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元罰鍰的搜尋結果,共821筆
基隆市環保局在市區設有行人專用垃圾桶,然經常被附近商家或路過行人丟棄垃圾包,造成環境髒亂。日前清潔隊員破袋檢查愛三路行人垃圾桶,經聯繫行為人後,民眾坦承亂丟垃圾,環保局予以告發2400元罰鍰。環保局長馬仲豪表示,會積極執行行人垃圾桶的稽查,以保護市容整潔,至於家戶垃圾車資源回收破袋稽查,實務運行上有其難度,仍會以宣導為主。
新北市新莊1名50歲李姓男子,他在去年6月間與友人聚餐喝酒後騎乘機車回家,卻在離家門不遠處遭警方攔查,因擔心酒精濃度超標,現場拒測,又被警方查出無照,被裁罰18萬元罰鍰,案件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後,新北分署囑託地政機關就其繼承取得持分1/3的房產辦理查封登記,李男才趕緊到新北分署辦理分期。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日前報導台灣交通險象環生,如同「行人地獄」,台北市政府為洗刷汙名,成立「行人安全友善計畫專案小組」,市警局也從25日起至6月底,啟動「行人路權大執法專案」,針對車輛不停讓行人、行人違規、車輛行駛人行道、人行道違規停車等4項加強執法,昨日剛起跑就已取締343件違規案。
台南市北區某托嬰中心被檢舉托育人員不當照顧幼童,昨天市府社會局派員調查後,發現確有不當照顧情形,除依《兒童與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裁罰托嬰中心20萬元、托育人員6萬元外,也終止與該中心的準公共托育服務合作契約,後續將協助家長轉托至其他托育資源,以維護送托權益。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2月15日經總統令修正公布,於昨日施行,新法重點除了全面禁止電子煙外,尚未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也不得製造、輸入、販售、展示,最高可罰5000萬元,民眾若使用上述違法菸品,可處2000元到1萬元。
由於電子煙、新類型菸草產品陸續出現,管制法源不夠周延,因此啟動修法,菸害防制法修正案22日正式施行。國健署將與地方衛生局合作稽查。另財政部指出,有關加熱菸的條文,應否納為入境旅客隨身攜帶品項,經財政部與衛福部等機關會商共識,不予納入,即加熱菸不得攜帶入境。即起若民眾入境時被發現攜帶加熱菸,最高可能被罰500萬元。
近年參與露營活動人數及露營場數量漸增,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全台約有1700家露營場,但僅200處為合法露營場,為配合行政院向山致敬政策及交通部觀光局「露營場管理要點」,放寬小型露營場可申請合法化,環保署今天預告修正草案指出,為避免露營場產生的沖洗式廁所排水及生活雜排水排汙染水體,應妥善收集處理並設置足夠處理量汙水處理設施,否則明年7月1日起最高罰300萬元罰鍰。
花蓮一名47歲洪姓男子17日凌晨駕車未打方向燈遭警方攔查,他非但不停車,還開進巷子下車徒步逃逸,警方上前盤問因聞到濃濃酒氣要求酒測,不過洪男以未開車為由拒絕,警方3次告知拒絕酒測相關法律效果未果,依法開出拒測舉發單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警方表示,依新修正的法律,如第二次拒測恐遭罰36萬元。
新北市三重1名王姓男子,他在2021年4月時,騎乘機車遭警方攔查酒測,但他拒絕酒測遭裁罰18萬,隔年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執行,但只從其銀行及郵局存款扣押727元,後來他因家境清寒又即將入伍,執行官僅留下他電話,提醒他日後有收入要自動繳納;今年他以打零工的所得,委託阿嬤到新北分署辦理分期。
