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仇恨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大陸兩會正召開,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丁守中今表示,美中霸權鬥爭激烈。美國正採取的策略就是把台灣變成東亞火藥庫、地雷島、要台灣全民皆兵、延長兵役、一步步把台灣推向戰場,甚至準備在台海挑起一場有限戰爭,讓台灣人準備打巷戰,看到美國軍方雜誌或戰略學家的構想是要「炸掉台積電」,讓中共拿不到;推動滅台計畫,讓兩岸世代仇恨,牽制中國崛起。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本月5日圓寂。中國佛教協會10日特致唁電,表達對星雲法師的沉痛哀悼。唁電中除稱星雲法師行化五洲,是深受敬仰與愛戴的「人間菩薩」,更不忘提及星雲法師,致力加強兩岸宗教和人文交流,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擁護推動者。陸委會10日表示,已完成星雲大師陸港親友、各界寺友共120人的入出境許可證核發,不過不許可大陸前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申請來台弔唁。
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偕同夫人邵曉鈴今天中午抵達佛光山弔唁星雲大師,胡志強說,在佛光山尚未蓋好時他就來過,當時大師已看不到,也不良於行,但能夠用聽電梯開門聲,向他揮手致意,他不是凡人,大師和他也只談宗教及人生,台灣大眾應向大師學習,不要對立及仇恨,不要傷害台灣,甚至幫助兩岸,他想和平絕對是大師心願。
藍綠兩黨最可能的2024總統候選人已開始暗地過招了,近日侯友宜和賴清德在對美政策上的表態令人關注。侯友宜日前表示,「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被綠營人士認為是「疑美論」,而8日賴清德則直指,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兩人似乎擦出火花的發言可視為未來總統競選政見中的對美路線,後續值得觀察。
蔡英文總統27日拍板延長義務役,強調「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但無論是延長兵役還是兩岸軍事競賽,都無法避免因誤判造成衝突,只有雙方透過對話化解分歧,才能真正的避戰。蔡英文2022年元旦談話中,提及軍事絕對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更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在這次選舉中,嗆陳時中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但蔡英文繼林智堅之後,再度全黨挺一人,不論社會各界再怎麼批判陳時中,口罩、快篩、PCR、疫苗、瑞德西韋等等,不是延遲獲得、數量不足、價格昂貴,就是要民眾長時間日曬雨淋排隊才能取得;高端EUA的荒謬更是破世界疫苗史,但蔡英文就是挺到底,導致「討厭民進黨」成了全台最大黨。
在這次選舉中,嗆陳時中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但蔡英文繼林智堅之後,再度全黨挺一人,不論社會各界再怎麼批判陳時中,口罩、快篩、PCR、疫苗、瑞德西韋等等,不是延遲獲得、數量不足、價格昂貴,就是要民眾長時間日曬雨淋排隊才能取得;高端EUA的荒謬更是破世界疫苗史,但蔡英文就是挺到底,導致「討厭民進黨」成了全台最大黨。
中國大陸與台灣自1949年分治以來各居一隅,但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兩岸的民生經濟、貿易發展及文化融合仍息息相關,亦交流頻繁。2008年馬政府執政時期,兩岸正式恢復官方交流,2015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安排在新加坡會面,難能可貴的重拾友誼,為史上關係最為融洽時刻。
中共二十大順利閉幕,台媒對此或置身事外,或純粹照抄外媒一貫「紅朝秘聞」的調性,充斥各種流言揣測,宛如看戲一般。然而,台灣命運與大陸發展息息相關,更何況在實現小康社會後,解決台灣問題勢必成為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重要任務。
中共二十大順利閉幕,台媒對此或置身事外,或純粹照抄外媒一貫「紅朝秘聞」的調性,充斥各種流言揣測,宛如看戲一般。然而,台灣命運與大陸發展息息相關,更何況在實現小康社會後,解決台灣問題勢必成為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重要任務。
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文告中姿態放軟,儘管對北京喊話:「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骨子裡卻依舊維持她一貫「抗中保台」的脈絡,堅持持續對抗,堅持互不隸屬,堅持販賣仇中,堅持寄生在中華民國下的維持現狀,讓台灣有不少的人鼓掌叫好,並持續對中共嗆聲,擺明了一副不怕老共武統恫嚇的勇者之姿。
藝人楊丞琳在大陸綜藝節目表示「我在台北長大,但我是廣東人」,又回憶早年家境貧寒「吃海鮮是奢侈的」,遭到有心人斷章取義後,淪為新一波反中獵巫的網路霸凌對象。正當四川瀘州6.8級地震之際,這場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暴,頃刻間讓蔡政府向對岸致以慰問的善意化為烏有。
藝人楊丞琳在大陸綜藝節目表示「我在台北長大,但我是廣東人」,又回憶早年家境貧寒「吃海鮮是奢侈的」,遭到有心人斷章取義後,淪為新一波反中獵巫的網路霸凌對象。正當四川瀘州6.8級地震之際,這場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暴,頃刻間讓蔡政府向對岸致以慰問的善意化為烏有。
8月初,中國大陸為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刻意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不但有數枚彈道飛彈飛越台灣直奔東太平洋,更有超過數十艘艦艇與我海軍在海峽中線對峙,據傳空中有超過百架戰機起飛,試圖透過壓縮我國空防範圍,北京將此舉稱為新常態,亦即未來將淡化(否認)海峽中線、圍島演習恐成趨勢。
中國大陸「圍島軍演」連同導彈越過台北上空的射擊,將裴洛西訪台及民進黨治理下的兩岸關係,推向更接近歷史戰爭的邊緣。時代巨輪向著倒數不遠的戰火悲劇移動,誰能給予汪洋島嶼之中一份及時的「捍衛」或者「救贖」?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今(9)日出席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會談的重現與省思:九二共識三十週年」座談會,對於兩岸政治定位陷入僵局,他認為,將兩岸表述為非「國與國」關係、非一國內部中央與地方關係等「負面表列」,不失為解套良方。
在美國拿「台灣牌」的刻意操作、以及「抗中保台」的民粹思維下,台海已變成英國《經濟學人》眼中「全球最危險的地方」,特別是這次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率領多位議員所組成的代表團到訪台灣後,中國大陸的「圍台」軍演反制更甚於以往。
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7日在北京舉行,出席的前國民黨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開幕式致詞時指出,兩岸是一家人,無論從歷史、法理、文化或血緣來看,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都不會改變。希望兩岸都能從俄烏衝突中受到啟發,絕對不能再讓霸權主義和干涉主義在台海挑撥離間、製造仇恨。兩岸未來統一更不容許外部勢力指手畫腳、橫加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