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威脅的搜尋結果,共44筆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4日就全球威脅召開聽證會,邀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國防情報局局長柏瑞爾(Scott Berrier)出席作證。海恩斯會中針對中共犯台對美國經濟可能的衝擊評估,若台積電因中國犯台停止製造,將衝擊美、中乃至全球經濟,預估前幾年的年損失恐達6000億至1兆美元(約台幣18.56兆至30.94兆)。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美東時間3日獨家報導稱,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3日稱,盡管眼下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但他獲「中方邀請其近期訪華」,就全球氣候變化危機議題進行會談。對此,毛寧表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關於提到的具體訪問,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瞭解。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8日發布最新評估報告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取得第三個任期後,未來一年中共將以威逼與利誘並進的方式,加強對台施壓,迫使台灣與其統一,並藉由派遣更多軍機越過台海中線,或發射飛彈飛越台灣等行動,進一步反對美國對台的支持。
外交學者網站日前刊載錢德蘭‧奈爾文章,直指西方媒體集體捲入一場由當今數位技術驅動的宣傳戰,關鍵特徵是無情地抨擊中國;共同形成中國是對世界的威脅、必須將中國與每一個可能影響西方的全球事件聯繫在一起、必須採取一切措施,即使是非法和不公平的方法,阻止中國崛起等三段核心指導原則,造成當今西方主流媒體的反華言論已到離譜程度。
股債雙跌的虎年,仍有不少基金繳出亮眼成績。據統計,虎年來有11檔投信發行的產業型基金績效超過1成,對比MSCI世界指數同期逾10%跌幅力爭上游,其中表現最亮眼的是30.33%的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第二強為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的25.72%,德銀遠東DWS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的22.7%位居第三;整體來看,虎年的猛虎產業由資源與醫療勝出,前十強全數為這兩大產業型基金入榜,預期兔年展望仍存變數之下,醫療類股能延續虎年跟漲抗震的好表現。
層出不窮的網路攻擊,以及政府推動「資安即國安」戰略,加上金管會明訂2022年底前,資本額達100億元、且屬台灣50指數成分的上市櫃公司,需設置資安長與專責單位;至2023年底,更進一步擴大納管門檻,將有多達1,367家企業需符合規範。企業應加速建立資安防護機制的腳步,完善法規遵循及合規管理,並強化數位韌性促進永續經營。
資安即國安,近期我國資安事件頻傳,尤其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部會網站最高攻擊量還超出過去23倍。以色列商Radware 30日宣布在台成立新雲端安全中心,為全球第16座,將我國納入全球聯合防護的重要防線,協助保護資料中心、網路、Web與行動應用程式以及API,將延遲性降到最低。
資安即國安,近期我國資安事件頻傳,尤其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部會的網站及攻擊情形,在2日最高攻擊量超出過去單日最高攻擊量的23倍。以色列商Radware今(30)日宣布在台成立新雲端安全中心,為全球第16座,將協助台灣客戶保護其資料中心、網路、Web與行動應用程式以及API,將延遲性降到最低。
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在最新發佈的2021年度網路資安報告中警告,隨著駭客持續提高針對企業和個人的攻擊頻率,企業數位基礎架構與遠端工作者將面臨更高的資安風險。
《國防新聞》(Defense News)14日報導,在不顧共和黨籍議員的反對下,美國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Hous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13日通過7060億美元(約新台幣19.77兆元)的國防支出法案。民主黨議員強調,除傳統威脅外,美國還面臨許多非傳統威脅,不希望繼續增加國防預算。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在封面稱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外交部表示,中方的行為已對區域安全及台海現狀產生嚴重影響與危害;民進黨表示,顯示國際社會已意識到中國將成為全球威脅,台灣面臨的危險,不該讓台灣單獨面對;國民黨指《經濟學人》的報導呼應了國民黨的觀點,再次呼籲兩岸當局,台海不該成為強權爭奪的戰場。
「福斯新聞」報導,美國情報界的兩大巨頭29日出席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指出,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地成長,中國大陸領導人視自己為崛起中的強權。相較之下,美國則是衰弱中的國家。不過,隨著兩強權力轉移,北京愈來愈擔心美中之間爆發戰爭。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更警告,如果美國在台海的立場由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將導致北京積極破壞華府在全球的各種利益。
美國情報單位多名首長14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指中國已成為美國情報單位必須優先處理的事項,並強調技術領域帶來的威脅尤其嚴峻。美國情報界領袖一致認為,「中國正不斷成為一個與美國近乎匹敵的競爭者」。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表示,FBI平均每10小時就展開一起和中國相關的案件調查。而中國的威脅也刺激美國兩黨聯合支持,大舉增加科技投資。
美國情治單位首長今天赴國會出席兩年多來的首場「全球威脅」(Worldwide Threats)公開聽證會,期間援引在區域咄咄逼人和網路能力,指中國已為「無比優先」要務。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昨(13)日解密的最新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出,大陸已成為美國頭號安全威脅,有關台灣部份,報告評估北京將進一步施壓統一台灣,持續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加強在台灣周遭的軍事活動,導致摩擦升溫,不過報告並未提及是否爆發軍事衝突。
全球網路資安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公布趨勢科技2020年資安總評報告「瞬息萬變的常態:趨勢科技 2020 年度網路資安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每分鐘約偵測到119,000次網路資安威脅,在家上班的員工及相關基礎架構成為網路攻擊的最新目標。
陸媒《環球時報》4日引述外媒報導指出,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是美國新政府面臨的一大問題。許多美國人認為某種形式的圍堵,並不可行。
全球5G服務陸續上路,這不僅是通訊技術的改朝換代,更帶動AI、物聯網、邊緣運算等創新應用的蓬勃發展。台灣高科技供應鏈受惠於5G商機,但也面臨多重挑戰,資安正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富邦金控11月30日舉辦「2021全球經濟展望」,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博士表示,明年影響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動向的關鍵變數包括疫情發展、美國經貿政策與府會關係、全球貿易與科技衝突、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然而,直到2023年之前,主要央行都將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因此央行貨幣政策將不具有主導地位,而是視實體經濟表現與金融市場動向進行必要調整。
今年上半年因Covid-19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受到重創,各國政府因此推出各項緊急紓困方案,試圖減緩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嚴重傷害。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但由於疫苗及藥物研發出現正面進展,為市場帶來希望。展望2021年,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博士在其主講的「2021全球經濟展望」中表示,今年1月Covid-19疫情在亞洲爆發,2、3月份在歐美加速擴散,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盪,隨著各國政府實施封城鎖國防疫措施,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到重創。市場流動性不足問題加上經濟急速萎縮,迫使Fed、ECB、BOJ等主要央行先後宣布「無限量購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挹注市場資金,其他國家央行亦同步大幅降息刺激經濟。各國政府也推出各項緊急紓困方案,發放現金、提供失業補助、企業融資擔保等措施,試圖減緩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嚴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