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兒童保單的搜尋結果,共110

  • 「兒童神單」沒停售! 保誠人壽:保障幅度還變大了

    「兒童神單」沒停售! 保誠人壽:保障幅度還變大了

    保誠人壽推「兒童神單」,日前傳出停售風潮,不僅引發媽媽社團討論,也引起金管會保險局關切;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強調,這不是停售,而是商品推陳出新,保障幅度變大了;王慰慈表示,這張保單不能視為神單,是愈年輕買愈便宜的概念,且終身保障,12年後保障幅度比較大,貼近消費者的需要。

  • 孩童保險 著重3面向

    孩童保險 著重3面向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加上國人逐漸擁有風險概念,對於孩子的保障意識也隨之提高。在成年前,小孩容易面臨疾病、意外等風險,壽險業者建議,孩童的保險規劃可從三面向著手,並隨著成長週期適時補強保障缺口,讓子女保障範圍逐步完備。

  • 兒童節禮物首選 三保單護終身

    兒童節禮物首選 三保單護終身

     兒童節連假將至,不少家長思考要送小朋友什麼禮物又可以守護孩子成長。壽險業者建議,為兒童打造終身醫療保障,並可趁機做孩子年度的保單檢視,盤點以下險種,讓保險保障成為守護孩子成長的最佳禮物。

  • 求學階段 定期檢視子女保單

    求學階段 定期檢視子女保單

     國內少子化趨勢難以扭轉,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為子女規劃一份完善的保障,定期檢視並補足保險缺口相當重要。壽險業者建議,家長們可以趁著兒童節將至,依孩子求學3階段部署家中莘莘學子們的醫療保障,如有餘裕也可及早為孩子準備教育資金。

  • 萬物皆漲、薪水都不漲!兒童保單這樣買最聰明

    萬物皆漲、薪水都不漲!兒童保單這樣買最聰明

    年末將至,許多節慶接二連三到來,12月可說是一年當中最多節日的月份,其中包括「雙12購物節」,各大品牌紛紛掀起活動;吃湯圓的日子、象徵平安長1歲的「冬至」;另外,可說是12月的重頭戲「聖誕節」,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年的12月就是迎接聖誕節和年底跨年的日子。每到年底,節慶活動愈多,小花平台特別提醒,外出從眾同歡,別忘了做好自身保障規劃,尤其是幫孩子買保險,想要給他們最好、又希望所有保障能一次到位,最好還能把預算花費花在刀口上;只是該怎麼做?以下聽聽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的專業建議。

  • 自閉症承保及理賠 將訂標準

     自閉症可領取失能保險金?金管會保險局近日召集產險、壽險公會及醫學專家,討論自閉症究竟算「精神障礙」還是「神經障害」?涉及失能保險金給付,最後醫界表示無法二分法,且無法確定是否永久無法恢復,保險局要求產、壽險公會二個月內訂出自閉症相關承保及理賠標準。

  • 兒童傷害險可撐意外醫療防護傘

    開學季即將到來,產險業者提醒家長們在協助小朋友調整作息之際,可為親愛的寶貝檢視保單,尤其15歲以下孩童活潑好動,年繳保費一千餘元的兒童傷害險可適時填補保障缺口,撐意外醫療防護傘!

  • 子女投保術 掌握三大心法

    子女投保術 掌握三大心法

     台灣少子化愈來愈嚴峻,父母為子女投保已愈來愈提早。壽險業者表示,父母替孩子投保時,應留意「把握黃金投保期、意外險、醫療險」,把保費花在刀口上,保對不保貴。

  • 疫情環伺 構築三防護金鐘罩

     不斷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仍持續影響生活,與威脅抵抗力相對較弱的孩童染疫,加上食安、空污、飲食不正常等因素,許多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所幸醫療技術進步,多數疾病都能及早發現,因此在兒童的保單規劃上,壽險業者建議,「醫療險、意外險、重大傷病或癌症險」都不可少。

  • 新壽尚好鑽 資產增值、傳承兼顧

    新壽尚好鑽 資產增值、傳承兼顧

     據國發會統計台灣人口結構愈來愈老,再三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亦即2025年每五位國人即有一位是高齡65歲以上之長者,隨著生命的延長伴隨而來的是老後資產的準備與家庭計劃的風險控管。國人對於資產規劃仍偏向穩紮穩打為重心,對於財富穩健成長的需求往往高於追求投資報酬,2022年的楔子是充滿震盪的開場,除了疫情的起伏,預料之外的俄烏戰爭亦加劇了通膨的氣焰,因此美國聯準會採取強勢升息的策略壓抑通膨,但又快又猛的升息節奏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充滿不安的氛圍,在此情勢下,選擇有利率調整的機制的美元利率變動型商品,不啻是一項相對安心的選擇。

  • 《金融》保單也能做公益 新壽邀保戶響應

    疫情影響公益團體募款及弱勢家庭生計,新光金(2888)子公司新光人壽邀保戶護己助人,縮短「他們與餓的距離」,從7/1(五)至9/30止,透過合作銀行投保,新壽每張保單將捐贈100元予「安得烈食物銀行」,幫助弱勢家庭兒童獲得溫飽。同時,疫情之下民眾居家時間倍增,水電類固定支出也隨之增加,新光人壽看準民眾需求,搭配推出「IN Fashion家電大集合」保戶回饋活動,符合資格的保戶有機會獲得時下最新潮的節能家電。

