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充電樁的搜尋結果,共1,341

  • 中保科智慧城市展 秀能發綠電、可取碳權風光綠屋頂

    中保科智慧城市展 秀能發綠電、可取碳權風光綠屋頂

    響應2050國家淨零政策,中保科(9917)在28日開幕的2023智慧城市展,大秀永續綠能服務;中保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表示,集團全力研發零碳建築服務,聚焦風光綠屋頂、儲能以及社區智慧充電三大市場,今年將展示研發一年多,能發綠電、可取碳權風光綠屋頂等平台,向外界宣示中保科全面跨入綠能科技搶攻ESG商機。

  • 最年輕的子公司 保時捷落實永續台灣

    最年輕的子公司 保時捷落實永續台灣

     自保時捷在台灣成立「最年輕的子公司」以來,已邁入第5年;去年9月下旬,保時捷於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為歐洲史上最大的IPO之一,邁向品牌全新紀元,台灣作為保時捷最早引入的亞洲市場之一,台灣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也實現了36%銷售成長。

  • 電動車主注意 台中市7/1起充電車格「使用者付費」

    電動車主注意 台中市7/1起充電車格「使用者付費」

    台中市政府為友善電動車,公有停車場充電樁、停車皆免費,沒想到卻有車主成立群組,甚至霸佔充電樁及充電車格情況傳出,為解決公有路外停車場充電車格遭長時間占用停放等問題,市府交通局預計7月1日開始實施充電車格收費,預計採第一小時20元,第二小時起每小時40元的累進收費制,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但電動車在非充電車格停車仍免費。

  • 雙電基金 兩大新顯學一把罩

     近年來興起的電動車須仰賴電力,法人表示,全球電力需求成長態勢未變,加上淨零碳排亦為當今全球主流趨勢,為在穩定供電、乾淨供電間取得平衡下,皆令太陽能、風力、綠氫等多元電力發展備受關注,投資前景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採取電動車、多元電力雙主軸配置的雙電基金來參與,一次掌握兩大全球投資新顯學。

  • 首款採用 MEB 平台車型、開啟品牌改革之路!歐規 Ford Explorer 純電 SUV 率先亮相

    首款採用 MEB 平台車型、開啟品牌改革之路!歐規 Ford Explorer 純電 SUV 率先亮相

    你沒看錯!身為 Ford 90年代的「救世主」:Explorer,一直以來都是北美 Ford 的 SUV 中堅份子,不過這個身份在今天有了全新的詮釋。在 Ford Europe 部門宣佈在歐洲向全電動未來邁出重大步伐,到 2024 年將轉型並提供新一代的7款全電動乘用車和貨車之後,首款產品線終於在今天亮相、就是全新的 Explorer 純電車,一款大膽的新型電動汽車,結合了德國工程技術和引人注目的美國風格,預計將在今年稍晚推出!

  • 良維良得電 樂看全年營運

     產品轉型有成,良維(6290)轉攻電動車、伺服器等高毛利產品,良得電(2462)專注車用、遊戲機、智能家電等,帶動2022年獲利有所改善,展望2023年兩家業者均看好產品組合優化效益延續下,對今年營運看法不悲觀。

  • 暢遊高雄 飯店租借電動汽機車上路

    暢遊高雄 飯店租借電動汽機車上路

     歐司瑪再生能源科技和YATOGO共享運具將於高雄推出純綠電驅動的電動汽機車租賃服務,以特定旅館作為據點,透過飯店點對點甲租乙還,推動高雄綠色永續觀光,首波投放50輛光陽Ionex電動機車及2台Volvo電動汽車供旅客租借使用,未來預計在高雄投放總數達300台電動機車。

  • 台電強韌電網 機電廠進補

     台電汰舊換新電力設備及強韌電網計畫千億大單進補,加上布局太陽能光電廠、離岸風電、儲能系統、電動車動力系統、充電樁等綠能產業告捷,機電業者包括士電(1503)、東元(1504)、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樂事能源(1529)及大同(2371),今年營運看多。

  • 電動車滲透率向上 長線拉風

    電動車滲透率向上 長線拉風

     美國去年通過「降低通膨法案」提供電動車補助,加上歐洲今年2月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車決議,未來電動車滲透率可望提高,相關產業後市長線看俏。