新北市板橋1名48歲黃姓男子,因在2019年疑似酒駕遭警方攔查,但卻拒絕酒測,事後還提出行政訴訟,辯稱並未騎乘機車,不過警方出示影片打臉,他因此遭裁罰9萬元罰鍰,但又因有欠繳款項,直到住家被查封後,才趕緊聯絡書記官將剩餘罰鍰繳清。
花蓮秀林鄉水源村、吉安鄉白雲步道山區,近期密集出現「山豬吊」陷阱傷狗事件,有的尋聲救回,成了跛腳犬,有的是隔了許多天後才發現,但狗已成殘肢無法復原,甚至可能誤傷爬山民眾與清潔隊員,引發重視。警方今天說,已帶回一組陷阱,要採驗指紋,呼籲民眾勿以身觸法。
高市仁武警分局長張泰賓率分局內外勤各單位幹部,邀請所轄桌遊場所、主題餐廳共13家業者,舉辦治安、交通座談會暨犯罪預防宣導,提醒業者善盡義務責任,從中並發現業者違規態樣以菸害防制法居多,期待透過警民友善通報網,共同維護治安及防制酒駕發生。
柔道金牌黃姓女警發現37歲葉姓貨車男子酒駕,葉男認為女警可欺,踩油門「落跑」逃避酒測,不料,黃員不僅騎警車猛追,更下車追捕,葉男敵不過女警的窮追威力,只能下車「投降」,由於他不願接受酒測,警方一共開出4張罰單,葉男最高可能面臨共計24萬6000元罰鍰。
比特犬咬傷人的恐怖事件頻傳,新北市近年也有8起;新北市動保處上月獲報,永和一名飼主將比特犬養在家門口,雖有繫繩卻未戴上嘴套,已違反動保法第20條第2項攻擊性犬隻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規定,經人員稽查發現,該謝姓飼主為累犯,將加重處分開罰7.5萬元罰鍰。
近年比特犬咬傷人的恐怖事件頻傳,今年2月,新北市動保處獲報,永和一名飼主將比特犬養在家門口,雖有繫繩卻未戴上嘴套,已違反動保法第20條第2項攻擊性犬隻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規定,經人員稽查發現,該謝姓飼主為累犯,將加重處分開罰7.5萬元罰鍰。
鰻魚養殖是台灣長期的傳統產業,養殖所需的鰻苗來源都需要依賴野生捕撈的天然苗,今年鰻苗捕撈期即將結束,新北市漁業處指出,為了讓鰻魚資源永續利用,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規定禁止捕撈鰻苗,違者最高可處15萬元罰鍰。
新北37歲陳姓男子19日晚間7時許駕駛轎車,行駛三重台1高架道路往台北方向行駛時,疑似想要超車,結果與鄰車發生擦撞,直接失控撞上車道護欄後翻覆,陳男送醫後無大礙,結果他被警方發現不僅酒駕,所開的轎車牌照還早已被註銷,不僅遭警方依刑法公共危險罪嫌函送偵辦,也將被開罰高達1萬800元的罰單。
國內浮潛聖地小琉球,前年疫情趨緩重新開放時,21家當地浮潛業者協商共同將浮潛收費從每人300元(或350元)調漲至400元,今遭公平會認定為聯合行為開罰,考量業者受疫情影響,21家浮潛業者只處最低10萬元至15萬元罰鍰,合計共235萬元。另琉球觀光發展協會居中促成此行為,也併予裁罰15萬元。
2月18日適逢補班日,1名網友在臉書PO文,「比補班更厭世的是龜速車擋在前面讓你氣PUPU」,他指出雪山隧道裡1輛白色休旅車,前方完全沒車,後面真的被那輛車堵到天荒地老;國道公路警局第九隊頭城分隊表示,該車輛依法處3000元至6000元罰鍰,亦為科技執法上路首張最低速限的罰單。
總公司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景山交通公司,13日在國道發生2起重大車禍,由於景山交通公司過去有不少黑歷史,這次又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桃園市勞動局介入派員實施勞動檢查,發現任職於景山交通公司的駕駛有一日工時超過12小時、連續出勤逾7日的狀況,違反勞基法規定,將分別裁處2萬元及10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