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韓關係的搜尋結果,共85筆
大家都知道南韓與台灣都是分裂分治達70多年的國家,因此,政黨輪替也是不斷追求國家和平統一的方法之一。說實話,在這方面,南韓比台灣做的好。
自韓國總統尹錫悅執政以來,一直採取強硬的對北政策,以美韓日三國的軍事結盟逼迫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選擇「和」或「戰」。然而,金正恩一絲不為所動,寧可全力一戰。
韓國國會「韓台議員親善協會」會長趙慶泰(Cho Kyoung Tae)議員於年12月28日至31日率團來台訪問,外交部對趙會長一行訪台表達誠摯歡迎。這是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韓國國會議員首次組團訪台。
在台灣,人民常對蔡英文總統說「換了總統,換了腦袋」。現在,此話在韓國也行得通。尹錫悅總統上台僅7個月,面臨諸多國內外變化,考驗著尹錫悅的執政能力。
前些日子,韓國總統尹錫悅向一家國外媒體稱,如果兩岸開火,北韓才會向韓國趁機採取攻擊。尹錫悅似乎擔心台海發生戰爭,現在,恐怕蔡英文總統應反過來說,倘若南北韓開戰,台灣才會發生戰爭。
南韓歷任總統的歷史使命,都脫離不了兩韓和平統一。但對台灣來說,受到部分鼓吹獨立的影響,讓神聖的國家統一不僅裹足不前,反而退步。至今,兩韓與兩岸的統一一直受到國際注目。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原先受邀參加韓國官方色彩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委員會」,主辦方卻因為「考量兩岸關係各層面」,臨時取消唐鳳的邀請。事實上,韓國文在寅政府對中國幾近百依百順的態度,也讓我方很不滿,據悉,韓國駐台代表姜永勳上任兩年多來,從未受到總統蔡英文單獨接見。
歐美國家近期因人權問題紛紛考慮以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南韓外交部官員今天表示尚未接到美國要求就此協商,若歐美各國最終決定抵制,兩韓關係改善與南韓在國際社會立場都可能更加為難。
大陸新華社5日報導,北韓中央通訊社4日發表公報說,北韓決定從當天上午9時起重啟兩韓間所有通訊聯絡線。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兩韓改善關係的重要一步,將對朝鮮半島局勢產生積極影響,但半島局勢能否持續緩和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朝鮮(北韓)上個月(9月)連番試射飛彈後,如今主動拋橄欖枝。韓朝聯絡辦公室的熱線中斷55天後,4日恢復,兩條軍事通訊熱線也正常通話。這次二度重啟,根據平壤方面說法,是遵循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意志,而韓國統一部認為,恢復熱線可穩定朝鮮半島局勢以及為恢復韓朝關係奠定基礎。不過針對朝鮮的反覆,專家提醒,這可能只是平壤的「象徵性」舉動。
南北韓恢復跨境熱線,今天早上互通了8月斷訊以來的第一通電話,看似有助朝鮮半島邁向穩定,但專家提醒,這可能只是北韓的「象徵性」舉動。
北韓領袖金正恩在最高人民會議中表示,願意在10月恢復兩韓熱線,釋出善意,但近期一連串飛彈試射及官方談話讓南韓不敢掉以輕心,南韓總統府青瓦台今天重申審慎態度。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表示願意在下月將已切斷的兩韓熱線重新恢復,但指控美國提議對話卻不改其對北韓的「敵對政策」。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的天津之行,依然延續了3月阿拉斯加會談的唇槍舌劍,輿論多半對此次會談的成果不樂觀。但實質上,雙方不僅達成了不少重要共識,還在行動上協調一致。經過半年的摸索,拜登政府雖在口頭上對大陸日趨強硬,卻似乎在行動上接受了與北京共治全球事務的G2模式。
美韓聯合軍事演習預計在8月舉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表示,若美韓執意要舉行聯合軍演,可能讓南北韓關係再度蒙上陰影,「會密切留意南方的決定」。
3月是朝鮮半島花開的春季。不料,16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透過《勞動新聞》發表談話,傳出巨大雷聲,右打美國左攻南韓。諸多不尋常意味濃厚,頗值得關注。
自2019年河內第2次「川金會」決裂後,一直未召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終於21日,南韓總統文在寅在青瓦台主持上任以來的第10次會議,指示內閣各部會要加速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一般認為,文在寅企圖在任期內推動兩韓關係更上一層樓。同為分裂國家的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頗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