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公約的搜尋結果,共106筆
多邊公約為三個以上的國家簽訂並遵守之公約。由於1971年被「趕出」聯合國(依大會2758號決議),加上「中國代表權」爭議的問題,導致我國批准或加入多邊公約更加困難,這樣的境況何時能結束還在未定之天,簡言之,我國法治建設仍差最後一簣──與世界接軌,將多邊公約「施行法化」納入法體系中,灌溉我國貧瘠的法規範,從將法律視為統治工具的「法制」演變為上善若水的「法治」。
38名待執行的死囚中,林于如及張人堡、黃麟凱等人提行政訴訟,請求蔡英文總統依據人權兩公約作成核准特赦或減刑的行政處分,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確定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裁定不受理。
法務部為推廣兩公約人權教育,16日舉辦《兩公約十日談:人權速寫》人權影展,邀請布農族金曲獎歌手王宏恩擔任影展開幕嘉賓,暢談原住民文化傳承並實體播映《一起我們》紀錄片,並同步開播Podcast頻道「人權搜查客第2季」新節目。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求處殺警被告林信吾死刑的起訴書,寫得文情並茂,但全文不像是檢察官寫的偵結書類,反而比較像是立法院長游錫堃在表達他所說的「我反對判死刑,但這樣殺警一定要判死刑」的意見,充滿矛盾。
彭博社記者在大陸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台灣海峽提出「解放軍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美國對於台灣海峽的模糊新主張,導致面臨更頻繁挑戰感到擔憂」的兩度(6月13日、6月20日)發問。汪文斌說明的要點有三:「一是依據海洋法區分四個水域,二是享有海峽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三是國際水域非海洋法用語。」
行政院於2018年將「禁止酷刑及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或處罰公約施行法」草案送立院審議,迄今未完成立法程序。對此,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今出面呼籲蔡英文總統及立法院,盡速通過該施行法,不僅讓酷刑歸零,也讓死刑就此歸零。
兩公約國家報告第3次國際審查會議已落幕,多個民間團體直指政府並未落實兩公約,與官方宣稱歷次國際審查委員所提的意見與建議都逐步實踐的狀況有落差。5月15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1個民間團體,共同舉辦「落實兩公約良心護人權」線上論壇,檢視國際審查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並呼籲政府應落實改革,也呼籲人民要更積極勇敢堅持,人權才能真正實現。
兩公約第3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3日公布結論性建議,9位來台的獨立專家審查委員,因台灣先前在國際間優異的防疫表現,也特別關注這個面向,指出政府為了遏止疫情不實訊息,曾以《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多人,但缺乏在刑法定罪所要求的準確性,恐對人權造成侵犯。
兩公約第3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3日公布結論性建議,9位來台的獨立專家,因台灣先前在國際間優異的防疫表現,也特別關注到這個面向,並指出台灣政府為了應對疫情,用《社會秩序維護法》起訴、定罪多人,但缺乏在刑法定罪所要求的準確性,恐對人權造成侵犯。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出席「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開幕式,蘇表示,感謝各國際專家不辭辛苦前來台灣進行審查,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政府仍自主承諾履行國際人權公約,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向前邁進,讓台灣人權成績愈來愈好,台灣人也愈來愈幸福。
兩公約第3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將於5月9日開始,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臺灣總會、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中心、法稅改革聯盟等多個民間組織今(8)日共同舉辦論壇,邀請國內外人權、法學及各界代表近30人,以多個冤假錯案為例,檢視台灣落實人權兩公約的現況,訴求人民要的是真正的人權改善,而不是表面功夫,人權報告要面對真相,不能報喜不報憂。
自2009年政府施行兩公約以來,法務部已於2012、2016及2020年分別提出初次、第2次及第3次國家報告。受疫情影響,第3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終於將在5月9日到11日登場。由於行政院相當重視該審查,4日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舉辦審查會議,是向全球證明台灣願自主履行國際公約,藉由國際專家對台灣人權現況提出的結論與建議,可督促政府在人權保障更積極改善的作為。
自從台灣2009年正式簽屬「兩公約」後,法務部積極推動人權教育,為了化解一般民眾對於人權艱深難懂的概念,法務部也趕時髦,推出Podcast「人權搜查客」節目,首集便邀請「大仁哥」前副總統陳建仁從公共衛生流行病學暢談疫情與人權間的關係,陳建仁也為此獻出他上公部門Podcast的第一次處女秀。
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3項大獎,並拿下最佳女配角獎的電影《該死的阿修羅》,是導演樓一安暌違5年推出的新片,10日舉辦首映會,演員莫子儀、黃姵嘉、潘綱大、王渝萱、賴澔哲、凌心妤均出席,現場不免俗要來個「票房公約」,樓一安答應票房破5000萬要在電影主場景寧夏夜市設千歲宴宴請粉絲。
玉井真理佛堂縱火案二審改判理由,主要是依兩公約施行法考量被告行為時,受到「反社會人格障礙症」影響;但一審卻以《精神衛生法》已將此症排除在精神疾病外,並認為如果符合公政公約「最嚴重罪行」,且遵守公正審判程序,仍可判死。對照雙方見解,一審判決死刑理由,早預料二審會以此讓曾文彥逃死。
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死、41傷慘劇,檢警調查大火發生原因,目前尚未排除人為縱火可能。回顧今年7月,男子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歷審4度被判死,但上訴到最高法院,合議庭認定湯是「間接故意殺人」,依聯合國公約不得處死刑,改判無期徒刑定讞,引發社會譁然。
新竹男子林春雄和女友黃曉雲等同夥,2015年輪姦邱姓少女還殘忍焚屍,高院更二審將首謀林春雄判死刑,其餘4男女判無期徒刑,但更三審認定林男等5人非兩公約情節最重大犯罪,且鑑定結果有教化可能,將5人全判無期徒刑。
抗議天王柯賜海因不滿遭判令強制工作3年,聲請釋憲獲受理,他12日出席憲法法庭的辯論庭,庭前他高喊口號「強制工作」,他說這次抗議標語,要帶玉蘭花進法庭,希望花的清香可以感動大法官及蔡英文政府。
男子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歷經4度判死,最高法院認為湯是基於間接故意犯下殺人罪,依聯合國《公政公約》規定不能判死,改判無期徒刑定讞,輿論譁然。檢察總長江惠民認為最高法院誤解公政公約「情節最嚴重之罪」意涵,判決違背法令,已提起非常上訴。
國家人權委員會召開記者會,公布該會針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之獨立評估意見。主任委員陳菊公開宣示,人權會已通過決議,將設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獨立監測機制,未來將定期評估人權公約在台灣落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