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儲存臍帶血的搜尋結果,共25筆
電影《Barbie》有這麼一句經典台詞:「身為母親的我們要站在原地,當女兒回頭時,就能讓她看見自己走了多遠」。雙十連假的母嬰用品展中,超基因生技便提取這項「母親守護子女」的概念打造夢幻打卡牆,象徵儲存一次、守護一世,如同母親般,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路守護,當客戶哪一天有需要時,超基因生技都會在原地等候大家。
超基因生技受邀赴美國參加該協會在邁阿密舉辦的2023年度會議,透過全球指標性的臍帶血保存組織聚集一堂,共同交流研究和臨床進展的最新訊息。
防患於未然,為寶寶儲存臍帶血就是保護孩子們的未來。於台灣深耕已逾20年的再生緣臍帶血,在去年底增資更名為「超基因生技」後,關係企業的存戶數更是超過了10萬戶,公司不只提供臍帶血服務,還拓展到了免疫細胞服務,其市場潛值首屈一指。
身為臍帶血與幹細胞保存專家,超基因生技20餘年走來始終將「提供給家庭更好的生活品質」視為第一責任;目前除持續為臍帶血存戶服務外,也放眼未來,將由幹細胞保存延伸至免疫細胞檢測與儲存的全方位服務;然而早在18年前,超基因的臍帶血保存技術就已為台灣細胞治療寫下突破性紀錄。
超基因生技公司全面接手全台首家臍帶血再生緣公司後,除延續全亞洲第一的保存細胞軟硬體設施紀錄,致力推動成為規模全球十大生物資源保存中心,並與美日等國合作打造臍帶血幹細胞醫療研究平台,同時積極拓展東南亞及中東穆斯林市場,深化幹細胞資料庫,強大發展利基將造福更多人群。
高危險妊娠的發生率隨著台灣產婦高齡化的趨勢逐步增加,每10位孕婦就有1位屬於高危險妊娠。婦產科醫師指出,「高危險妊娠」是指懷孕過程中,母體或胎兒有潛在性危險,可能會造成胎兒異常、損傷或死亡,或影響母親的健康與生命的安全。「高危險妊娠」特別會造成胎兒早產、體重過輕、先天腦部發育不良、呼吸窘迫缺氧等等。因此腦性麻痺的併發症發生機率也大幅提升。根據研究,新生兒體重低於1,500公克,腦麻風險提高20倍,出生缺氧者更提高為250倍。
宣捷(4742)取得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製藥暨治療技術授權,公司指出,此次透過技術授權,能使宣捷幹細胞基於間質幹細胞純化、擴增、凍存平台,串聯幹細胞新藥臨床應用,開發間質幹細胞新藥用於新生兒併發急重症的治療,成為完整產品鏈,未來的營運範圍將由臍帶血、胎盤暨臍帶間質幹細胞處理、檢測及冷凍儲存進一步拓展至幹細胞新藥開發。
宣捷幹細胞(4724)12日舉行董事會,會中決議自香港商Orilitia Biopharma Limited取得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製藥暨治療技術授權。該產品將應用於宣捷的「臍帶質間幹細胞新藥UMC119-01應用於小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症(BPD)」,未來可開發多項細胞相關產品,宣捷幹細胞可望由幹細胞儲存服務延伸至幹細胞新藥開發。
許多產科診所都貼著臍帶血海報,或放置相關資料,加上眾多相關廣告宣傳,讓不少家長覺得沒有幫寶寶儲存臍帶血,就是對不起孩子。不過,婦科教授李茂盛指出,目前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儲存臍帶血,但實際解凍、用來救命的個案少之又少,不到千分之1,除非家裡經濟狀況不錯,否則不太建議買這個保險。
尖端醫宣布,受惠精準醫學業務持穩開展,10月營收年成長60.72%,以每股25元溢價發行的2.5億現增款項也提前到位,有助擴大產能,搶進細胞治療商機。
為促使國內醫療發展更加進步,衛福部於107年6月8日預告的「特管辦法修正草案」,開放細胞治療及微菌叢植入治療,宣捷董事長宣昶有表示,樂見國內細胞療法的重大發展,建議臍帶皿儲存市場價格須重猛,並降低門檻。
尖端醫(4186)董事會通過辦理現增1000萬股案,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整,每股發行價格以16元溢價發行,認股基準日為5月5日。尖端醫檢測試劑(食安、瘦肉精等)及臍帶血業務營收比重各半;伴隨檢驗試劑向大陸及東南亞擴展,檢驗試劑營收有望超越臍帶血。因應後續其他新藥計畫推展,規劃辦理增資計畫。
幹細胞研發已經成為世界再生醫學的新趨勢,最新研究顯示,脂肪幹細胞可以促進褐色脂肪合成,將有助於體內代謝能力並抑制肥胖,除了能夠對抗老化,亦可降低三高對心腦疾病的預防。
隨著少子化與健康意識的提升,國人對幹細胞及臍帶血儲存更重視。然而,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儲存機構及方案,造成錯誤迷思。有意儲存幹細胞的孕媽咪,要小心以下迷思!
再生醫學研究向前邁進一步!再生緣生技結合元智大學化材系副教授姚少凌,歷經10年,先是發明了成功增加幹細胞數量的技術,又進一步發現,過去被視為醫療廢棄物的臍帶血血漿,經特殊處理,釋放生長因子,再搭配研究團隊發明的無血清培養基專利,能讓造血幹細胞有更好的生長效果。這項「廢土變黃金,清水變雞湯」的創舉,相關研究獲科技部和國家品質獎等三項大獎肯定,更讓台灣在全世界期待的再生醫學研究領域中,佔一席之地。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今天建議,新生兒呱呱墜地時,別太快剪臍帶,至少等30秒到1分鐘,可以給新生兒含氧量高的血液。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2分鐘就有1個孩子被診斷為癌症,兒童受癌症影響至今仍被低估。台灣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前5名,分別是白血病、腦瘤、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腫瘤,其中又以神經母細胞瘤最不容易被家長察覺,然而台灣就有這麼一個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後長期無癌的案例,優異的治療成效獲刊美國知名醫學雜誌《Medicine》。
面對「臍帶血議題」,婦產科醫師教導消費者正確觀念,了解應用與限制,才是上策。明星現身說法,認為儲存臍帶血像種「地震隨身小包」或「家用滅火器」的概念,什麼時候會用上?沒有人知道,但至少「有備無患」。
臍帶血移植成功又添一例。剛滿3歲的金寶妹出生26天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的急性先天性骨髓性白血病,還沒滿月,就開始艱苦的化療生活,令爸媽萬分心疼。幸運的是,在生寶臍帶血銀行的公庫成功配對,滿1歲前順利完成臍帶血移植手術,現在健康可愛。
生寶集團歡慶15週年,創辦人章修綱表示,臍帶血與臍帶未來的應用潛力相當大,含有珍貴的幹細胞,如果把上天賜給寶寶的第一份禮物,當成醫療廢棄物丟棄,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