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經濟成長率的搜尋結果,共879筆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應不再升息,對未來一年投資市場,投資人漸趨樂觀,但仍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通膨、成長放緩、不確定性,將左右各投資標的的走勢,法人認為,2024年投資即使樂觀也要謹慎選擇標的。
聯博投資專家表示,雖然利率將維持在高水準更久,但預期整體利率將回落,建議鎖定當前各類固定收益資產殖利率具吸引力的水準,可望於未來3~5年創造相對較佳的報酬。
接連爆發的大規模戰爭和全球主要國家將展開一系列重要選舉,使得地緣政治風險成為明年經濟展望一大威脅。分析指出,其中,中國因台灣在內議題而與西方關係緊張,將是最具經濟重要性地緣政治形勢。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基於薪資成長強勁和升息的衝擊減弱,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超越市場預期,估計擴張2.6%,大幅優於市場預估的2.1%。美國經濟表現預料超越其他已開發國家,估計擴張2.1%。
美國聯準會未放棄升息,且中東衝突未止,歐洲通膨居高不下,債券殖利率一直在高檔盤旋,面對混沌不清的市場,法人建議,布局評等高的優質債,再配置一點非投資級債,更有助提高債券收益率。
時序進入年末,在美國經濟始終充滿韌性、中東地緣衝突再起、歐洲通膨仍高踞之下,今年市場預期的升息告終還是只聞樓梯響;連帶地,債券殖利率也一直在高檔盤旋。面對混沌不清的市場,聯博集團收益策略投資組合經理Fahd Malik首度來台,幫投資人解惑經濟走勢與債市前景。他分析,短期內債市仍會遭遇波動,但非投資等級債券具備殖利率高與體質佳兩項優勢,可望在未來見到亮眼的表現。
大陸最新貿易數據好於市場預期,不僅9月單月進出口規模創今年來新高(3.74兆人民幣),前3季出口總額17.6兆人民幣更擺脫衰退陰影,再次回到正成長0.6%。增長幅度雖然不大,但國際需求疲軟下已難能可貴。反映在第三季GDP達4.9%,也是超乎預期的好。
大陸最新貿易數據好於市場預期,不僅9月單月進出口規模創今年來新高(3.74兆人民幣),前3季出口總額(17.6兆人民幣)更擺脫衰退陰影,再次回到正成長0.6%。增長幅度雖然不大,但國際需求疲軟下已難能可貴。反映在第三季GDP達4.9%,也是超乎預期的好。
隨著以色列將對加薩展開地面戰,以巴衝突再度升級,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預測,這場衝突演變成為涵蓋大國在內的世界戰爭機率,已從35%升高到50%。相對此一悲觀的預估,經濟學家認為以巴衝突一旦升高,可能會出現三種情境,儘管都將對全球經濟、通膨造成影響,但程度將按嚴重性有所不同。
國際貨幣基金(IMF)10日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重申2023年全球成長率3%,上修美國、日本,但下調中國、歐元區今年的經濟展望。台灣今年成長率被大幅調降至0.8%,但明年GDP看好有3%增幅。
經濟數據分析: 中央銀行認為今年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表現分歧,美國經濟穩健成長,歐元區及英國景氣低迷,日本經濟溫和成長,大陸經濟回溫。明年全球經濟,先進經濟體如美、歐、英、日等依舊穩定成長,南韓、台灣與東協等經濟則可望轉佳,唯一較大風險就是大陸經濟下行。預測本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6%,明年則降至2.3%,經濟活動成長趨緩。
2023年全球經濟詭譎多變,就連IMF對未來經濟展望預期也不停的下修,時常精準預測景氣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4日參加台師大「跨領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揭牌典禮時,又再度被問到未來景氣展望,許勝雄少見打出保守牌,不但表示「今年第四季復甦的力度應該不會太強」,甚至連上下半年營收占比要做到四五比五五,都有困難。
中央銀行4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其中針對全球經濟情勢,央行預期,明年美、歐、英、日的經濟成長力道仍平緩,新興經濟體如韓國、台灣與東協等經濟展望轉佳,但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在。
受全球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台中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昨公布上半年營業額都較去年同期衰退逾19%,且積體電路業營業額也都衰退逾2成。中科管理局認為,因AI需求增加,預估未來衰退幅度將趨緩。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9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全球GDP成長率預測從2.7%上修至3%,主要是受到美國擴張幅度超出預期,抑制全球經濟放緩速度。而中國大陸經濟疲弱,恐成為拖累明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元凶。
美股今年來大漲走勢,但從本益比角度來看,成長股漲勢仍落後。投信法人表示,在通膨與升息的壓抑下,成長股本益比目前較價值股便宜,隨升息進入尾聲、企業獲利反轉向上、消費動能轉強帶動,成長股逐步重返多頭揚升格局,未來上漲空間可期。
長榮、陽明11日公布第二季財報,長榮維持獲利,單季獲利50.92億元、每股純益2.41元;陽明轉虧,單季稅後虧損1.3億元、每股虧損0.04元;累計上半年,貨櫃海運雙雄仍維持「盈」面,長榮上半年每股賺4.79元,陽明上半年每股賺0.94元。
陽明海運(2609)今(11)日公告第二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350億元,稅後淨損1.3億元,每股淨損0.04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20億元,稅後淨利32.7億元,每股賺0.94元。
陽明海運公告上半年財報,第2季單季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350億元,稅後淨損新台幣1.3億元,稅後EPS為每股淨損0.04元;致使上半年淨利降至32.7億元,稅後EPS為每股淨利0.94元,表示上半年航運市場主要受到通貨膨脹壓力及全球經濟不穩定影響,且運價相較去年同期下滑,導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
陽明因應全球海運市場嚴峻挑戰,做好長期抗戰打算,一面雖持續承受市場需求疲軟、運價下跌影響,9日公布7月營收114.56億元,月減7.8%、年減68.83%,但仍堅守110億元關卡;一面從財務面優化營運結構,7月初以購代租,以交易總金額逾3億美元,購入3艘營運中的1.4萬TEU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