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健康護理產業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儘管REITs第一季交出不錯的獲利數字及展望目標,但面對總經憂慮,及先前升息跟地區性銀行危機,使得表現承壓,投信法人認為,第三季之後REITs將有機會出現明顯行情。
1月全球股市出現強勁格局,MSCI世界指數大漲7%,一掃去年熊市陰霾,法人表示,元月股市雖表現佳,但今年想要有好報酬,標的更要精挑細選優質股。
歷經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連番升息,市場預期,緊縮政策效應將逐漸反映在各項經濟數據,企業獲利下修趨勢將持續,不過,全球經濟失衡現象較過往金融危機時為低,且美國勞動市場仍舊穩健,經濟仍有機會實現軟著陸。在各產業獲利表現預期出現分歧下,低波動、高品質因子可望有較佳表現,景氣能見度較高的防禦型及抗通膨特性類股相對看好。
能源價格上漲,使能源股的獲利大幅提升,然非核心消費和科技等產業的獲利則開始下調,近日由於市場認為景氣將趨緩,使油價出現回檔,對於下半年產業基金投資標的,法人則相對偏好防禦性類股基金。
生技醫療股去年提前因「升息疑慮」進入修正,目前全球生技產業股價雖處在低位,但仍讓市場擔憂升息環境下生技股是否能有所表現。法人表示,因生技醫療健康產業短中長期皆有利基,逢低分批買的風險不大且較易掌握到趨勢商機。
企業財報獲利表現亮眼、美國就業狀況穩定復甦及聯準會主席較為鴿派的論述,投信法人指出,隨著經濟復甦的腳步持續,雖然今年基期較高,但2022年無論是經濟成長或企業獲利仍有一定的表現,在基本面加持下,全球股市表現仍可期待。
美國財報數字亮眼,第三季企業獲利表現超乎市場預期,激勵美股表現亮眼。投信法人指出,今年來美國整體企業獲利已經超過2019年的前高數字,預估未來有機會再創高點,將支撐美國股市人氣續旺,尤其看好科技股表現。
根據最新發布的駿利亨德森全球股利指數,2021年第三季亞太區企業派息締造穩健成長表現,全年度配息金額料將寫下新高記錄。第三季亞太區整體配息年增率為7.4%,總計配息金額為778億美元。今年以來,亞太區總計已配息1,340億美元,超越去年同期配息的1,223億美元。
花旗銀行今(20)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投資展望,對於第四季資本市場及景氣變化,台灣花旗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引用目前熱門的「魷魚遊戲」影集中,出現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幾何符號作為第四季投資與布局重點,以掌握景氣復甦下的成長趨勢。
花旗銀行今(20)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投資展望,將今明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上修至5.8%、4.3%,預期企業獲利續朝正向發展,將繼續支撐全球股市,股優於債的投資主軸不變,看好健康護理、消費必需品和半導體等具持續股息成長的產業。
為了對抗新冠肺炎,全球疫苗需求持續提升,相關產業持續受惠,加上各國解封後,民眾的醫療需求可望獲得滿足,醫療器材及設備業績將有機會提升。投信法人建議,可以分批布局健康護理產業等相關標的,搭上這波趨勢。
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根據高盛證券報告指出,美國SP500企業獲利在2021年可望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其中資訊科技產業不僅在去年逆勢增長,在全球對科技需求帶動下,美國科技產業成長趨勢可期。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定期定額,參與這波由科技創新帶動的投資機會。
上週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震盪走高,盤中一度突破先前高點、而收盤更是來到高點1.5661%。在諸多政策官員的談話下,此波公債殖利率的攀升並未進一步造成市場的恐慌或擔憂情緒。富達國際表示,隨之而來對於經濟重啟以及復甦的預期,確實使得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輪動走勢。
整體利率環境低,法人表示,具利差吸引力的風險債仍具吸引力,2021年預估風險債包括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等都將具有顯著成長動能。
一場橫掃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幾乎改變了全球的產業格局與你我的經濟行為。科技、消費與醫療產業,都因為這場疫情的出現而進入了全新的投資時代。
美股熱度再次升溫吸引注意,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表示,第四季在各國對新冠疫苗殷切迎接期盼,以及看好5G通訊及高效能運算(HPC)發展,預估包括醫療保健、原物料與資訊科技三大產業,基本面撐腰股價表現不會寂寞,短線有機會站上下波主要領漲類股,長線則仍會是明年美股穩健布局的機會。
全球經濟復甦、A股盈利明確好轉、國內政策整體穩健下,預計2021年A股仍將處於緩漲軌道上,當前市場對盈利修復節奏預期充分,且將支撐2021年A股行情,科技、消費、順周期等板塊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布局大陸平衡基金表現可期,參與大陸2021年投資機會。
今年第二季,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打亂全球正常的生活步調,企業派息同樣受到劇烈的影響。根據最新發佈的駿利亨德森全球股利指數,第二季全球企業的派息減少1081億美元,下降至3822億美元並寫下2012年第二季以來的最低紀錄。
近期陸股表現持續強勢,近一個月在全球股市名列前茅,當中以中小型股最突出,創業板、中小型均有二位數漲幅,及上海綜合均居全球前十大強市榜,連帶陸股原型ETF表現不俗,前五名漲幅都超過一成,新科技及新產業趨勢抬頭帶動中小板和創業板,新經濟與官方政策方向相關類股值得期待,有利伺機布局中小型股ETF掌握投資契機。
今年來全球主要股市表現陸股最強勢,滬深300、中小板、創業板均飆漲二位數,帶動大中華基金水漲船高,新台幣級別前十強基金績效都在33%以上,但陸股市值並未爆衝,代表沒有泡沫跡象,股市估值仍具吸引力,後市官方政策支持力道強勁下,表現仍不看淡,有利定期定額順勢布局大中華基金,掌握陸股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