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復鄉的搜尋結果,共93筆
花蓮7月至今持續高溫,幾乎沒下雨,造成光復鄉茶油樹枯萎、枯死,縣府昨邀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農糧署東區分署組成勘災小組到現地勘查,發現部分茶油果實乾裂,被害面積約5公頃,損害程度達25%,已達現金救助啟動標準,將爭取公告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是花東縱谷歷史悠久的阿美族古老部落之一,中央研究院60多年前前往學術調查並帶回500多件文物研究保存,由於部落近年萌生「文物返鄉」的念頭,經雙方溝通協調,49件文物將在9月3日回鄉展出,包含末代領袖Sapalengaw的大禮冠頭帽,盼能藉此喚起部落耆老記憶,讓部落青年延續文化。
傳統領域土地議題長期是原住民族人的訴求與課題,台糖公司2019年承諾提供花東地區總計約117公頃的傳統領域土地,優先租借給當地原住民使用,其中,花蓮縣鳳林鎮79公頃部分,將由6個部落組成協會以一般民眾2/3的租金價格承租,盼能藉以吸引青年返鄉,創造部落經濟。
花蓮縣光復鄉自本月20日發生芮氏規模6.0、深度僅6.8公里的地震,迄今已陸續出現近30起餘震,且近日午後雷陣雨影響,連接豐濱鄉的台11甲線光豐公路邊坡有不少大小落石掉落,且最大長達60公分,場面駭人,道路一度受阻,幸未砸中人車,公路單位雖已將落石清除,但因近期地震頻傳,將持續巡查沿線邊坡,呼籲用路人行經山區路段須小心通行。
25日晚間花蓮再度發生規模5.1地震,震央位在花蓮縣府南南西方45.8公里處,即為光復鄉陸地,地震深度僅9.9公里,為淺層地震。最大震度花蓮光復4級、南投奧萬大3級、花蓮市區、台東、阿里山、梨山、雲林、宜蘭、斗六、彰化市、嘉義市2級。
花蓮縣光復鄉20日上午9時5分發生芮氏規模6.0、深度僅6.8公里的地震,幾乎全台有感,震央花蓮不少民眾手機國家級警報大響,嚇得奪門而出。中央氣象局表示,本次地震為今年深度最淺的一次,不排除2天內出現規模5以上餘震,今年規模6.0以上地震已有6起,為長期平均值的2倍。
花蓮今上午9時5分發生芮氏規模6.0、深度僅6.8公里的地震,全台有感,位在震央的光復鄉最大震度5弱,劇烈搖晃讓商家陳設的物品掉落滿地,且直到上午11時許,中南區陸續發生7起餘震,所幸目前未傳出任何傷亡。另,花蓮市區中山路1棟木造老房在地震沒多久,突竄出火舌,經消防隊派出多組人車,在半小時內就順利控制火勢,未有人員傷亡。
花蓮新城鄉復興部落興建聚會所獲中央補助1600萬元,今天舉行動土典禮,預計今年底完工,縣府表示,從2017年即爭取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共4億多元,預計到明年完成28座聚會所,朝「一部落一聚會所」邁進。
花蓮縣1天平均有逾50噸廚餘量,業者預計在光復鄉設置黑水虻養殖場消化廚餘,8日舉辦地方說明會稱對環境「零汙染」,引起居民反彈,質疑運送廚餘過程不僅汙染空氣,廢水也影響水源,痛批業者把民眾當「傻子」,強烈要求撤離光復,否則發動更大抗爭。
花蓮縣光復鄉農友不滿光豐地區農會核心幹部都是特定人士,質疑選舉黑箱作業,原民農友則認為農會未善盡推廣行銷及輔導責任,返鄉務農的青年看不到未來,5日邀集近20名農友到農會抗議要求改革。光豐農會總幹事張明發強調,農會依法行政,絕無黑箱作業,嘆「都是政治操作」。
來到光復,不能錯過一入口就化成沁涼的甜。花蓮觀光糖廠建於日據時期,走過百年,園區內的檜木日式建築群仍保存良好,經整修後提供住宿服務,無論是庭院、客廳、榻榻米或是日式泡澡桶,都彷彿走慢了時光,讓來訪的旅人感受到濃厚的日式懷舊風情。
光復車站以「塑造原始之自然車站」為概念重新打造,運用錯落的柱列呈現編織風格,月臺使用抿石拼貼圖騰,極具原民文化藝術的特色,並保留車站四周的溼地景觀,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廣達12 公頃的馬太鞍休閒農業園區。
新冠肺炎自去年5月在台延燒後,重創百業,花蓮偏鄉經濟更是大受打擊,繼秀林鄉、豐濱鄉陸續普發鄉民防疫禮金,光復鄉也跟進腳步,今起分為4天,普發現金1000元,補貼鄉民購置防疫用品,共逾1.2萬人受惠。
全台最美螢光海「2022大農大富賞螢趣」,活動將在本月19、20日登場,長達1個月,適合全家規劃一場小旅行,開幕活動將有草地音樂會、螢光點點市集,及療癒人心的自然手作體驗活動,精采豐富,邀請民眾白日帶野餐墊來享受悠閒的森林饗宴,晚上走進森林中欣賞螢漫平森的視覺饗宴,活動每日總量管制上限720人。
花蓮光復國小女足隊曾是是國內女足搖籃,培養出許多足球女將,不過近年因少子化影響,球隊僅剩8人,面臨斷層,身為校友的現役中華女足隊長王湘惠,集結多位校友,舉辦「光小女足1989」活動,回母校和小球員們互動,期望未來成立校友隊,吸引更多人加入球隊,改變女足低潮困境。
國外許多知名足球隊會在隊名加上創立年分,凸顯歷史與傳承。而在2022年的第一天,在花蓮光復國小也舉辦了「光小女足1989」活動,除了號召創隊師長與歷屆成員回娘家,還復刻光復國小女足隊在1989年的創隊球衣,希望傳承創隊精神並盼結合校友們的力量,讓光小繼續扮演「女足搖籃」的重任。
花蓮光復鄉北富村14鄰有18戶住家,因地處偏遠,自來水管連結至少3公里遠,導致40年來無自來水可用,長年飲用山泉水與井水,住戶聯名陳情,議長張峻協商有關單位會勘,爭取到約1千萬元工程經費。自來水公司第九區管理處預計明年2月開工,5月中旬可完工,居民期盼完工後,「終於有乾淨安全自來水可用」。
今年5月本土疫情升溫,長者無法群聚活動,生活頓失色彩,如今,疫情逐漸降溫,蔡衍明愛心基金會、中國時報24日前進花蓮縣光復鄉,舉辦「讓爺奶成為心中的寶」演唱會,4組歌手輪番上陣演唱,吸引800位長者前往,每人在現場聽的如癡如醉,不時跟著音樂哼唱律動,除舒緩長輩先前面對疫情時的恐懼外,更希望能藉此傳遞孝悌敬老的態度與精神。
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風共伴影響,花蓮從早上開始出現間歇大雨,風勢明顯變大,山區致災潛勢風險高,縣府除啟動土石流災害應變中心,針對山區近2000位居民進行撤離,同時也宣布秀林鄉、萬榮鄉今晚6時起,停止上班上課。
東部疫情穩定,各機關團體陸續推出微旅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與光豐地區農會,規畫系列農遊體驗,邀遊客走訪阿美族原鄉光復鄉,體驗採摘野菜、紅糯米酒釀及炒黑豆等遊程,感受原鄉文化與原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