計畫」新設置3個數位機會中心,提供當地民眾數位學習與數位運用的場域,期望讓民眾學習實用的資訊生活技能,透過數位學習的推動整合地方人文、特色產業,創造在地特色與世界連結的能力。
新竹縣7個數位機會中心(簡稱DOC)近日參加教育部「從DOC看台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在214件投稿中奪得3項佳作,包括2項遊程規畫獎、1項直播達人獎,獲獎的DOC都結合部落地方特色及文化,顯見數位教育在遍鄉部落地區已有相當成果。
科技消弭了因為距離感所帶來的資訊與應用落差,教育部自94年推動「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計畫執行以來,偏鄉民眾得以提升資訊素養、累積自身技能進而創造數位商機。其中,「數位機會中心(以下簡稱DOC)」遍布全國各地,除了用科技來改善資訊落差外,更透過數位應用來培育人才、包裝各地城鄉特色,成果商品不僅極具地方創意與人文特色,推動過程更創造出許多感人的數位應用學習故事。
推動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合作輔導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推廣數位學習,提供偏鄉地區民眾、弱勢族群免費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銅鑼DOC近日開設數位攝影課程,教導民眾掌握拍照技巧,智慧型手機也能拍出玩家大作。
配合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合作,輔導縣內數位機會中心(DOC)推廣數位學習,提供偏遠地區民眾及弱勢族群免費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今年在三灣DOC開授「平板K歌」課程,教導鄉民不必上KTV,利用隨手的手機或平板就能高歌一曲。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推動「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除資訊課程外,更挖掘家鄉人文地景與特色,應用課程所學加以行銷,傳遞在地濃厚的人情味,不僅打破學習時空限制,得以終身學習,讓資訊應用擴大生活圈與認知視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設置數位機會中心(簡稱DOC),今年度新增開辦外埔、東勢2處,加上去年啟用的大安DOC及轉型的自由DOC,4處DOC截至今年7月底已開課共207小時、共655人次參與,透過客製化及在地化的數位學習環境,提升數位應用能量。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配合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推動數位機會中心(簡稱DOC),107年度分別由馬鳴及成功國小開辦外埔區、東勢區DOC,27日舉行聯合揭牌營運,提供當地民眾數位學習與數位近用的場域,期待能打造偏鄉經濟藍海。
為達成「提升數位能力,豐富生活應用」之願景,枋山DOC數位機會中心自今年4月份起,邀集枋山樂齡學習中心學員、及愛好攝影之鄉親,開辦數位攝影班。18日假板仔寮藝文館舉辦「枋山DOC數位攝影班之作品成果展」。
為翻轉城鄉數位落差,台中市府教育局配合教育部「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設置數位機會中心,上午在大安區海墘社區舉行揭牌啟用儀式,提供偏鄉民眾學習資訊知識與上網,並有多元免費課程,也供學生課業輔導活動使用。
教育部為縮減數位落差,推行「偏鄉數位應用推動計畫」,今年在苗栗縣立苑裡高中賈宓圖書館二樓打造「苑裡數位機會中心」,22日舉行揭牌儀式,未來將提供免費的數位服務與學習資源。
台中市推動數位學習不遺餘力,根據教育部所建置的「教育雲」平台統計,台中市於全國各縣市上傳教學資源筆數統計名列第2,也在國家教育研究院所舉辦的全國教師創新教學媒體競賽中,連續5年蟬聯團體獎冠軍,成效卓著。
現年61歲李長青,5、6年前退休後進入苗栗縣三灣DOC(數位機會中心)學習電腦,功力不斷提升,現在不但已升格為講師,他和伙伴一起拍攝《又見土礱》影片,紀錄苗栗即將失傳的土礱碾米文化,今獲教育部數位應用創作大賽影片組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