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全球寬鬆的搜尋結果,共1,346

  • 六角Q1營收10億元 年增1.6%

    連鎖餐飲集團六角(2732)3月合併營收3.42億元,較2月成長3.61%,較去年同期則微幅減少1.16%,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突破10億元,年增率1.6%。

  • 大陸帶動經濟重開機

    大陸帶動經濟重開機

     近期以來,中國「1.5軌」外交全速運轉,先有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投資中國年」活動,再有博鰲亞洲論壇。多國領袖、高官、大企業CEO、學界重量級人物雲集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韓正會見了蘋果、匯豐、太古等負責人,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見了高通、奔馳、雀巢等巨企高官。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見各國人士時指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強勁動能。

  • 六角2022獲利倍增118% 擬配息6.3元

    無畏疫情逆風展店,連鎖餐飲集團六角(2732)2022年營運重返疫情前水準,全年合併營收42.11億元、營業利益3.47億元、稅後淨利2.97億元,年增率分別為1%、80%與119%,每股稅後盈餘(EPS)6.56元,大幅超越2021、2020年。六角董事會14日通過2022年下半年度盈餘分配案,擬配發現金股利4.3元;加上上半年度配息2元,合計2022年度配息6.3元,以3月14日收盤參考價169元計,現金殖利率為3.73%。

  • 金融業隔拆利率逼近0.6% 金融海嘯以來高點

    去年以來全球進入升息循環,我國央行去年升息4次共2.5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收回市場資金後,也反映在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上,根據中央銀行統計,1月金融業隔拆利率為0.56%,創下2009年1月以來、逾14年新高,歷經長年寬鬆環境後,今年利率再度回歸金融海嘯時期水準。

  • 石油人民幣的迷思

    石油人民幣的迷思

     儘管去年中國大陸備受疫情及美元快速升息、俄烏衝突等外部因素的挑戰,但人民幣國際化仍然持續加速發展。渣打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環球指數(RGI)於2022年11月創出3452點的歷史新高。全年上升26.6%,增幅更是超越了前年的18.5%。

  • 陸放寬防疫及重新開放邊境 陸股債受惠

    大陸放寬防疫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後,中國基金出現一波漲勢,除此之外,中國債同樣受惠!

  • 專家看市-兆豐國際投顧研究部協理黃國偉 反彈有影 QE規模難再複製

    專家看市-兆豐國際投顧研究部協理黃國偉 反彈有影 QE規模難再複製

     加權指數2022年一度回檔近6,000點,加上產業庫存調整告段落,市場投資人面對2023年抱持諸多期待,譬如迎來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畢竟回顧過去台股走勢,年度指數高低差超過6,000點的回檔後,隔年多會上漲。

  • 不平等加劇!2/3全球新增財富 流向超級富豪

    全球政商領袖齊聚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16日開鑼,但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發布報告顯示,在新冠疫情爆發的頭二年,全球新增財富將近三分之二流向金字塔頂端1%富豪,富者愈富加劇不平等問題。

  • 央行總裁 楊金龍 下個五年穩中求新

    央行總裁 楊金龍 下個五年穩中求新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022年12月27日獲頒總統令,新任期從2023年2月26日到2028年2月25日。這是楊金龍2018年上任總裁來的第一次續任,向來低調的他獲續任當日傍晚,透過幕僚回應:「感謝長官給我機會,為國家服務,會和本行同仁繼續全力以赴,謝謝大家的關心與鼓勵。」

  • 公債、公司債投資價值浮現

     經過債信市場低迷一整年後,投信法人指出,政府公債及公司債市場價值浮現,邁入2023年之際,有許多令人鼓舞的情況。其中,金融市場正在逐漸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包括各國央行態度鷹派並結束量化寬鬆以及預期通膨觸頂,目前全球債市場提供相當良好的收益水準。