  • 雋佾科技 啖電動車能源應用商機

    雋佾科技 啖電動車能源應用商機

     自2010起首款使用400V電動車問世進入SiC車用時代,電動車的最大門檻在電力能源的便利性,含充電時間與充電樁的普及性(里程焦慮),因此﹔開始有電動車廠為了提升充電效能,從400V的電力系統走向800V的電力系統,而保時捷的Taycan車款使用800V電壓架構堪稱這領域的先鋒。

  • 《電腦設備》振樺電去年EPS升至11.25元 擬配息7元、殖利率逾6%

    振樺電(8114)去年第四季匯損侵蝕單季獲利,然全年本業仍再創歷史新猷,去年獲利8.46億元,每股盈餘升達11.25元,每股配發現金7元,配發率約62%,現金殖利率達6.16%。展望今年,在雙引擎多元應用及區域布局的平衡下,2023年整體業務可望於政經環境動盪中逐季成長。

  • 營運現轉機 群創、飛宏權證威

    營運現轉機 群創、飛宏權證威

     國際金融圈風波挑動本就敏感的市場神經,VIX恐慌指數暌違四個月重新站回年線,外資退守新興市場,盤面殺聲隆隆,惟群創(3481)、飛宏(2457)坐擁金雞題材,營運轉機浮現,外資力挺。

  • 北市拚電動公車年底達650輛 首座快充站啟用採共享模式

    北市拚電動公車年底達650輛 首座快充站啟用採共享模式

    台北市政府力推電動公車,目前已有17條路線、348輛電動公車,目標年底達650輛。公共運輸處16日宣布,首座快充場站啟用,配屬於欣欣客運木柵二站,快充系統僅需15至20分鐘,即可將電池電量自20%充至80%,且充電樁採一對多模式,並供同業同車型共享使用。

  • 《通信網路》中美晶投資盛達 成最大法人股東

    盛達電業(3027)2022年每股盈餘為0.41元,公司董事會決議發行私募普通股15000仟股,私募價格35.32元,由中美矽晶(5483)取得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參與增資後,中美矽晶將持有盛達13.08%股權,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盛達表示,希望藉此擴大能源產業的垂直整合、提升產品開發整合效益,充實營運資金與擴大市場投資等需求。

  • 台灣電池協會組團 參加2023日本電池展

    台灣電池協會組團 參加2023日本電池展

     全球電池行業三大展會之一的「2023年日本國際二次電池展覽會」於3月15日至17日假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登場;台灣參展團由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楊敏聰領軍,率領包括昇陽、有量、格斯、致茂、新科、應能、矽谷等七家會員廠參展亮相,展出台廠最新的鋰電池及儲能系統產品。

  • 行競科技 海外布局再下一城

     電動車崛起,行競科技繼與英國Castrol、日本汽車改裝零配件HKS、越南動力系統製造廠VNINES合作後,海外市場布局又有新突破,14日與挪威Nordic Booster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將提供共2MWh儲電量的浸沒式冷卻電池,應用在Nordic Booster開發的移動式高壓充電樁。

  • 權證市場焦點-良維 雙引擎推升業績

    權證市場焦點-良維 雙引擎推升業績

     線材廠良維(6290),今年衝刺電動車(EV)與充電樁、資料中心等業務,在3C、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之際,是推升今年業績成長的最大動能,全年營收年增幅度上看10%。

  • 中美晶入股盛達 攻儲能商機

    中美晶入股盛達 攻儲能商機

     中美晶(5483)召開董事會,決議參與並主導盛達電業(3027)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持有增資後之股權13.08%,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藉由此次入股盛達,中美晶將進一步跨足儲能、微小電網整合廠及運具電動化,從能源的提供者延伸至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深化綠能產業布局。

  • 11檔雙能概念股 成吸金指標

    11檔雙能概念股 成吸金指標

     台股13日受到SVB爆雷事件影響,盤中一度重挫百點,所幸多方低接意願仍顯積極,指數終場翻紅上漲,新能源車、儲能兩大族群拉回湧現買氣,概念股成吸金指標。

  • 熱門股-光寶 除息行情股價飆高

    熱門股-光寶 除息行情股價飆高

     光寶科(2301)預期,今年第一、二季是全年谷底,單季營收都會年減,但預期下半年將小幅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仍有機會比去年成長,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伺服器電源、充電樁,即使伺服器需求又出現新一波雜音,光寶仍維持全年伺服器電源營收年增3成的預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