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傳統竹編工藝的搜尋結果,共37筆
南投縣竹山、鹿谷地區竹海連山的優勢,還有職人巧思,造就精湛的竹編工藝,代有才人出;南投縣政府新增認定竹山鎮的邱錦緞藝師、鹿谷鄉的葉寶蓮藝師,公告為「南投縣傳統工藝─竹編工藝保存者」。
莫拉克風災摧毀了舊小林村,搬到日光小林的村民,努力在新的土地上,注入大武壠族(Taivoan)的文化,村民開始唱起傳統古謠,種植傳統植物與作物,找回阿嬤的古早味,還有傳統手工藝、祭祀空間等,讓居住在日光小林的族人,可以有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讓後代子女能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肩負什麼責任,而將日光小林打造成大武壠文化園區,是居民未來最大的目標。
苗栗縣政府重視縣內各項重要文化資產,縣府21日肯定背後努力多年全力投入的保存人及團體,頒予文化資產保存人或是團體認證,包括苗栗縣賽夏族巴斯達隘文化協會、竹南鎮中港慈裕宮洗港、南庄鄉獅頭山勸化堂的客家九獻禮等。
賽夏族祈天祭跟竹藤編,是苗栗縣原住民族特有文化,苗栗縣南庄鄉部落族人有意將2項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縣府文化觀光局16日邀請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委員,說明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基準、流程,以及保存者登錄認定後相關權利義務,盼藉此流傳原民文化。
農曆春節後,南投縣文化局依循「新春開筆」傳統年節禮俗,12日邀請書畫名家齊集揮毫,以文會友同時運筆轉機,以文化迎春,展現南投縣人文薈萃的特色;活動中,副縣長陳正昇也為近兩年獲縣府公告認定「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保存者授證,場面熱鬧。
南投縣文化局依循「新春開筆」傳統年節禮俗,12日邀請書畫名家齊集揮毫,以文會友同時運筆轉機,以文化迎春,展現南投縣人文薈萃的特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甄選和邀請漆藝等6種傳統工藝13位工藝師,2月15日起至12月15日進駐宜蘭傳藝園區展示館「傳藝工坊」,工藝師將創作示範及DIY教學,傳藝中心邀請鄉親來工坊走走,用五感體驗傳統工藝之美。
2021台灣設計展《城美館》是以「神的家」為主概念的宮廟藝術展覽,透過設計呈現「嘉邑城隍廟」傳統竹編燈籠工藝、「九華山地藏庵」雲霄社區百年製香工藝,展期至2月15日元宵節,市長黃敏惠說,快來嘉「用一炷香時間,走讀百餘年宮藝。」
第12屆ArchDaily年度建築大獎在全球多達20餘萬張的選票中,正式出爐了共15個類別的優選作品,項目橫跨不同領域、類型、規模、材料和地區,且今年的優選作品中,可發現以木、竹等材料,打造出環境友善空間者不在少數,也囊括了更多來自第三世界的項目,展現了建築的多樣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推出「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自2月15日起到12月15日邀請12位工藝師進駐宜蘭園區,今年還新增「籃胎漆器」的傳統工藝項目,民眾可以直擊創作現場與工藝師面對面交流,深度認識傳統工藝豐富的文化內涵。
雖受疫情衝擊,文化資產園區春節期間推出「文資.走春」系列活動,以傳統工藝剪紙藝術、光影藝術、工藝裝置藝術等把遼闊的園區點綴得喜氣洋洋,還有免費限定手作體驗活動,可玩、可品又可賞,歡迎攜家帶眷到園區走春迎新年。
人間國寶、竹藝大師黃塗山,不僅技藝精湛,為人如竹篾柔韌,信念堅毅似竹節,發揚竹藝不遺餘力!黃塗山大師於2020年12月23日登仙,享95耆壽,將於1月18日在竹山鎮舉行追思會,讓後輩永懷大師風範。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攜手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12月12日將在溪口鄉舉辦在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走進溪口稻田上的饗宴」,除一系列活動,還有在地食材宴席供民眾預訂,當天要營造出嘉年華會般的熱鬧氣氛。
高樓聳立間,質樸溫潤的「富山蒸籠專賣店」靜謐而悠然地安處在巷弄一隅,遠離街道上的車水馬龍,形成城市風景中獨特的畫面。富山門口堆疊著大大小小的木竹製品,全出自木竹編製師蕭順焜的巧手,他用傳承百年的工藝,手感製出一個又一個能夠蒸出食材最美滋味的蒸籠,也讓這項傳統工藝歷久不衰。
人稱「竹仔師」方瑞其在新北市金山區街坊無人不曉,開業近一甲子,各種傳統竹編器具都難不倒他,年逾8旬的慈祥長者,除了精湛工藝還熱心公益,意外接下鄰長20幾年來,協助街坊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今年更代表金山獲頒市級模範父親。
衛福部長陳時中將於5日下午4點抵達嘉義縣,嘉義縣長翁章梁為迎接陳時中,特別訂製溪口鄉天赦竹編帽,3日上午前往溪口鄉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看進度」,並公布陳時中在嘉義的行程。翁章梁表示,「天赦」代表天赦免,送天赦竹編帽是希望台灣疫情早日結束、平安,也帶給部長好運。
苗栗縣政府辦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傳統工藝種子教師培訓計畫」,聘請苗栗縣內竹藤編織人間國寶張憲平與藺編藝術家呂錦霞,傳授竹藤及藺草編織技藝,藉以保存並發揚編織手藝的無形文化資產。文觀局並規畫即日起至2月2日,展出學員的編織成果與大師作品,展現傳統工藝的力與美。
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因8年級新血詹靜儒加入,傳統工藝拚轉型愈拚愈有型,原本只賣150元還賣不出去的竹編包,稍加改良加入客家手縫拼布,時尚感大增,定價4800元竟一口氣賣出5個,大大翻轉外界對竹編的刻板印象,投入老工藝推廣,詹靜儒期盼竹編技藝不該淪為「記憶」,而是成為鼓勵年輕勞動力回流的吸引力。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合作,以國際設計角度融入台灣竹工藝技術的「織竹.知竹」創作展,目前正於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展出,展期至明年3月31日,有兼具時尚與綠色環保的竹工藝創作品,值得喜愛竹工藝創作的民眾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