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全球鷹無人機的搜尋結果,共119

  • 拜登頭痛了?郭正亮揭北韓直接叫牌:後面這招更可怕

    拜登頭痛了?郭正亮揭北韓直接叫牌:後面這招更可怕

    北韓22日發聲明譴責美韓年度軍演,並警告稱,美國、南韓和日本領袖日前在大衛營達成的三邊協議,可能引發「熱核戰爭」。前立委郭正亮22日在《盧秀芳辣晚報》節目強調,傳統核武爆炸當量約5萬,小型戰術核武俄羅斯做到3千,北韓可能快要完成4千當量的戰術核武,一般認為就是俄羅斯傳授武功。就連北韓出現全球鷹無人機,可能也是俄方仲介從伊朗取得。而月初俄方直接宣布要跟北韓做軍事合作,這個才更可怕。

  • 北韓版全球鷹技術哪來的?郭正亮驚爆:可能與「這國」有關

    北韓版全球鷹技術哪來的?郭正亮驚爆:可能與「這國」有關

    為慶祝韓戰停戰協定簽署70周年,北韓27日於首都平壤舉行閱兵等慶祝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示武器,是一款與美軍RQ-4「全球鷹」高度相似的無人機,此外,北韓的飛彈科技突飛猛進,去年試射的次數更創下了歷史新高。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推測,伊朗先前曾擊落一架RQ-4,北韓無人機的技術可能是來自於此,「這很難不讓人把它理解為是種交易」。

  • 影》活像美死神和全球鷹 北韓向中俄大秀無人機

    影》活像美死神和全球鷹 北韓向中俄大秀無人機

    北韓周四(27)日晚在平壤舉行「戰勝節」70周年閱兵儀式,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受邀出席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李鴻忠,以及俄羅斯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同台,並肩校閱盛大的儀式,3人還不時交談。朝中社說,這展現了3國數十年來的友誼。

  • 「這是我的飛彈」金正恩向俄國防長紹伊古介紹北韓武器

    「這是我的飛彈」金正恩向俄國防長紹伊古介紹北韓武器

    平壤邀請俄羅斯代表團、中國大陸代表團,參加「戰爭勝利70週年慶祝活動」,也就是多數人所認知的韓戰停戰生效日。平壤會舉行大規模閱兵,來顯示自己的強盛。星期三金正恩特別邀請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展示北韓各種自行研發的武器,包括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Hwasong18)。

  • 33共機10艦擾台「陸版全球鷹」直驅東沙 直9現蹤東南空域

    33共機10艦擾台「陸版全球鷹」直驅東沙 直9現蹤東南空域

    國防部今(27日)表示,迄6時止,偵獲共機33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12架次)共艦10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有「陸版全球鷹」之稱的「無偵-7」無人機進入我方西南、直驅東沙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陸無人機疑環繞東沙空域?專家解析「偵打一體」意圖

    陸無人機疑環繞東沙空域?專家解析「偵打一體」意圖

    國防部11日表示,偵獲共機12架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有1架次的陸版「全球鷹」無偵7翔龍無人機,自「東沙」北方進入我西南空域,隨後飛入巴士海峽,行徑路線疑似欲環繞東沙空域。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黃敬平11日在《頭條開講》節目強調,漢光演習將至,將是對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重要驗證。而解放軍無人機近年已有偵打一體功能,要拿東沙島應該不費吹灰之力,但共軍主要想嚇阻菲、越,及測試台美因應準備。

  • 12共機5艦擾台「無偵-7」疑環繞東沙空域

    12共機5艦擾台「無偵-7」疑環繞東沙空域

    國防部今(11日)表示,迄6時止,偵獲共機12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3架次)、共艦5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有1架次的陸版「全球鷹」無偵7翔龍無人機,自「東沙」北方進入我西南空域,隨後飛入巴士海峽,行徑路線疑似欲「環繞」東沙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今偵獲9共機、5共艦「陸版全球鷹」無偵7進入我西南空域

    今偵獲9共機、5共艦「陸版全球鷹」無偵7進入我西南空域

    國防部今(7日)表示,迄6時止,偵獲共機9架次(其中進入西南及東南空域4架次)、共艦5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罕見的陸版「全球鷹」無偵7翔龍無人機進入我西南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國戰會論壇》美中南海王牌武器對決:大型噴射無人機上場(譚傳毅)

    國戰會論壇》美中南海王牌武器對決:大型噴射無人機上場(譚傳毅)

    近日,美國軍工集團通用原子航空系統(GA-ASI),日前首度利用近地衛星通訊、搭配人工智慧(AI)完成旗下MQ-20「復仇者」(Avenger)無人機的自主飛行測試,同時配備衛星數據鏈,首度應用於無人機自主飛行任務。

