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關係的搜尋結果,共16,356筆
兩岸氣氛低迷已久,不只官方老死不相往來,民間交流在過去幾年也顯得暮氣沉沉。但隨著今年兩岸民間交流逐步回溫,為兩岸民間注入新動能,也重新找回兩岸關係丟失已久的「安全閥」。之前雙城論壇期間颳起的「蔣萬安」風潮,一定程度凸顯兩岸官員的作風不同,無形中更彰顯兩岸交流的意義。
一直在兩岸議題上缺少論述的侯友宜,終於在訪美期間正式提出「3D策略」,這一策略包含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緩解局勢(De-escalation)3個維度,試圖以此維持台海及印太地區穩定。不過,這一論述也被許多論者指出與賴清德的相似性,賴清德之前投書《華爾街日報》,提出了所謂和平四大支柱,包括「建立台灣的威懾力」、「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基於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與「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等。侯友宜和賴清德都將嚇阻能力或者威懾力放在首位。
隨著兩岸解封邊境,民間交流也逐步擺脫疫情陰霾。本報針對各項民間互動數據進行大體檢,發現來台進行專業交流、商務交流和陸籍研修生數量較疫情前銳減,而陸方是否開綠燈、兩岸緊張氛圍加劇,都成為影響來台交流的可能變數。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於訪美期間,投書《外交事務》期刊(Foreign Affairs),主題為「台灣的中間路線: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兩岸避戰方案」。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侯表達立場指,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增修條文來定位與推動兩岸關係,支持合乎憲法的九二共識。他強調,這也是兩岸官方過去同意的對話基礎。此篇投書曝光後,引發政壇注目。
大陸國務院日前公布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文件,27日特別就此舉行專題會議,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表示,建設兩岸融合示範區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貫徹落實到位。習近平28日參加建政74周年招待會致詞時則提到,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兩岸關係的進退拿捏向來是複雜且棘手的政治問題,是一門高深的政治藝術,考驗兩岸執政者的智慧與能力。近年大陸在兩岸政策上採取懷柔政策、軟硬兼施,既讓台灣了解兩岸軍事實力的懸殊和不可脫鉤的經貿關係,也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同是一家人的誠意。繼2018年大陸國台辦宣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所謂「惠台31項」具體措施後,本月中國務院再度宣布《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出21條新政策,鼓勵福建先行先試,建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加速推動並深化與台灣的融合發展。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晚在建政74週年招待會聲稱,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同時也重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的舊調。
杭州亞運會上,中華隊選手獲得大陸觀眾的加油呼聲與熱情掌聲。大陸民間對台灣年輕人發自內心的淳樸善意,不僅消除了網路空間「喊打喊殺」以偏概全的誤解,也再次讓兩岸決策者看到,無論雙方有多少政治分歧,但兩岸人民血濃於水、民間社會善意融合,永遠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
兩岸關係的進退拿捏,向來是一個複雜且棘手的政治問題,是一門高深的政治藝術,考驗兩岸執政者的智慧與能力。近年大陸在兩岸政策上採取的是懷柔政策、軟硬兼施,既讓台灣了解兩岸軍事實力的懸殊和不可脫鉤的經貿關係,也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同是一家人的誠意。 繼2018年大陸國台辦宣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所謂「惠台31項」具體措施後,本月中大陸國務院再度宣布《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出21條新政策,鼓勵福建先行先試,建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加速推動並深化與台灣的融合發展。
兩岸針對雙邊開放旅遊問題繼續爭論。對於大陸何時開放陸客來台旅遊,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7日表示,陸方一貫支持包括旅遊業在內的兩岸各領域,開展交流合作,但民進黨當局要先取消一切的人為限制。
距離大陸商務部4月發布公告針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結束調查的時限所剩無幾,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近日表示,「兩岸經濟合作健康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大環境」,強調民進黨當局違反ECFA相關條款,對大陸採取嚴苛的經貿限制措施,「我們支持大陸主管部門結合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距離大陸商務部4月發布公告針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結束調查的時限所剩無幾,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22日在湖南長沙2023湘台經貿交流合作會上表示,「兩岸經濟合作健康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大環境」,強調民進黨當局違反ECFA相關條款,對大陸採取嚴苛的經貿限制措施,「我們支持大陸主管部門結合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美國重申支持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引發關注。國民黨台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羅智強認為,侯友宜基本上是服膺馬英九「親美友日和陸」路線,且兩岸關係如今在倒退,要回到兩岸可交往狀態,前提就是回到九二共識。學者江岷欽則指,若說不接受一國兩制,難道還接受一國一制或其它的嗎,認為大家應留些戰略模糊空間讓時間解決,
被視為兩岸最高層級的經貿交流平台「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將在11月14日起一連兩天於南京舉行疫後首場大規模實體會議。據透露,大陸方面高度重視此次會議,因兩岸政治關係惡化未解,且時值大選前,兩岸企業未來能否在各領域推進合作,成為重要觀察點。
侯友宜競選團隊從美國返台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稱侯友宜的美國之行,顯示國民黨「團結的力量回來了」。盛讚侯友宜會見了美國參議員、眾議員,重要政客與著名智庫,不僅「非常成功」,也體現海外華僑對國民黨的支持。藍營資深學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此次侯友宜出訪美國,其成績不是60分及格,而是可以打80分」。將侯友宜的美國之行,喻為「2024總統大選逆轉性的關鍵舞台」。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25日發文指出,2009年他任金管會主委時,主動打給北京銀監會主席,經努力促成兩岸金融三項對等、無白手套、準官方的MOU(合作備忘錄),如今看到兩岸關係退步,呼籲「對話、交流不能保證解決僵局,但挑釁、拒談一定解決不了問題」。
台北市長蔣萬安24日至26日率團前往韓國首爾參加2023世界城市高峰會市長論壇,蔣萬安25日上午與韓國國會議員趙慶泰、趙廷訓進行早餐會,其中趙慶泰關心兩岸關係及區域議題,蔣萬安強調,維持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立場與韓方一致,希望未來多交流,穩固情誼、加深合作。
許多選民或因不理解,或受民進黨宣傳影響,不認同、不接受九二共識,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九二共識已經被汙名化,他不會拒絕九二共識,但希望大陸願意換一個新名詞。柯文哲這段話隱含兩個意思,一是他接受九二共識,二是他有能力透過對話與大陸尋求新共識。
陸委會8月24日提出放寬大陸人士來台交流規畫,包含開放兩岸團體旅遊,並以1個月為準備期,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1個月的準備期已到,據了解,陸方認為陸客赴台觀光屬於「兩岸和平紅利」,當前北京對台灣大選的口徑已定調為「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的抉擇之下,在總統大選前,不可能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