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直航增班的搜尋結果,共56筆
桃園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達4653萬人次,再創新高,較2017成長3.69%,已晉升全球前50大機場之列。放眼兩岸機場,桃園機場年吞吐量排名第7。但因大陸航空發展快速,2018年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7個機場中,有36個機場成長率都高於桃園機場。旅遊業表示,受惠於國民黨在縣市長勝選,今年兩岸航班將小幅成長,但航點航班復談不樂觀,或許明年有機會。
520至今,20多家遊覽車公司關門,專接陸客生意的餐廳和華語導遊,7成打烊或沒了工作。現在連成立了65年資本雄厚的復興航空公司也要解散。蔡政府嚴重失誤的兩岸政策,搞得台灣一團糟,至今還看不見「停損點」。
去年8月,兩岸航空小兩會談妥兩岸直航航班從每周840班增加到890班;今年8月已過,兩岸何時碰頭討論增點增班仍是未知數。旅遊業表示,兩岸關係差,預期今年不會增班增點,還會「減班減客」。
兩岸直航班機多條航線陸續停飛,交通部民航局表示,停飛的航點多是大陸二、三線城市,原本每周就只有1、2班,但除了減班,也有航點增班,因此分析近4個月來,兩岸每周航班數變化並不大。
今年兩岸直航班機起降架次在前3個月都正成長,但4月起開始降溫,只有6302架次,出現-1.22%的今年首度衰退。旅遊業認為兩岸關係持續遇冷,航班將在7月後出現更大遞減。民航局表示,兩岸今年是否像往年繼續增班增點,目前尚未協調。
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說,台灣大選期間,陸客團來台約減少3成,現已逐漸恢復,但仍希望兩岸正常交流。旅遊界則表示,去年無論兩岸航空或海運直航的旅客,整年度下來的預估值都較2014年成長,今年是否能持續成長,政治是最大變數。
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說,台灣大選期間,陸客團來台約減少3成,現已逐漸恢復,但仍希望兩岸正常交流。旅遊界則表示,去年無論兩岸航空或海運直航的旅客,整年度下來的預估值都較2014年成長,今年是否能持續成長,政治是最大變數。
7月1日起,台灣民眾前往大陸將可免簽注。航空和海運業者認為是一大利多。航空業者評估將提高兩岸直航載客率,甚至需要增加航線、航點以因應實際需求。交通部民航局表示,7月會召開兩岸航空小兩會,增點增班都是討論議題。
兩岸航空客運定期直航航班去年從每周670班增至840班,大陸航點也從54個增至55個,成長幅度超過25%,載運旅客首破千萬人次大關,今年將持續拓展兩岸航網。針對大陸畫設海峽中線航路,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兩岸持續溝通中。
兩岸往來熱絡,在航空飽和壓力下,海運今年將增班,尤其4月以後的旅遊旺季,台中和台北港到福建平潭,也將首次出現兩岸直航「天天有船」的熱鬧場面,讓來往兩岸更便利。
兩岸直航航空班機將從今年的每周828班增至明年的840班,但面對兩岸部分機場空域和時間帶飽和,增班壓力大,反而是海運直航才開始熱身。
兩岸民航高層主管今天上午舉行座談會,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孫洪祥呼籲直航再增班、大陸開放陸客來台中轉。
2012年台中港兩岸直航客運人次,首次超越基隆港,躍升為全台最大兩岸海運直航港口。在海峽號4月起增班後,台中港務分公司預估今年兩岸旅客人次仍將持續增加。
大陸十一長假將近,受到釣魚台爭議影響,不少旅行社透露,大陸客紛紛「棄日轉台」,觀光局也統計,十一長假來台自由行的陸客每天由500多人成長到700多人;同時,受到十一長假影響,兩岸航班大爆滿,民航局希望11月協商時,增班計畫能連同明年春節加班機一起談。
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昨天說,累積到第8次「江陳會談」,兩岸簽署的18項協議正是「88818,台灣一路發!」
今年7月國人前往大陸近逼30萬人次,為歷年新高,更較去年同期增加6.5%。旅遊界曾預估兩岸空中航班至少應達到每周700班才夠,但以現況看來,年年談增班太過繁瑣,大陸是否開放天空,將成下波兩岸航空小兩會討論重點。
兩岸直航目前每周558班。兩岸民航小兩會雖曾討論是否增班,但未獲結論。民航局表示會續談,但時間未定。旅行業則對今年增點增班有信心。
第6屆海峽兩岸台北旅展,今天起至1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來自大陸的31個省區市共設245個參展攤位,人數更達800人,是今年規模最大的兩岸旅遊界交流活動,熱鬧可期。
台灣前往大陸海南島的遊客,10多年前一度達到1年10萬人次,但隨後沒落,如今華航、長榮昨天先後直航海口,台灣每周飛海南班機從9月初的「掛零」增加到現在的7班,海南省台灣辦公室和旅遊界都認為,直航快速增點,預估在兩、三年內,台灣前往海南旅客將達20萬人次。
兩岸直航增班,高雄小港機場新增十一航點、廿四航班,班班幾乎客滿,一票難求,即使比到香港等地轉機的票價還貴,也同樣求票若渴。民眾希望遠東機隊趕快加入營運,或是將四航點、七航班配額先釋出,免得引人批評佔著茅坑不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