  • 出席經濟論壇 賴清德: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四大挑戰」

    出席經濟論壇 賴清德: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四大挑戰」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天下經濟論壇」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貨幣緊縮、中國經濟下行、全球產業鏈重組、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等「四大挑戰」,政府將繼續採取溫和的貨幣緊縮政策,穩定匯率、物價政策,讓企業不至於「內外交迫」,相關部會也將採取各項措施,把通膨壓在2%以下。

  • 2023年 全球GDP成長預測 惠譽降至1.4%

     惠譽國際信評最新報告指出,再次下調2023年全球GDP年增預測至1.4%,美國也下調至0.2%,中國大陸下調至4.1%,歐元區GDP增長率則從2022年9月預估的-0.1%,這次上調至0.2%。惠譽信評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克爾頓(Brian Coulton)表示,調整主要是兩大因素,一是各國央行被迫升息,加強抗擊通膨;二是大陸房地產市場前景惡化,反映貨幣緊縮對經濟的影響,已顯現在房地產市場。

  • 聯博目標到期債基金 今開募

    聯博目標到期債基金 今開募

     2022年聯準會啟動升息迄今,聯邦基金利率已調升17碼,推升美國公債與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來到海嘯以來的相對高檔,出現近年罕見的「存債」機會。聯博投信表示,聯博四年到期全球美元債券基金將目標到期債券投資策略全面升級,打造「良成吉時」,開創目標到期債券投資的新視野。

  • 集資額亮眼 A股IPO領跑全球

    集資額亮眼 A股IPO領跑全球

     2022年A股IPO市場表現領跑全球,不論數量還是集資額均遠超全球各大資本市場。會計師事務所PwC(台灣稱資誠)預估,2022年A股市場新股數量年減20%至393檔,但集資總額年增3%至人民幣(下同)5,653億元,連兩年創下歷史新高。

  • 奔騰思潮》全球化風險的完美風暴(衣冠城)

    奔騰思潮》全球化風險的完美風暴(衣冠城)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擴大投資,不僅讓美國增加工作機會,更讓高階晶片的產能控制在美國人手中。在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機台進廠典禮上,拜登樂不可支地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同場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卻語重心長地感嘆「全球化已死」。張創辦人所憂心的其實不僅是台積電自身的利潤與發展,而是在這場全球化風險的完美風暴中,去全球化巨浪下,台積電甚至台灣未來的命運。

  • 十大央行升息政策 20年來規模最大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急速飆漲迫使主要央行祭出20年來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升息政策。以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十大主流貨幣為例,這十大央行在過去12個月內一共升息54次,累積升息幅度共2,700個基點。

  • 專家傳真-全球經濟 如同平行世界的2023

    專家傳真-全球經濟 如同平行世界的2023

     大家總喜歡說「簡單就是美」,但當情況並不簡單時又會如何呢?

  • 第一金投信展望2023 先守後攻、守株待兔

    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經歷大動盪的一年,股市投資者風險意識攀升,債券投資者對信用貼水的需求提高。第一金投信投資長曾志峰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受到升息消弭通膨成效漸顯,研判上半年通膨由高走低,步入經濟循環晚期階段,貨幣政策逐步轉為中性,預期債券表現將優於股票;下半年隨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支撐經濟與就業逐步恢復成長,隨後股票表現可望優於債券,2023年上、下半年宜採「先守、後攻」投資策略,守株待兔靜觀轉變蓄積成長能量。

  • 尚福林: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更嚴峻

    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26日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中表示,目前,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具體體現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債務創歷史新高、全球金融體系面臨挑戰和新興市場受外部的衝擊擴大五個方面。

  • Q2房市短期交易 平均每件獲利近百萬

    房地合一稅2.0版本自去年7月上路一年來,在一年來共有近3萬筆交易遭課45%重稅,占適用房地合一稅交易量的26.7%,比例相當驚人,房仲業者推估一年來房市短期交易總獲利金額達227億元、平均單件獲利達76萬元,獲利金額不僅逐季提高,今年第二季平均單件獲利更高達94萬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