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人會面的搜尋結果,共399筆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20)日出訪俄羅斯,出訪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習近平分別在中俄媒體發文評價兩國關係。普丁撰文稱呼習為「老朋友」,指出「高度期待」兩人的會談,歡迎北京願意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有建設性角色」,他更盛讚兩國關係處在「歷史最高點」。
中共二十大後,大陸高層人事任命逐漸形成新格局,過去鮮少涉台工作經驗的宋濤出乎外界意料,成為大陸涉台最重要官員之一的國台辦主任。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證實計劃4月在美國加州會見過境的蔡英文總統,並稱不排除訪台的可能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嚴重關切蔡英文過境美國的計劃,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澄清。
美媒報導,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7日證實,將在美國會晤蔡英文總統,不過他強調,與蔡英文的會面並不能排除他後續的訪台計畫。
美中關係因「氣球事件」更趨緊繃,兩國最高層級外交官員18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舉行場邊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他相當直率地告訴王毅,氣球事件「令人無法接受,永遠都不能再發生」。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則斥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監控偵察國家,美方若執意借題發揮,「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專家認為,儘管雙方各執己見、言辭激烈,「有談總比沒談好」,會晤仍屬好事。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台灣時間18日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正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周末會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若消息屬實,這將是中國偵查氣球侵入美國領空以來,兩國官員最高層級的接觸。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17日將登場。外交消息人士向美媒證實,美國正在為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可能舉行場邊會晤做準備。「布王會」一旦成行,將是自本月4日美軍擊落中國疑似偵察氣球以來,美中兩位外交主管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外界也非常關注能否為布林肯恢復訪華行程鋪路。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17日將登場。外交消息人士向美媒證實,美國正在為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可能舉行場邊會晤做準備。「布林會」一旦成行,將是自本月4日美軍擊落中國疑似偵察氣球以來,美中兩位外交主管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BBC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8日突然閃電式訪問英國,並在白金漢宮與英國國王查爾斯會面。這是兩人首次會面。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春季(4月)是否確定訪台仍然撲朔迷離。麥卡錫2日(當地時間)在美國國會山莊最新表態稱:「我現在沒有任何排定訪問台灣的行程。」但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1日則透露:「我計畫四月訪問台灣。當麥卡錫決定去時,我將與麥卡錫一起訪問。」外交部3日表示,尚未接獲麥卡錫訪台消息,如果有進一步消息,將適時對外宣布。但昨深夜路透、ABC等美媒報導,因中國承認科研飛艇(間諜氣球)誤入領空,美國官員透露國務卿布林肯將推遲訪中行程。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今(1)日拜會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討論兩岸小三通繼續、民航點增加等議題,但原本陳玉珍與邱約在立院相見,時間一到卻等不到邱,她乾脆直接殺到陸委會找人怒問「現在什麼情況」!
神隱多時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近日動作頻頻,近期接連赴歐洲與東南亞考察現代農業技術,本月還傳出接觸多位商業要角,包括兩次和正大國際集團資深董事長、泰國首富謝國民會面,讓市場關注馬雲會否重出商場。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18日在瑞士蘇黎世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根據路透報導,雙方都承諾管理分歧並找到在全球問題上合作的方法挑戰。葉倫表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都有責任管控分歧,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她也表示美國和中國雙邊「迫切需要」就宏觀經濟和金融狀況進行溝通。葉倫並表達赴中訪問的意願。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6日晚間表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將於18日在瑞士蘇黎世會面,雙方預計將就兩國經濟發展交換意見。外媒報導,兩人的會面是為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預作準備。
2022年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只在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澎湖縣勝出,議員席次國民黨占367席、民進黨占277席,蔡英文於民進黨敗選當晚辭去黨主席表示負責。台北市選舉結果蔣萬安獲57萬5,590票,低於國民黨2018年敗選的丁守中57萬7,566票及2014年連勝文的60萬9,932票,在得票率方面蔣萬安獲42.29%創下國民黨台北市長當選最低紀錄。再加上本次選舉投票率呈衰退整體僅61.22%,很明顯的,人民對民進黨表達失望、不代表就會支持國民黨,所以一旦人民給予機會,執政者必須好好珍惜展現魄力有作為才能贏得民心。
法國總統馬克宏正於華府進行國是訪問,原先「有備而來」的架勢在與美國總統拜登一連串會面後出現轉變,拜登也突改過往堅拒與俄國總統普丁對話的強硬態度,表示只要普丁有意結束這場戰爭,「我準備好和他對話。」克里姆林宮對此回應,普丁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不苟同拜登提出的前提。
中美高層近日頻繁接觸,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18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這是14日G20峰會「習拜會」後,中美高階官員首度面對面會談,更是兩國商務貿易高層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融冰重啟交談,令全球市場關注中美經貿談判的後續動向。
中英領導人會晤原定昨(16)日於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舉行,未料英國首相官邸稍晚宣布,基於「行程安排」取消會晤行程。兩人下次何時會面成為未知之數。另方面,中國外交部證實,習近平將於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G20峰會期間,會見多國領導人。暌違三年多,中加領導人於16日會晤,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對於中國的「干涉」活動表達高度關切,而原計劃同日與習近平會晤的英國首相蘇納克,則因日程臨時變故取消會面。
拜登和習近平終於在G20會面。而在會後記者會上,拜登和習近平在媒體鏡頭前握手微笑的畫面,也被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指稱,是「中美之間久違的畫面,起到了及時的緩解和安撫作用」。美國智庫則從G20期間,習近平與各國領袖碰面會談的情況分析,認為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將會和緩,習近平將展開所謂的「微笑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