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大供應鏈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大陸手機鏡頭廠歐菲光曾是華為、蘋果重要供應商,但在華為遭美國制裁,歐菲光出貨暴跌,之後更被蘋果踢出供應鏈,雙利空夾擊,拖累歐菲光3年來虧損一度逼近百億人民幣,幾乎面臨倒閉的命運,如今起死回生,進入華為Mate 60系列供應鏈,董事長蔡榮軍回應「倔強地活著」。
台積電(2330)高階製程設備傳聞遞延及蘋果新一代iPhone 15系列上市等重大事件,攸關台股下半年走勢。法人認為,台積電僅是遇到傳聞亂流,看好未來發展,同時iPhone 15 Pro Max確定搭載大立光(3008)潛望式鏡頭等重要訊息下,台股將在台積電、大立光的雙王技術領先護體,帶動相關供應鏈營運。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7月初大陸行並無具體成果,北京僅表態會兌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承諾,但強調達到此一目標的路徑、方式、節奏和力度自己作主,不受他人左右。27日凱瑞再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視訊會談,據中方消息,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7月初大陸行並無具體成果,北京僅表態會兌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承諾,但強調達到此一目標的路徑、方式、節奏和力度自己作主,不受他人左右。27日凱瑞再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舉行視訊會談,據中方消息,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
受惠於經濟發展迅速,全球兩大人口國的大陸和印度中產階級人數飆升,提升內需消費動能,印度更受惠供應鏈轉移,將朝「中國2.0」之路邁進,市場預估2030年以前,中印的中產階級人數將佔亞洲地區的80%,龐大的中產階級將提升當地的消費動能,進而挹注經濟高成長。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即將於7月19日抵台,主持創新日暨產品發表活動,並規劃拜訪供應商與客戶;國內伺服器供應鏈從五月底Computex2023開始接待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才送走AI教主,又迎來半導體女王,緊湊的行程也讓供應鏈廠商有感將一路「樂忙」到年底,成為今年電子業低迷景氣中最具動能的科技次族群。
士電(1503)、亞力(1514)、華城(1519)、中興電(1513)等機電大廠,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迎來未來至少三年營運榮景,加上太陽能電廠或升壓站統包工程,目前累積在手訂單均突破百億元,訂單能見度超過三年,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機會挑戰史上新高。
外銀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與東協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熱情不減,其中超過4成受訪中企,計劃在未來三年向東南亞擴張,而新加坡、泰國與馬來西亞是排名前三名的目的地。
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因應智慧新能源汽車浪潮,進入重組的全新時代。為此,全球領先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控股偕旗下世平、品佳、詮鼎及友尚集團於上海與深圳圓滿舉辦「車用技術應用展演」,透視產業鏈供需變化,並且採取「橫向整合晶片廠、縱向整合車廠」兩大策略,優化全球車用晶片供應鏈的上下游合作模式,極大化晶片供應效率,創造車廠、晶片廠與大聯大的三贏格局。
美中關係不斷惡化,短時間內並沒有緩解跡象,專家指出,全球化與經濟開放是數十年來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關鍵,然而美國從前總統川普開始對大陸發動貿易戰,對兩大國的關係帶來深遠影響,全球新創產業持續萎縮令人沮喪,為了世界的繁榮與穩定,西方國家應該要接觸大陸,而非遏止大陸發展。
聯合國氣候報告呼籲加速減排,加上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最快將於2024年上路,高碳排密度產品將被加徵碳稅,淨零減排降低生產成本已成產業鏈趨勢,法人預期電子上游半導體產業將率先導入,包括設備廠、儲能應用等相關供應鏈具中長期發展商機。
受惠於伺服器產業拉貨力道強勁,嘉澤(3533)2022年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去年稅後純益62.54億元、年增逾8成,每股稅後純益58.7元,大賺近六股本,獲利再度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去年全年及第四季毛利率攀升至44%及48%,雙創史上新猷。
由國票證券主辦「解密綠色供應鏈時代」企業永續趨勢論壇於3月16日舉行,由總經理張育綺開場致詞,會中邀請先探週刊總主筆黃啟乙、資誠永續發展董事長李宜樺、聖暉科技董事長梁進利、友威科技董事長李原吉、桓鼎集團董事暨總經理莊宏偉針對主題,共同探討在國際供應鏈綠化下的企業新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回顧過去五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目前已經進展到3.0版本。即從降低增值稅稅率與相關稅費的減稅降費,到疫情期間加碼的緩稅緩費,以及當前針對增值稅的留底退稅優惠政策,其實施力度逐步增加。
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PwC Taiwan)於1日發布「2023台灣企業領袖報告」。調查顯示,高達77%的台灣企業領袖認為,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衰退,悲觀程度不只創下2012年調查以來新高,相較於2022年更大幅增加了63個百分點。相對的,認為2023年景氣將提升的企業則只有18%,而2022年時的看好度則是79%。
拜登政府上任後,粉碎了外界對美中和解的希望,尤其針對大陸晶片業與先進產業一波又一波的制裁,更加深兩大國之間的矛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次對美中脫鉤、供應鏈斷裂等議題提出警告,上周再度表示,若發生最糟糕的狀況,將導致全球GDP損失5%。
中國世界工廠的競爭優勢逐步被削弱,全球供應鏈版圖面臨大洗牌,率先完成生產基地移轉的企業就能在洪流中站穩陣腳取得先機。
金居(8358)受惠客戶拉貨及兩大伺服器新平台將進入新品備貨期,金居營運將逐漸改善並出現轉機。
美國對大陸發起半導體大戰,目前仍無停火跡象。美國上市半導體供應商達爾科技(Diodes)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盧克修日前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美中關係持續緊繃之際,企業未來必須為分化為「中國、非中國」兩大供應鏈陣營做好準備。
台股權王台積電(2330)及股王大立光(3008)分別釋出今(2023)年營收將微幅成長及智慧機客戶非常悲觀、惡化的訊息,隨蘋果公司將於2月2日金兔年開盤後公布上季財報,預估將低於市場預估,在市場傳出新世代iPhone將導入8P(鏡片)等新製程,有利蘋果雙王下半年的走勢,法人建議,長線不宜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