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隔海分治的搜尋結果,共110筆
就在解放軍於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演練的同時,華府智庫CSIS公布台海戰爭兵推報告,得出「大陸侵台不會成功、美日台各方均付出慘痛代價」的結論。這份報告的核心假設是,大陸對台動武,台灣第一時間能夠守住,美日將不惜代價出手相救。中共二十大宣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略不變,美中積極建立護欄關係,希望在競爭中仍能合作,台海「必有一戰」的氣氛卻濃得化不開。
就在解放軍於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演練的同時,華府智庫CSIS公布台海戰爭兵推報告,得出「大陸侵台不會成功、美日台各方均付出慘痛代價」的結論。這份報告的核心假設是,大陸對台動武,台灣第一時間能夠守住,美日將不惜代價出手相救。中共二十大宣示「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略不變,美中積極建立護欄關係,希望在競爭中仍能合作,台海「必有一戰」的氣氛卻濃得化不開。
今年是「九二共識」30周年,回顧這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雙方共同承認的年代則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台灣執政黨不承認的年代則邁向緊張對抗。現今回顧,兩岸和平是台灣生存發展的最重要基礎,九二共識的功能令人高度肯定。
今年是「九二共識」三十周年,回顧這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雙方共同承認的年代則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台灣執政黨不承認的年代則邁向緊張對抗的年代。現今回顧,兩岸和平是台灣生存發展的最重要基礎,「九二共識」的功能令人高度肯定。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冠疫情後首次出國訪問中亞,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先後訪問俄羅斯、蒙古和韓國,副主席王岐山赴英國參加女王國葬。大陸領導人恢復外訪,代表北京在疫情威脅下,已做好恢復正常國際交流的準備。台海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如何趁此機會重啟兩岸民間交流,對兩岸和平大局產生正面作用,兩岸學界與智庫應超前部署,提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建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冠疫情後首次出國訪問中亞,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先後訪問俄羅斯、蒙古和韓國,副主席王岐山赴英國參加女王國葬。大陸領導人恢復外訪,代表北京在疫情威脅下,已做好恢復正常國際交流的準備。台海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如何趁此機會重啟兩岸民間交流,對兩岸和平大局產生正面作用,兩岸學界與智庫應超前部署,提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建議。
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2008~2016年),兩岸關係和緩、官方與民間密切交流,更達成兩岸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導人會談的「馬習會」。畢生致力推動兩岸和平的馬英九,對近期台海緊張情勢甚感憂心,他特別推崇陸克文新著《可避免的戰爭》的諸多理念,並為其提筆寫序,以下為精華摘錄:
美國在成為世界主要霸權後,對於中國之命運一直有關鍵影響力。在70多年兩岸隔海分治的狀態下,美國大體上牢牢地掌握對台灣政局的主導權與主動權。海峽兩岸領導人7年前在新加坡會面的安排,美國在最後一刻「被告知」可算是極少有的例外。
美國在成為世界主要霸權之後,對於中國之命運一直有關鍵影響力。在70多年兩岸隔海分治的狀態下,美國大體上牢牢地掌握對台灣政局的主導權與主動權。海峽兩岸領導人7年前在新加坡會面的安排,美國在最後一刻「被告知」可算是極少有的例外。
台灣安全再次陷入危機,這次危機跟以往不同,除了共軍實彈演習的當下有著安全風險,更嚴重的是出現了「新常態」,為日後更大的危機埋下隱患。
大陸軍方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向美方示警「台海非國際水域」,北京外交部亦稱中國對台海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我外交部、陸委會則發表了針鋒相對的回應與反駁。聯繫到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不惜一戰打到底」的強硬言詞,台海水域議題各方若處理不當,很可能衍生出一場滔天風暴。
1個月前,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記者來電,訪談我對尼克森總統50年前訪問北京的印象與當時台北的氣氛。我很客氣地告訴他,當時只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為了忠於訪問者的需要,儘量不摻入學者研究的心得判斷,說明依稀記得的當時觀感。
1個月前,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記者來電,訪談我對尼克森總統50年前訪問北京的印象與當時台北的氣氛。我很客氣地告訴他,當時只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為了忠於訪問者的需要,儘量不摻入學者研究的心得判斷,說明依稀記得的當時觀感。
張亞中教授承諾,若當選國民黨主席,會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兩岸和平備忘錄的對話協商,並表示「兩岸和平協定搞定以後,台灣就有國際空間」。然而,就張教授提出的立論基礎與實質內容,近乎「兩國論」,幾可斷定無法通過檢驗。
中共慶祝建黨百年,無論是中國國民黨或是中華民國政府,應該都有著十分複雜的情感。無論如何,站穩從《中華民國憲法》出發的立場,對中共百年歷史必然有期許,希能在此基礎上,回歸和平之路,兩岸才會有未來。
中共慶祝建黨百年,在內戰導致兩岸隔海分治71年的歷史脈絡下,無論是中國國民黨或是中華民國政府,應該都有著十分複雜的情感。無論如何,站穩從《中華民國憲法》出發的立場,對中共百年歷史必然有期許,希能在此基礎上,回歸和平之路,兩岸才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