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人民關係的搜尋結果,共2,571筆
上(5)月28日,民進黨黨主席、下屆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被問到最想和哪國元首共進晚餐,秒稱最希望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並勸他「輕鬆一點,不用壓力那麼大」,要以人民的福祉為先。
陸委會之前承諾,將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兩岸同婚合法化創造條件。不過,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坦言,現階段真的是不適合提出修法,但是願意協助個案在入境上提供便利措施。
上(5)月28日,民進黨黨主席、下屆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被問到最想和哪國元首共進晚餐,秒稱最希望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並勸他「輕鬆一點,不用壓力那麼大」,要以人民的福祉為先。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向前總統馬英九請益國政,公開談及對中華民國憲法、民主法治、台灣人民福祉及兩岸和平穩定的堅持,共同目標是期待國家安全及兩岸和平;但對外界所關注是否遵循「九二共識」,仍三緘其口、守口如瓶。侯已多次被外界質疑對九二共識態度及立場,模糊不清且游離不定,從目前3個主要總統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及路線來看,侯對九二共識模稜兩可,時間越長恐造成泛藍選民投票取向琵琶別抱,最終不利於總統選情。
侯友宜的選情並不樂觀,三腳督結構下,很可能讓賴清德撿到便宜。能否下架民進黨,不單是侯友宜或柯文哲個人的問題,更是中華民國與兩岸關係能否撥亂反正的問題,藍白陣營應有危機意識。侯友宜選情不樂觀,主要是戰略被動,又拿不出感動人心、讓人振奮的願景與希望,尤其在兩岸議題上,只喊「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卻提不出建構和平的具體方案,在基本立場問題上只守不攻,只會讓自己陷於被動地位。
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近日就說,民進黨也可提出表述一中原則與統一意涵之語言,相信大陸會接受。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近日表示,兩岸經濟關係正在減弱,台灣企業對大陸的投資下降,這將削弱兩岸融合發展的基礎。他也說,大陸對於ECFA議題要慎重以對。
為了不讓大陸人適用國賠,行政院最近發了一個函釋,大張旗鼓說「大陸人民不是中華民國國民」。但結果一點兒也沒有改變法律的規定:大陸人民還是適用國家賠償法!行政院這個函釋,語焉不詳又有違法嫌疑,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宣傳兩國論,讓支持「一邊一國」的人爽一下。問題是,這些開心的人,恐怕都被詐騙了。
侯友宜獲得中國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後,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現象:紅藍綠都逼問侯友宜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無論侯友宜如何回應,「逼問方」都不滿意,這正代表逼問九二共識是一個陷阱。侯友宜若不能主動出擊,構建完整的兩岸論述,就會掉入對方預設的陷阱。
一名錢姓大陸男子多年前來台騎自行車環島意外遭路燈電死,家屬跨海提告後獲得463萬國賠。陸籍人士可依《國家賠償法》獲賠,如此首例不免引發關注;尤其法院判決指大陸地區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的法理解釋,正面挑戰執政黨對於兩岸關係的定位,可謂是嚴重打臉。對此,政院緊急下令有關大陸地區人民為中華民國人民等函釋停止適用。陸委會則急忙表示法官函詢本案適用《國家賠償法》一節恐有誤會,其函復法院內容從未指稱中國大陸人民是中華民國國民。
民進黨政府施政不尊重憲法的程度真是愈來愈大膽。日前行政院秘書長居然以本身名義發函各部會,指依《國籍法》定義,中國大陸人民非屬中華民國國民,自不享有或負擔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義務。這樣一個重大事件,且是涉及憲法層次,極可能因改變兩岸的台海現狀而引發台海衝突、甚或戰爭的議題,居然用一個行政院秘書長的名義就對外發函,真是荒謬。隨後,大概是發現不妥,遂再由行政院長公開表示,盼內容修正後能避免國人及國際誤解。
2018年來台旅遊的大陸籍男子意外身亡的國賠案中,作為判決依據的「大陸地區人民亦為中華民國人民」函釋,行政院24日宣布,舊函釋即日起停用。大陸學者認為,此舉就是要把大陸民眾當作一般外國人,刻意對兩岸人民做更嚴格的區隔疏離,「覺得是一個蠻危險的信號了」。
行政院通令各部會,中國大陸人民不具中華民國國籍、非屬中華民國國民,不享有或負擔中華民國國民的權利義務。國民黨立委李貴敏以多年自身律師經驗指出,此行政命令牴觸憲法或法律視為無效,若真的要處理問題應去修正憲法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直言,行政院長陳建仁透過政治力量迫害司法,心中只有台獨二字,非常糟糕。
針對行政院發函指出,中國大陸人民不具中華民國國籍、非屬中華民國國民。對此大陸委員會昨只重申,按照《國籍法》、《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中華民國國民係「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之居住台灣地區設有戶籍國民或台灣地區無戶籍國民」。《國家賠償法》對於中國大陸人民請求國家賠償,未有明文;針對法務部擬具的國賠法修正草案,陸委會僅贊同法務部刻正擬具的修正草案內容與修法精神。至於大陸人民得否參照「平等互惠原則」精神,具體個案應由受理賠償機關及法務部本於權責審認。
2023年4月是汪辜會談30周年的紀念日子。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兩岸關係危中有機、美國涉台關係急劇提升的今天,回顧汪辜會談和「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最近打開FB或IG看到陸委會的發文時,要嘛叫民眾小心中共滲透,或者用違憲的言論攻擊在海外出訪的前總統,不然就是拚命宣傳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互不隸屬,搞得我一度以為現在是戒嚴時期,再三確認陸委會是不是政府機關,還是領人民納稅錢的民進黨附屬部門。
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表示,若接受九二共識等於放棄台灣主權,代表國民黨參選北市大安區立委的羅智強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目前就是一國兩區的中華民國憲法;賴清德若不接受九二共識,應立刻做「三件事」。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被要求對九二共識表態,民進黨認為,侯若不敢公開反對,就是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對此,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認為,若按照民進黨的邏輯,會得到荒謬的結論,並列舉5例狠諷。
大陸國台辦日前逕行宣布恢復台灣團客赴大陸旅遊,陸委會隨即表示,疫後重啟觀光旅遊,須透過兩岸既有機制務實協商,非單方面開放即可;交通部觀光局也表示,禁止旅行業者接待及組團前往對岸的「禁團令」還未解除。儘管交通部去年10月重啟國境大門,國人可自由出入境,但在蔡政府禁令下,兩岸團客就是無法成行,不但令人感到遺憾,也影響兩岸、尤其是台灣觀光旅遊業者的經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