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抗日戰爭騰衝光復後,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時任國民政府委員兼雲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應豐碑偉塚,以祭英靈,狀形繪聲,傳之史志」,倡議興建陵園。工程於1944年冬動工,1945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8週年)落成。
石家莊,是河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既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底蘊,又展現著現代都市的繁華面貌。
大陸最高檢、國家文物局30日聯合舉行「依法懲治文物犯罪 賡續中華歷史文脈」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和文物行政部門打擊文物犯罪工作情況。2017年以來,大陸全國共辦理文物違法案件4200餘起,行政追責650餘人。
澎湃新聞26日報導,近年來氣候變化對文物保護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周雙林在談到氣候變化對中國大陸西北地方土遺址的影響時說:「我們要特別注意西北乾旱地區的暖溼化,這會對當地文物帶來致命的後果。」他說,西部乾旱地區一旦出現強降雨或地面潮溼情況,對土長城、土烽燧等土遺址非常要命。西部地區保存有漢代、唐代烽燧,這些烽燧之所以保存千年,正是因為當地乾旱,如果西部不乾旱了,這些土遺址很快會消失。
二十國集團(G20)小組18日在一分報告中呼籲,多邊開發銀行(MDB)必須進行大幅度改變,包括於2030年前建立新的融資機制,將永續貸款增加兩倍,以消除貧困及實現氣候目標。於此期間,開發中國家每年將需要額外約3兆美元的支出來應對氣候變遷。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研究人員17日表示,因氣候變化而導致的罕見降雨,讓中國西北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世界著名敦煌壁畫遭到「直接的威脅」,強調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天氣導致洞窟遭雨水滲漏和濕度飆升,直接對已經受到過損壞的壁畫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就連著名的莫高窟壁畫也不能倖免,有些洞窟甚至發生垮塌。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以祭祖名義前往中國大陸訪問12天,並且參訪抗戰遺址和紀念設施,當他赴湖南衡山「南嶽忠烈祠」祭拜時,也意外讓台灣民眾發現,原來對岸也有一座「忠烈祠」。而且「南嶽忠烈祠」還曾經是「國家級」的忠烈祠,當國民政府即將退守台灣之際,中樞最後一次的國殤大典是在這裡舉辦,也曾經被人為毀壞3次,可以說是看盡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盛衰榮辱。
2010年7月20日,一位美國三藩市的商界朋友從上海打來電話,說他一個星期前就到了上海,在那兒洽談一項商務合作,現在已經大功告成,想放鬆一下,希望我能去上海跟他會面,然後結伴去蘭州旅遊。我問他,為何指定蘭州?他答稱,那兒有一座一百多年歷史的中山橋,聽說是美國人設計的,他很好奇,想去看看。我因為已經退休,無事羈絆,就在次日欣然從桃園機場飛往上海。
河南省遭遇極端暴雨天氣,鄭州市、洛陽市、鞏義市、濟源市、新鄉市等地的多處全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險情。鄭州商城遺址、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等出現土石崩塌,但文物本體暫時安全。大陸國家文物局21日決定動用文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項目資金,確保河南受災文物第一時間得到保護。
大陸公安部6月1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深入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的工作舉措及成效情況。
近年來,大陸許多地方靠仿建「山寨文物」原景重現來蹭熱度,粗製濫造文物,甚至打著「真文物」名號吸引遊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詬病。大陸官方決心出手管理,要求地方行政部門加強源頭管理,對可能造成醜化、異化文物的項目及時喊停,堅決遏制濫建山寨文物之風。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大陸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覆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認為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山西文物部門今天(10月30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古建築保護的最新數據,表示該省境內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稱國保)已增加為531處,居大陸之冠,而國保數量排名前五的地級市中,山西占4席,國保古建築占大陸總數近1/5。
保定直隸總督署是大陸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於1988年1月被大陸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定直隸總督署,又稱直隸總督署,原建築始建於元、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雖改名多次,但就如同一部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於1730年(清雍正八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後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可謂是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才廢止。民國年間,這裡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曾是日偽和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駐此。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風景區4公里,是山西省推出的晉商民俗線路中的名院精品。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大西高鐵靈石東站距王家大院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位於中國大陸甘肅省的長城嘉峪關本體保護工程歷時5年相繼完工。完成修繕的古建築安裝監測裝置,用於查看空氣、風速等各種數據,一旦影響古建築會及時啟動預警。
陸媒今天報導,中國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介休市源神廟的明代二龍戲珠琉璃壁心於12日晚間被盜,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已確定為重點刑事案件,目前正在偵查中。
北京雍和宮,中國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北二環東南隅,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初為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邸,乾隆年間,改建為喇嘛廟,成為清政府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1997年被北京市文物局批准為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
8月19日,南寧市法制辦召開《南寧崑崙關管理條例(草案)》立法論證會。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國家批准公布的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崑崙關的保護與利用備受關注。
颱風莫蘭蒂導致中國大陸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境內河水暴漲,列為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三魁薛宅橋、筱村文重橋與文興橋今天中午先後被洪水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