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內需型產業的搜尋結果,共74筆
暌違四年,電價確定要漲!經濟部27日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據悉,台電提出平均漲幅5%、8%、8%以上三種腹案供審議委員會討論,最大原則是兼顧穩定物價照顧民生,住宅擬1,000度以下凍漲,約97%住宅用戶不受影響。
陸股近二年表現不佳,但大陸內需產業營運持續轉佳,使得台資租賃獲利持續成長,據統計,24家台資租賃業2021年稅後盈餘近新台幣165億元,較2020年全年的107億元成長逾五成。
投信法人表示,一旦俄烏戰爭影響退去,金融市場重回經濟基本面,具有較低外部風險衝擊、內需營運優勢、面對供應鏈短缺更具彈性的全球中小型類股,在獲利與營收兩大成長動能激勵下,有望領銜重返多頭軌道,且漲幅可望超越大型股。
外資及投信法人周三(3/30)同步偏多,外資與陸資買超221.29億元,投信法人買超22.01億元。PGIM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王翔慧分析,根據歷史統計,在升息、通膨、成長等因素共伴的時期,中小型股往往能創造優於大型股的報酬表現,目前市場預估2022年中小型股不論在獲利與銷售成長幅度,都能跑贏大型股,其中,小型股今年的獲利成長預期高達16.2%,中型股也有望繳出10.9%的雙位數表現,相較之下,大型股雖然也有成長,但幅度僅8.8%。
全球成長動能不墜,替股市多頭持續添薪柴,投信法人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估今年全球GDP能達4.9%水準,配合薪資與需求面雙雙提升,有利股市續揚,且根據歷史數據,歷年開啟升息循環後,中小型股的漲勢往往能超越大型股,且漲幅有望較大型股高出一倍之多。
2022年新春開市,全球股市如洗三溫暖,先漲後跌呈現震盪走勢;不過,「投資人別怕」,保德信投信表示,全球經濟動能持續、服務業回溫、企業加速投資,加上一波波資金行情的推升,全球股市仍朝正向發展;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羅尤美表示,今年投資市場「股優於債」,「股七債三」為穩健的黃金組合。
國內疫情雖舒緩,餐飲業恢復生機,但大型婚宴餐廳因新人取消或延遲,元氣難以恢復。經濟部決定再出手對婚宴業紓困,業者在今年8月到10月期間,凡有新人取消婚宴場次,每場最高補助6萬元,如延期舉辦,則每場補助3萬元。經濟部表示,除非疫情再轉劣,這應該是個餐飲業中最後的紓困行業。
上班族「薪」情差;104人力銀行昨公布「2021企業年終及2022景氣調薪大調查」,雖高達9成企業表態會發年終獎金,但平均卻僅有1.1個月,創近8年新低,金融業、半導體以及外銷型為主產業發放狀況佳,但內需型產業就慘不忍睹,像住宿、餐飲近4分之1的比例沒有年終,這兩個產業堪稱「雙慘」,拖累今年歲末年終整體的發放狀況。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赴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提出我國加入CPTPP的產業影響報告。曾文生指出,加入CPTPP,對我國汽車、加工食品等產業,可能面臨較大的開放壓力,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雖有外銷競爭力,但是整車製造仍不具經濟規模,國內整車製造需與美日歐品牌合作。
2022年基本工資調幅上看6%,國發會主委龔明鑫29日首度表示,2021年經濟成長率非常可能超過6%,因此「2022年基本工資調漲幅度可以大一點」,帶動公民營企業加薪風氣;針對受疫情衝擊內需型產業,政府會有配套措施,增加的額外負擔,將由政府來負擔、來吸收。
台灣日前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經長王美花27日指出,未來加入對農產品、汽車等內需型產業將帶來衝擊,但不加入影響更大。針對汽車產業,她允諾會協助掌握核心技術、強化零組件開發、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及拓展外銷。
蔡政府22日遞出加入CPTPP申請,引發朝野關注,27日邀財經首長赴立院報告。
經濟部今日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加入CPTPP專案報告,王美花表示,食品相關公會感受到CPTPP區域經濟競爭壓力,轉支持加入CPTPP。。
國發會就我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須進行的經貿體制調整指出,已就總體面與部門別,整理出30項議題,交由各部會處理。對於受衝擊的內需型產業,我方將在談判時,爭取分期降稅,並協助勞工職技能提升等因應。
蔡政府22日遞出加入CPTPP申請,引發朝野關注,27日邀財經首長赴立院報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書面報告指出,部分產業將因加入CPTPP造成影響,針對內需型產業,我擬在談判協商時爭取分期降稅,減少衝擊。
隨本土疫情受控,企業受衝擊趨緩和,根據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最新公布的8月企業取得融資金額統計,8月協助中小企業取得的融資金額月減19.25%(328億元)至1,376.28億元,與去年同月相比則年減5.82%。
大陸內需產業上半年營運明顯脫疫情陰霾,使得台資租賃獲利明顯轉佳,據統計,台資租賃業上半年稅後盈餘逾新台幣8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0億元成長六成,而且只有兩家虧損,是有史以來虧損家數最少的一次。
勞動部8月16日公布統計顯示,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增至4702家,共5萬7781勞工受影響,家數和人數皆是自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新高。對此,立法院法制局建議,除相關主管機關加強實施無薪假單位查察及五倍券等振興措施外,政府應該持續祭出更多的刺激內需方案,使內需型產業逐漸復甦,以降低無薪假人數。
我國本土疫情近期逐漸趨緩,全國防疫警戒已降至二級,但各行各業受疫情衝擊嚴重,截至8月16日勞動部發布統計顯示,實施無薪假增至4702家,共5萬7781人,家數和人數皆是自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新高。對此,立法院法制局建議,除相關主管機關加強實施無薪假單位查察及五倍券等振興措施外,希望政府持續祭出振興券等刺激內需方案,使內需型產業逐漸復甦,以降低無薪假人數。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即將召開,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表態希望多照顧勞工;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接受專訪時表示,製造業表現亮眼,「應該要調」,但內需產業受疫情重創,會研擬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