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災難報告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因應氣候變遷及國際永續趨勢,玉山銀行持續在綠色金融精進,玉山ATM通過ISO 14067碳足跡及PAS 2060碳中和國際雙認證,成為臺灣首家全面打造零碳ATM服務的金融業,展現在永續金融領域的實力與決心,這項創舉不僅為臺灣金融業開創新里程碑,也為全球銀行業設立了新的標竿。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在今天發表的報告中說,全球「尚未準備好」因應未來疫情,「這很危險」,呼籲各國在年底前更新整備計畫。
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報告預期,全球央行為應對高通膨,平均已比2021年升息2個百分點,未來有必要再升息2個百分點。若果,則明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預料降至0.5%,人均GDP則將萎縮0.4%,技術上陷入全球衰退。
2021年怡安(Aon)巨災報告出爐,2021年巨災損失包括全球天氣、災難相關經濟損失為3,430億美元,比2020年巨災經濟損失高出15%,是史上第三高,保險覆蓋只有38%;至於亞洲巨災損失達720億美元,但保險覆蓋更只有9%。
2021年怡安(Aon)巨災報告出爐,2021年巨災損失包括全球天氣、災難相關經濟損失為3,430億美元,比2020年巨災經濟損失高出15%,是史上第三高的年份,只有38%有保險覆蓋。
COVID-19疫情爆發已近兩年,但據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世界面對下一場大流行疾病,仍處於「危險準備不足」狀態。
根據今天公布的評估報告,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2021年即將回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的程度。
聯合國周一發布最新《世界經濟情勢與前景報告》(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溫和復甦4.7%,勉強彌補了去年的大幅衰退。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對出口商品需求急劇下降,一波主權債務危機正襲向債台高築的開發中國家,恐將衍生另一場全球金融災難。22日,阿根廷未能就重組660億美元債務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當天到期的5億美元外債利息逾期未付,產生「技術性違約」,成為了阿根廷史上第9次主權違約(倒債),也是本世紀第3次。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來勢凶猛,無可預測,以燎原之勢震撼各個角落。媒體統計目前超過37萬人確診,約1.6萬餘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更表示這是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災難,顯然這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嶄新且挑戰性極強的課題,全球化面臨著考驗與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來勢凶猛,無可預測,且以燎原之勢,震撼各個角落。媒體統計目前超過28萬人確診,約一萬餘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更表示這是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災難。顯然這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嶄新且挑戰性極強的課題。今日發展甚速的全球化面臨考驗與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具「嶄新且挑戰性極強」是因為問題的發展是一個全球化的走向,但另一方面卻又在挑戰全球化的意涵,破解全球化的建構,其間出現國家同一問題,卻面臨相互鎖國,矛盾且互斥的情境,所謂逆全球化現象:
聯合國今天發表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暖化失控,防止氣候災難的競爭嚴重落後,2015年至2019年將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5年。
致力建構一個安全社群的Facebook,於今(15)天宣布替平安通報站(safety check)推出多項更新,包含推出Facebook募款活動功能、擴大社群協助、加入個人化文字動態,以及新增更多災難描述等內容。
當災難發生時,人與人間的「連結」是救災作業重要的一環。今天,Facebook「平安通報站」發佈「Community Help」,提供用戶於災難發生後尋求或提供援助的溝通平台(如食物、避難中心及運輸工具)。透過「Community Help」,在災難發生後,用戶能夠尋求或給予援助,並直接透過訊息聯繫對方。Facebook貼文將根據不同的類別及地點分類,使人們更易找到需要的援助。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IFRC)24日發佈2015年版《世界災難報告》,去(2014)年全球自然災難與重大事故造成約1.38萬人死亡,創下近10年來最低水準;主要是由於去年大規模自然災難較少。
日前有份國際調查報告指出,全球抗災最脆弱的城市第一名為台北市,甚至預估10年內,北市會因災害面臨上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受訪時坦言,「在台灣風災和地震是真實存在的問題,躲都躲不過」;副市長鄧家基也指出,北市在強震的救援負荷能力,以及核災病房數量,都不足以獨立應付災害,需透過與鄰近縣市的區域整合,在醫療和救災資源上相互合作。
瑞士再保險公司今天公布報告說,去年因天災全球經濟損失大約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2719億6000萬元),其中保險業支付450億美元。
紅十字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儘管科技發達協助提高受災社群的自救能力,例如以手機app取得颱風訊息,但最貧窮國家的人缺乏取得管道,恐怕造成數位落差。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今天下午抵台,身為全球唯一面臨地震引發海嘯、核災等複合式災難的元首,這次高舉反核大旗,來台展開四天的參訪行程,菅直人傍晚在見面記者會上,強調沒有一個核電廠是絕對安全,唯有零核電否則核災勢必會再發生,核電存廢與否應該由全體國民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