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內灣鐵道的搜尋結果,共130筆
台鐵年度盛事、第八屆「鐵路便當節」,將於6月9日起至6月12日登場。今年邀請42家國內外業者共同參與,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外鐵道業者就從8家增加至13家,預估參觀人數將從去年36萬成長到38萬人次。
從2007年製播至今,曾入圍金鐘獎及媒觀會推薦的客家電視《奧林P客》,是臺灣少數的兒童長青節目,出道30餘年的郎祖筠更是從第一集主持到現在的精神標竿。為了兒童節特別節目拍攝新竹內灣鐵道之旅,有懼高症的郎祖筠面臨吊橋的身心大挑戰,為了節目咬牙豁出去。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以來,挖掘出19處遺構,「古都地底處處是寶」,引發關注與討論。台南市政府文資處指出,世界許多遺跡都是在重大工程建設出土,對於這些記載城市紋理的遺跡,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辦理,除要求工程單位聘考古團隊下挖期間全程監看,進行清整調查及測繪,也將找出最適合的教育展示模式,兼顧工程開發與遺構保存。
台灣高鐵推行軌道工業本土化再添實績,與台車公司合力設計開發的三輛「高鐵柴液型調度機關車」1日完成交車,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指出,本土維修物料今年底採購占比將達36.2%,採購金額約5.4億元,較原先預期目標超越二成。
看好疫後民眾更重視健康生活、戶外運動風氣盛行,加上低碳環保及永續發展已成趨勢,雄獅旅遊攜手臺灣鐵路管理局獨家推出全新「兩鐵旅遊列車」特色行程,即將於10月21日正式啟航,主打「大交通靠火車,小交通靠鐵馬」的新臺灣旅遊模式,無論是親子族群、家族出遊及學校社團等,皆可來趟說走就走的單車之旅,首波鎖定花東3日及環島7日行程,並計劃於明年推出夏令營及冬令營,期望掀起一股國內單車旅遊風潮。
鐵路法修正案已完成三讀,台鐵土地開發緊箍咒大鬆綁,將朝「資產開發」、「觀光業務」兩路並進,目標為增加附業收入占比逐漸提升到50%,效法日本鐵道公司的附業營運作法,打造健全的財務結構。資產開發中心盤點高雄車站71期市地重劃、台北安東街宿舍、台北師大宿舍3處地區,並預估開發後可創造142億資產價值。
鐵路法修正案日前三讀通過,台鐵土地開發緊箍咒大鬆綁,修法後分「資產開發」、「觀光業務」兩路並進,希望增加附業收入占比要從現在的23%,逐漸提升到50%,效法日本鐵道公司的附業營運打造更健全的財務結構。
台灣高鐵公司與林務局首度攜手合作,推出高鐵假期「高鐵x阿里山林鐵之旅」一日及二日行程,只要2500元起;結合二種平行時空內的鐵道運具,帶領旅客穿越山林,體驗台灣百年林業文化。行程不僅走訪日治時代保留至今的竹崎車站、第三觀景台秘境景點,更特別安排旅客前往樟腦寮車站,深度導覽並遠眺林鐵列車以「螺旋式」技術工法繞獨立山三圈的特殊畫面;二日遊行程更增加故宮南院、嘉義樹木園等景點。
炎炎夏日,走進山林的自然系旅程成為避暑首選!台灣高鐵公司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首度攜手合作,推出高鐵假期「高鐵x阿里山林鐵之旅」一日及二日行程,只要2,500元起;結合兩種平行時空內的鐵道運具,帶領旅客穿越山林,體驗台灣百年林業文化。
台鐵內灣支線是目前台鐵客運支線運量最高的鐵路,但六家站到內灣站都要先在竹中站轉乘,縣府提出在竹中站鐵道設轉轍器,或直接在六家站做側軌直達內灣,提升內灣線的運量,惟兩方案都遭台鐵否決!
台鐵內灣支線是目前台鐵客運支線運量最高的鐵路,但六家站到內灣站都要先在竹中站轉乘,縣府提出在竹中站鐵道設轉轍器,或直接在六家站做側軌直達內灣,提升內灣線的運量,惟兩方案都未獲交通部鐵道管理局支持。
台灣高鐵公司衝刺軌道工業本土化有成,原本計畫2022年底可達30%,經高鐵公司上下積極投入各項維修物料、設備及系統之本土專案開發,結合國內優質廠商與學研機構共同努力,至今年3月底為止,台灣高鐵本土化維修物料採購佔比為 35.1%,預估至今年底更將達36.2%,整體達標率較2017年所訂定之目標值超過2成。
台灣高鐵(2633)攜手工研院,成功完成「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自主開發及生產製造,國產化比例高達99.66%,且設業已通過歐盟「產品安全認證」(CE),未來將以台灣高鐵的使用實績,結合工研院技術後盾,共同行銷國際。
台灣高鐵公司(2633)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日前成功完成「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ogie Running Tester, BRT)自主開發及生產製造,台灣高鐵BRT測試設備的順利完成,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具備BRT製造實力的國家。
湖口第二交流道、內灣支線六家直達為地方矚目建設,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會同交通部,2022年5月11日前往湖口鄉、新竹縣政府,舉辦相關會議,湖口鄉公所、新竹縣政府提出第二交流道規劃案,如今已送出可行性評估第4次修正案,預計最快將於2022年7月進入交通部審議委員會。下午則至竹縣府,討論內灣支線六家站直達內灣站的問題,交通部鐵路管理局指出,未來將以新型車輛運轉,減少轉車等待時間,新竹縣長楊文科也表示,希望能增加竹東鎮民的便利性。
全球各國陸續鬆綁邊境管制,受疫情重創的觀光產業邁入復甦期。旅遊業者雄獅(2731)董事長王文傑認為,台灣過去透過企業結合國家策略發展前景,如今成為強大的「科技島」,現在應掌握國際級的大契機,定義企業及國家發展策略,讓台灣亦成為強大的觀光島。
雄獅集團旗下欣傳媒今(20)日於誠品生活松菸店表演廳舉辦「觀光首都 台北世界好」論壇,邀請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林佳龍,以跨界觀點探討疫後觀光發展及前瞻展望。王文傑強調,盼以「世界的台北」打造台北在全球觀光的重要地位。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春暖花開的時節,各地美景紛紛登場!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二水鄉公所共同舉辦的「鐵道櫻花音樂季」,自即日起到4月17止,在二水花旗木自行車道旁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音樂慶典活動。
台灣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有「樟腦王國」的美譽,當時全球超過七成的樟腦由台灣出口作為無煙火藥的原料與電影底片的賽璐珞。在天然樟腦被其他材料取代後,儘管產業盛況不再,但沿著島內支線鐵路,仍可一窺昔日開採與製作的地點。
「國車國造」邁向新里程碑!台灣高鐵及中鋼共同設計、開發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26日正式啟用,為台灣高鐵與國內廠商合力製造,不僅展示出近年軌道工業本土化發展成果,並具備降低維修成本、增加維修效能、提升作業人員安全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