  • 疫情紛擾 新生兒把握出生10天投保黃金期

    疫情紛擾 新生兒把握出生10天投保黃金期

     隨國內疫情升溫,身邊親朋好友們陸續確診,較令人擔心是長者、兒童及孕婦染疫,兒童還伴隨重症、腦炎風險;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從1月到5月初,共有131名孕婦確診,雖然孕婦染疫不代表新生兒出生會染疫,但新生兒出生後在嬰兒室、月子中心或家中等都有交叉感染的風險,家長應把握新生兒出生10天內的投保黃金期,在孩子尚未有健康問題、病徵之前盡速完成投保,兒童保險規畫從新生兒開始,讓保障效益達最大化。

  • 輕症在宅照護 防疫險理賠擬從寬

    輕症在宅照護 防疫險理賠擬從寬

     未來輕症可能會改成在宅照護,針對防疫保單是否理賠,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昨日表示,後續在宅照護上路,保戶若有進行醫療行為,會協調保險公司理賠從寬認定。

  • 防疫保單理賠之亂 保險局:陪同隔離不理賠、在宅照護從寬認定

    因疫情大爆發,防疫新指引出現「在宅照護」、「陪同隔離」新名詞,防疫保單理賠爭議大起,立委林楚茵痛批陪同隔離不理賠、買防疫保單變擲筊。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指出,「陪同隔離」是自願隔離,就現有契約條款是不理賠的,評議中心也有個案做出決議,至於「在宅照護」若有醫療、治療行為,會請保險公司從寬認定理賠。

  • 兒童保單超前部署 南山要當孩子醫靠

     兒童節即將到來,對父母而言,孩子的身體健康平安比什麼都重要!一旦孩子不幸生了嚴重疾病,不但需要勞神照顧,還得花費一筆高昂的醫療費用,而現代父母大多有提前為孩子規劃保單的意識,把愛化作行動,才能安心陪著孩子健康長大,讓這份保障成為孩子一生的「醫」靠。

  • 兒童節將至 孩子的保障買齊了嗎?

    兒童節將至 孩子的保障買齊了嗎?

    少子化海嘯來襲,台灣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探、現代人愈生愈少。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全國各級學校學生人數再創史上新低,110學年度為417.2萬人、較前一年約減4萬人,如果再與105學年度相比,更是大幅銳減33.2萬餘人,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百人以下小校數達1,191校也創下新高紀錄,再加上近來不少私校招生嚴重不足,面臨關門危機,其嚴重性可能遠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 未滿15足歲身故、理賠61.5萬元之惑 專家建議進行保單檢視

    未滿15足歲身故、理賠61.5萬元之惑 專家建議進行保單檢視

    備受矚目、廣為討論的未滿15足歲身故理賠爭議,共經歷4次修法,最高死亡理賠上限為新台幣61.5萬元終於定案;近來有許多家長收到保險公司寄發的顧客重要權益通知書,內容提及被保險人(子女)未滿15足歲,累計喪葬費用保額未達《保險法》第107條規範最高61.5萬元,建議加保以補足缺口。

  • 新生兒投保拚速 注意三眉角

    新生兒投保拚速 注意三眉角

     新生兒取了名字、拿了身分證就該投保。台灣人壽以其去年逾5千人線上預約保險顧問的數據指出,其中有50%是新手爸媽,常在晚上10到12點間上線尋求協助,台壽保保險顧問鄭雅云即用協助百位以上新手爸媽的經驗,提供新生兒投保三眉角,一是月付千元先保足五大保障;二是把握投保黃金期,小孩取名拿身分證且健康出院後就應投保;三是先保大再保小,經濟支柱若有重病豁免,小孩保單也才能保得住。

  • 新生兒拿到名字就應投保 新手爸媽注意三眉角

    新生兒拿到名字就應投保 新手爸媽注意三眉角

    新生兒取了名字、拿了身份證就該投保。台灣人壽以其去年逾5千人線上預約保險顧問的數據指出,其中有50%是新手爸媽,常在晚上10到12點間上線尋求協助,台壽保人氣保險顧問鄭雅云即用協助百位以上新手爸媽的經驗,提供新生兒投保三眉角,一是月付千元先保足五大保障;二是把握投保黃金期,小孩取名拿身份證且健康出院後就應投保;三是先保大再保小,經濟支柱若有重病豁免,小孩保單也才保得住。

  • 未滿15歲身故 最高理賠61.5萬元

    未滿15歲身故 最高理賠61.5萬元

     台灣保險史上最難喬的保險法條,經歷4次修法,最高死亡理賠上限為61.5萬元終於定案,因此,近1個多月以來,父母陸續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重要權益通知書」,內容提及被保險人(子女)未滿15足歲,累計喪葬費用保額未達《保險法》第107條規範最高61.5萬元,保險公司業務員建議,可利用這個機會檢視兒童保單,並補足61.5萬元的保額缺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