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債券額度的搜尋結果,共140

  • 防流動性風險 壽險業RS交易 金管會再放寬

    防流動性風險 壽險業RS交易 金管會再放寬

     防範台美利差再擴大、新台幣兌美元又大幅貶值,引爆壽險流動性風險,金管會23日宣布,放寬保險業附條件交易債券種類,新台幣部分新增國內金融債、公司債的附賣回(RS)交易,及新增金融機構保證商業本票的附買回(RP)與RS,並規定公債及商業本票RS、金融債與公司債RP與RS總金額,不得逾保險資金2%,即約新台幣6,052億元額度。

  • 《國際經濟》YCC何去何從 日本央行難為

    上個月下旬,日本央行突然改變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上下緣可容忍的限制從原本0.25%,放寬1倍至0.5%。至於短期利率還是設定在負0.1%位置。外界認為,這是日本邁向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但日本央行強調,繼續保持超寬鬆貨幣環境不變。

  • 國壽前三季債券利得 十年新低

     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前三季處分債券資本利得僅82.3億元,較去年同期少459億元,並創2012年以來同期新低,且第三季是實現債券投資虧損28.17億元,因今年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目前債券幾乎都無可實現獲利,國壽全年債券資本利得恐低於82億元。

  • 證監會發14條舉措支持央企發科技創新債

    大陸證監會、國資委聯合公布「關於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通知」,提出14條舉措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通知」通過優化市場服務運行機制、監管考核標準、融資決策程序等方式,多措並舉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並支持中央企業開展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REITs試點,鼓勵中央企業增加研發投入。

  • 六大壽險 10月稅後虧42億

     台股回檔、債券跌價加上防疫險,六大壽險合計10月稅後虧損42.06億元,是2019年12月之後單月新低,主要是台灣人壽因子公司中信產防疫險單月稅後虧逾44億元,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都因調整投資組合,實現資本虧損,10月南山稅後虧19.27億元、富壽虧13億元。

  • 彰銀通過申請發行無擔保主順位金融債券額度10億

    彰化銀行公告,董事會通過申請發行無擔保主順位金融債券額度新臺幣10億元。

  • 第一銀行發行二筆金融債券額度

    第一銀行10日公告發行二筆金融債券額度,分別為1,880萬美元、1,970萬美元。

  • 兆豐銀 通過調整次順位金融債券發行額度為125億元

    兆豐金控子公司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公告董事會通過調整次順位金融債券發行額度為新臺幣125億元,事實發生日為7月15日,原公告申報日期為6月10日。

  • 掌握撥付進度 地方債系統升級

     為提高專項債資金撥付進度、進而達到穩增長的政策目標,據傳2022年起大陸各地方財政部門先後升級地方債系統,將實際支出進度結合考核指標,以防堵地方政府懶政,避免資金沉澱閒置,盡快形成有效投資。

  • 國際板發債量 今年有三變數

    國際板發債量 今年有三變數

     美債殖利率今年彈升逾百點(1點等於0.01百分點),國際板債市今年發行量面臨三大變數,一是國際發行人考量成本的發行意願;二是大買家壽險業還剩多少投資額度;三是提前贖回債券量可能下降,再投資能量亦跟著減少。

  • 升息趨勢下 國際板債市發行量今年面臨三變數

    美債殖利率今年彈升逾百點(1點等於0.01百分點),國際板債市今年發行量面臨三大變數,即一是國際發行人考量成本的發行意願,二是大買家壽險業還剩多少投資額度,三是提前贖回債券量可能下降,再投資能量亦跟著減少。

  • 遠傳發行首檔電信企業社會責任債券 額度27億元

    櫃買中心表示,遠傳電信於今(29)日發行社會責任債券,並於櫃買中心上櫃掛牌,此為國內電信企業發行之首檔社會責任債券,也是遠傳電信首次發行永續發展債券,以落實該公司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關懷。

  • 利率反彈 國壽未來五年將多賺500~600億

    利率反彈 國壽未來五年將多賺500~600億

    債券市場急速反彈,近二個半月主流債券利率已上升60~100個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百分點),國泰人壽22日揭露,由於每年要增加4,500億元的新投資金額,利率每上升50點,未來五年國壽利息收入就會多250~300億元,目前市場變動已是二倍,即狀況持續,未來五年國壽利息收入將增500~600億元。

  • 2022展望 新光金三箭齊發

     新光金控15日在法說會表示,今年投資有三件事,一是大部分會維持目前資產配置比重,但會趁升息機會,持續加碼國內外債券等,增加經常性利息收入,且伺機加碼趨勢向上配息型股票。

  • 救房企 陸銀推百億房產併購債

     大陸政府持續多管齊下,挽救近期頻發的房企集體債務「爆雷」危機,除放寬借貸及發債條件,同時推動國企、金融機構為房企「輸血」。

  • 地方債Q1待發 達人民幣兆元

     大陸官方為達經濟「穩增長」已密切進行部署。據統計,近期多個省市先後公布2022年首季的地方發債計畫,預計超過人民幣(下同)兆元的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將在第一季發行,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籌資。不僅錢到位,各地方也已備好2022年重點投資專案,近期專案審核進度加快。

  • 投信基金大禮來了 三大投資鬆綁

    投信基金的年度大禮來了。金管會23日表示,「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已預告完成,年底前將公布生效,將有三大放寬,一是單一基金投資上市櫃公司承銷股票由1%提高到3%;同一投信的全部基金參與同一次承銷股票由3%拉高10%,有助上市櫃公司籌資。

  • 第一銀行將發行金融債券額度100億元

    第一銀行公告,將發行金融債券額度新臺幣100億元。此次債券名稱為第一銀行110年度第2期無擔保無到期日非累積次順位金融債券。

  • 合庫銀行發行首檔公營行庫之社會責任債券 10億元額度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於今(29)日發行社會責任債券,並於櫃買中心上櫃掛牌,此債券是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繼5月31日發行可持續發展債券以來,再度發行永續發展債券,同時亦為國內公營行庫所發行之首檔社會責任債券,顯示其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關懷。

  • 行庫大砍中港財務投資、財富管理部位

     各大行庫加速控管大陸曝險情況,不僅大砍授信曝險部位,連同股債相關的財務投資和財富管理「雙財」曝險都一起砍。其中,第一銀行自2020年第一季起即大砍大陸相關投資及交易部位,減幅高達七成多,相關投資餘額目前僅約1億美元,占整體外幣投資部位的比重降至不到1%。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