  • 共機擾台!「陸版全球鷹」無偵7 進入我西南空域「空中監偵」

    共機擾台!「陸版全球鷹」無偵7 進入我西南空域「空中監偵」

    國防部下午發布新聞表示,今(14)日迄1400時止,國軍計偵獲共艦4艘、共機6架次於臺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有1架次BZK-005逾越海峽中線,1架次無偵7進入我西南空域執行空中監偵。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應處。

  • 罕見陸版「全球鷹」無偵7侵擾東沙空域 號稱愛國者飛彈也難擊落

    罕見陸版「全球鷹」無偵7侵擾東沙空域 號稱愛國者飛彈也難擊落

    近期共機擾台次數明顯減少,但從昨天到今天又有大批共機擾台,罕見的陸版「全球鷹」無偵7翔龍無人機甚至出現在東沙空域。國防部上午表示,今(15)日迄上午9時止,偵獲共機28架次、共艦4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有16架次從北到南連續穿越海峽中線,侵擾西南及東南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 15架共機擾台   「陸版全球鷹」直驅蘭嶼外海引關注

    15架共機擾台 「陸版全球鷹」直驅蘭嶼外海引關注

    國防部上午表示,今(18)日迄上午9時止,偵獲共機24架次、共艦4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有15架次進入西南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罕見的是有一架「陸版死神無人機」之稱的BZK-005長程無人偵察機,從西南空域繞過台灣海峽,出現蘭嶼外海,由於我方日前曾在九鵬基地試射疑為增程型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或雲峰飛彈,因此格外敏感。

  • 美機今年偵察南海近600架次

    美機今年偵察南海近600架次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台(SCSPI)數據報導,2022年前11個月,美軍派出大型偵察機近600架次前往南海偵察。大陸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要防好美機進入南海,更要做好更多「飛出去」的準備,包括常態化巡航台灣、琉球群島等「第一島鏈」地區。

  • 24架次共機擾台16架次越中線   BZK-007偵察無人機第二度出現

    24架次共機擾台16架次越中線 BZK-007偵察無人機第二度出現

    國防部上午表示,今(9)日迄上午9時止,偵獲共機24架次、共艦4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其中有16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其中台灣北部一架「陸版死神無人機」之稱的BZK-005長程無人偵察機以及一架「BZK-007」民用轉軍用無人偵察機均穿越海峽中線侵擾。

  • 27架次共機擾台 兩大型無人機南北穿越海峽中線

    27架次共機擾台 兩大型無人機南北穿越海峽中線

    國防部上午表示,今(30)日迄上午9時止,偵獲共機27架次、共艦4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其中有11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其中台灣北部一架「彩虹4無人機」及西南空域一架「陸版死神無人機」之稱的BZK-005長程無人偵察機均穿越海峽中線侵擾。

  • 13共機來侵擾  「陸版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逾越中線南端

    13共機來侵擾 「陸版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逾越中線南端

    國防部上午表示,今(30)日迄上午9時止,偵獲共機13架次、共艦3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其中有3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包括一架「陸版死神無人機」之稱的BZK-005長程無人偵察機。

  • 珠海航展看點之三:無人裝備備受矚目

    珠海航展看點之三:無人裝備備受矚目

    澎湃新聞8日報導,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珠海航展)11月8日正式拉開帷幕。隨著無人裝備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無人戰車、無人艇等無人裝備早已成為各軍事強國或大國競相研製的新型武器裝備,無人機早已在戰場上廣泛使用,無人戰車、無人艇等新型無人裝備也逐漸走向戰場。

  • 強化島嶼防衛能力 日本擬部署攻擊型無人機

    強化島嶼防衛能力 日本擬部署攻擊型無人機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不只一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防衛省為強化島嶼防衛,有意採購以色列及美國製造的攻擊型無人機,以2023年度內配發至自衛隊部隊為方向進行協調。

  • 昂貴軍機「不敵大陸」美急淘汰 專家:還有內幕

    昂貴軍機「不敵大陸」美急淘汰 專家:還有內幕

     美國空軍透露,其有意在2027財年將所有最先進版本的RQ-4「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機退役;軍事分析師指出,該軍種做出此決定的原因,除了昂貴的全球鷹難以在中國大陸先進防空砲火中生存之外,也可能代表其後繼者、仍受美軍嚴格保密的RQ-180「大白蝙蝠」(Great White Bat),已接近正式服役,或甚至已在某種程度上參與實際任務。

  • 政府應展現發展無人機決心

    政府應展現發展無人機決心

     隨著俄烏戰事發展,再次加深世人對無人機在現代戰爭扮演重要角色的印象。這對強調發展不對稱戰力,面對兩岸軍事資源差距不斷擴大的台灣與國軍而言,更具有重要啟示與緊迫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