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兩岸合拍片的搜尋結果,共13

  • 兩岸電影論壇談合拍 人才交流合作是未來趨勢

    兩岸電影論壇談合拍 人才交流合作是未來趨勢

    第3屆海峽兩岸廣電影視文化展,今天(11月16日)下午圓滿落幕。在上午舉行的「電影產業趨勢與潮流論壇講座」中,中教華影電影院線公司總經理熊殷、中國電影合作製作公司總經理苗曉天、瀚草影視文化總經理湯昇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饒紫娟分享兩岸電影產業的經營模式,合作與發展契機。

  • 兩岸合拍片降溫 去年少4成

    兩岸合拍片降溫 去年少4成

     大陸負責處理與各國合拍片事宜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統計,2016年獲准立項的合拍故事片達89部,比2015年多9部,合作對象涵蓋17個國家和地區,創新高。其中,大陸與香港合拍54部居冠,與美國合作10部片居次。第3名是台灣,與大陸合拍8部片,但與2015年的13部相比,減少近4成。

  • 市場最前線-麥兵兵打前鋒 影一投製兩岸合拍片

     因應大陸電影市場突飛猛進的增長,影一製作所的經營策略也將以投資及製作兩岸合拍片為主。日前,影一董事會通過以約2仟萬元投資大陸動畫喜劇電影「麥兵兵」,與F-VHQ合作跨足大中華市場。

  • 台創意+陸資金 劇情接地氣搶票房

    台創意+陸資金 劇情接地氣搶票房

     台灣創意與技術、成熟團隊,藉助大陸資金支援,兩岸合拍片逐年增多,例如《五月天3DNA》、《愛Love》、《大囍臨門》、《花漾》、《小時代》系列電影等。雖然在兩岸上映較為自由、不受官方配額限制,但賣座與否則是另一回事,視劇情、台詞是不是「接地氣」,能不能讓觀眾掀起共鳴。

  • 兩岸砸1.5億合拍片 國台語發音

    兩岸砸1.5億合拍片 國台語發音

     由台灣製片人田宗玄、導演吳功聯手打造的兩岸親情大電影《星星知我心之不願離開你》,16日在廈門舉行前製啟動記者會,該片將以國、台語發音,未來除網路外,也將在台灣及使用台語的大陸沿海地區發行,打破過去合拍片在大陸僅以國語配音上映的限制。

  • 台星海外拍MV僅持觀光簽證 製作人:兩岸藝人辦工作證最快要2周

    台星海外拍MV僅持觀光簽證 製作人:兩岸藝人辦工作證最快要2周

     有心人士刻意檢舉,讓鹿晗被迫逃離台灣。先不論合法與否,在這件事兒上,若直指他違法,甚至未來處以5年不得入台的懲罰,不僅過嚴,也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行為。沒想到吧,我們台灣人在國外也是這樣搞的!

  • 兩岸合拍片 黃埔校友口述歷史

    兩岸合拍片 黃埔校友口述歷史

     為記錄黃埔軍校歷史並重建歷史全貌,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與台灣聯手進行口述歷史博物館執行作業,以黃埔23期以前在台學員作為訪談對象,透過口述歷史計畫即時記錄,使後世能閱覽完整的第一手豐富史料,無形資產得以永久流傳。

  • 2015年10大爛片 楊冪占3部封后

    2015年10大爛片 楊冪占3部封后

     大陸電影市場2015年突破440億元(人民幣,下同),2016年度目標為650億元,但高票房不代表電影好看,或足以迎合觀眾品味。大陸媒體發起2015年度華語電影10大佳片與10大爛片評選,15日公布結果,《老炮兒》、《從天兒降》分列佳片與爛片第一名,主演《兒從天降》的鄭愷、楊冪被封爛片影帝、影后。

  • 金馬獎變革 兩岸合拍片成風潮

    金馬獎變革 兩岸合拍片成風潮

     誠如兩岸影人推崇的第52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陳國富所說,金馬獎是兩岸三地最公平的獎項,給獎沒有地域之分,評審必須一起看完所有電影、充分討論,才能決定得獎者,因此,吸引越來越多的大陸影人與作品參加,尤其是在大陸現今以票房為主的市場無法得到充分發揮的獨立製片。

  • 兩岸三地合拍片 華語電影趨勢

    兩岸三地合拍片 華語電影趨勢

     由於台灣與大陸電影產業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從2012年、第48屆金馬獎開始,報名參加金馬獎及入圍的參賽電影,兩岸三地合拍片的比例越來越高;今年第52屆金馬獎計有427部影片,包括劇情長片153部、動畫長片4部、創作短片200部、紀錄片70部,其中不乏合拍片。

  • 台富少打進娛樂圈 口袋賺不飽

    台富少打進娛樂圈 口袋賺不飽

     兩岸商界富二代與娛樂圈的關係向來牽扯頗深,除了緋聞等風花雪月的八卦外,投資娛樂產業的富二代也不少,大陸有萬達集團少東王思聰,台灣也有鴻海集團少東郭守正以及台塑集團二代王雪紅、三代陳主望,不同的是王思聰結合電競與娛樂,郭守正與王雪紅不約而同地偏愛電影。

  • 兩岸電影交流工作委員會於福建揭牌

    中國電影家協會海峽兩岸電影交流工作委員會27日在福州自貿試驗區內掛牌成立。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稱,這是兩岸電影

  • 大囍臨門登陸 挑戰千萬人民幣票房

     台味十足的「大囍臨門」周五(6日)將登陸搶賺人民幣,監製陳國華表示,大陸發行由華誼兄弟操盤,並砸千萬人民幣宣傳,粗估排片量至少10%、將在超過2,000個螢幕上映,多過之前台灣題材、講台語的國片,兩岸電影圈都矚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