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經濟的搜尋結果,共24,783筆
二○二三年匆匆又過了將近一半,全球金融市場仍在升息壓力下各自調整,這當中有幾個突出的亮點,一是日本日經指數在近周單周大漲一四二○.○五,漲幅四.八三%,這一周最高來到三一三五二.五三,寫下三十三年新高,成為全球最閃亮的市場。
5月分聯準會升息後,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最新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認為這次利率調整循環已經結束,從過往經驗,歷次升息循環結束後1年,投資級債券可望迎來多頭行情,市場對於後續貨幣政策寬鬆預期,經濟走緩,帶來避險投資需求等,有機會推動美國高評級債券順風上揚。
年初以來全球股市多數仍維持正報酬表現,不過,不少投資機構對於全球經濟衰退存在疑慮。投信法人指出,受到自動化趨勢潮、能源轉型需求、出境旅遊升溫與產業回流美國等動能催化,儘管經濟衰退的疑慮存在,不過影響淺層、影響時間短暫,投資人宜留意成長趨勢型產業,如AI新科技、轉型儲能、品牌消費等長線投資機會。
上周市場擔心美國消費需求減弱衝擊精品業前景,使法國LVMH集團股價暴跌,貴為全球首富的集團執行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個人資產淨值一夕蒸發112億美元,讓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有望奪回全球首富寶座。
日本和美國等14個國家27日舉行了「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部長會議,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14個成員國的貿易部長就一項提高供應鏈彈性與安全的協議「基本上完成了談判」。協議要求成員國成立一個委員會,協調供應鏈活動,並成立一個危機反應網路(Crisis Response Network),向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國提供可能破壞供應鏈的預警。
遠傳搭橋,攜手台灣新創加速器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並將與來自全球的新創團隊洽商合作,被視為台灣新創服務推展至海外市場的灘頭堡。
通膨讓消費疲弱,景氣低迷品牌廠庫存去化不如預期,國際政經局勢詭譎多變對全球經濟埋隱憂,儒鴻(1476)董事長洪鎮海、聚陽(1477)董事長周理平、宏遠(1460)總經理葉清來、廣越(4438)總經理吳朝筆、新纖(1409)集團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羅時銓等紡纖業界大老,都預期今年產業景氣還在恢復期,真正回溫要等明年。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接連兩天內,分別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貿易代表戴琪會晤。會後聲明顯示,雖中美經貿高層暌違數月終於重啟對話,但在雙邊角力背景下,經貿政策方面仍存在諸多分歧,惟雙方均同意,有必要在貿易問題上保持溝通。
全球9成發達經濟體經濟下滑,中國大陸表現亮麗,IMF再度上調2023年大陸經濟前景預測。經濟三架馬車中的外貿和投資,雖受全球復甦步伐放緩與外部需求疲軟拖累,但消費尤其服務消費已成為領頭羊。大陸服務消費和服務貿易相關產業連續成長10年,台灣則長期低靡不振。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26日在2023中關村論壇期間視訊演講表示,中國已經在應對一些全球複雜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大流行病和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中國擁有令人矚目的經驗與專長,一直致力於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中國將能透過分享其科技成果與成功經驗為世界做出獨特貢獻。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經濟的發展歷程中出現多輪明顯的生產力循環,並伴隨股市迎來爆發性增長。這些生產力循環反映經濟的起伏和變遷,而股市的成長則是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和預期的體現。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日表示,如果沒有「黑天鵝事件」,今年中國經濟成長有機會超過6%,而中國有望在203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至2049年GDP將是美國2倍。
傳統上,學術領域探討政府國內的投資和支出究竟是社會福利優先? 還是軍事支出為主? 這就是所謂Guns vs. Butter 。 此外,冷戰結束之後,專家學者大多預期各國軍事支援會大幅縮水,而經濟發展成為國家關注的焦點。 綜合這兩種論點,我們似可假設,國家對外的關係應該與經濟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事實上,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也是因應這樣的思維,尤其是針對廣大的開發中國家。 儘管如此,美國拜登政府在推動印太戰略是否有了不同前述的觀點呢? 在俄烏爆發戰爭之後,美國是否更加走向軍事的偏鋒,而不是專注在經濟的層面。
後疫情時代,全球迎向解封的同時,過去在台灣紅極一時的海外房地產投資火苗又被點燃,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發布的產業統計,經營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的備查家數在去年第二季時,首度突破500家,相較2015至2017年最熱時,還多出將近100家,寫下統計以來的新高。
主計總處26日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至2.04%,雖是八年來最低,但成功保二,相較於國發會認為下半年才復甦,主計總處較為樂觀,研判自第二季起慢慢復甦,值得注意的是,若非普發現金提升經濟成長0.3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仍無法保二。
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在G7峰會中公開表示「美中關係很快解凍」,他與習近平「很快對談」。同時,中國商務部長正在訪美,駐美大使也剛抵美,長達5年的美中對抗漸趨緩和。兩國關係不會即刻轉好,但美國應不希望再惡化,剩下就看中國的反應了。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25日在美國底特律開幕,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和台灣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與會,預計將就強化關鍵礦產資源及半導體等的供應鏈、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等問題展開討論。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於23日至27日訪問日本,他於周四(25日)在日經集團主辦的「第28屆亞洲未來論壇」發表演說時重申,大國爭霸已重返亞洲,台灣海峽已成為該區域最危險的爆發點。他呼籲美中克制,認為與其用「民主對專制」來畫分出對立陣營,更重要的是各國在分歧中,仍找到共存與合作的方式。他還指出,東協(ASEAN)不希望選邊站,也不希望看到一場新的冷戰。
隨升息近尾聲,投信法人強調,投資布局仍以美國資產為主,其他市場為輔的全球收益成長策略,借重股票風格均衡化,掌握輪動機會策略,更顯重要。
一直以來,市場都對人民幣破七有種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