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八大產業的搜尋結果,共75筆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1日表示,近期經濟情勢不確定性大增,央行6月理事會的利率調整相當關鍵,在物價上漲不容忽視下,又要防止升息帶給經濟成長不利,每次升息半碼、至多1碼(0.25個百分點)的機率較高。
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難看,實際反映市場景氣的低氣壓。2022年5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將於6月1日(周三)發布,由於大環境和4月沒有明顯改變,俄烏戰爭引發的高通膨,升息潮牽動的消費排擠,終端需求減緩,4月出口訂單衰退,5月間還新增本土Omicron疫情感染數飆高,已經預告了此次公布的5月台灣PMI(製造業指數)、NMI(非製造業指數)應該都是下降。
4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微跌0.7至55.1,且受本土疫情擴大影響,八大產業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大跌10.2至45.7,業者對景氣看法正快速轉變為「謹慎」、「保守」,中斷連續九個月的擴張(指數高於50) 轉為緊縮,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2022年4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內需為主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微跌0.7個百分點至55.1,八大產業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4月出現大跌10.2個百分點至45.7,中斷連續9個月擴張轉為緊縮,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近乎是跳水式的下跌。
民眾黨團今召開記者會,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22日起民眾要施打三劑疫苗才能進健身房,與會的健身房業者認為,他們都願意配合政府的措施,也都用高標準來防疫,但政府在這項政策上應給他們時間和配套措施,不然會對產業產生嚴重衝擊。
群益投顧最新梯次的線上研究課程,將於3月9日至6月29日推出深化剖析課程,有包括網通、半導體、面板、電子商務、金融、航運、生技以及鋼鐵等八大產業的產業研究精修課程及市場多空實戰分析課程等,即日起開始報名。
群益投顧自2021年開辦的線上研究課程,由群益投顧資深產業研究主管親自授課,獲得學員廣泛回響,本次將於3月9日至6月29日推出深化剖析課程,有包括網通、半導體、面板、電子商務、金融、航運、生技以及鋼鐵等八大產業之研究精修課程,以及市場多空實戰分析課程等,目前已開始報名。
2022年1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即台灣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將在農曆開市第二天的2月8日(周二),由調研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自跨入2022年,製造業供應鏈亂象致使旺季不旺,內需的非製造業受到本土疫情攻擊,民生消費面臨物價通膨的陰影,此項景氣領先指標,恐難複製過往的年節熱度。
民進黨執政後陸客大幅萎縮,疫情又讓國際旅客幾乎歸零,觀光產業慘上加慘,旅館業還可以靠防疫旅館維持一定收入,其他餐飲、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都是慘淡經營。
盤勢分析: 2022年是個充滿機會但也遍布挑戰的一年,主因在於造就本波多頭的基本面因素雖然持續,但未來數個月可能產生變化,而且股市因漲多基期高,技術面也具有波動加劇的可能性,這將增添操作時的困難度。
中華經濟研究院30日公布,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微跌0.2至59.3,但已連續18個月呈現擴張(指數高於50)趨勢,是史上少見的持續繁榮;12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則為58.6,也是連續第六個月呈現擴張。
2021 年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Taiwan Manufacturing PMI) 微跌0.2個百分點至59.3,仍維持連續18個月呈現擴張的趨勢之上。
台股即將迎向新的一年,彙整保德信、新光、第一金、凱基、復華、群益、富蘭克林華美等七大投信,把脈2022年台股行情的結果,不論總經面、資金面及基本面均呈正向,有利台股走勢,但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腳步趨近,指數震幅將會加大,因此要留意「拉回時尋找買點」的投資機會。
2021年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升至59.5,是連續第17個月呈現擴張(指數高於50),擴張速度也有加快之勢,PMI指數單月攀升1.2;11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 則連續五個月擴張,指數續揚3.8個百分點至62.3,為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不動產等八大產業的NMI皆呈現擴張。
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9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三個月擴張,指數微升0.6至57.3,主要是台灣本土確診人數邁向清零,刺激內需消費市場回溫,加上10月振興五倍券發放,力挺服務業復甦,效應甚至可延續至明年第一季。
疫情干擾下的全球景氣變動脫離常軌,製造業方面的景氣高峰落在2021年第三季,雖然各國的產出和就業差距仍然存在,大致上經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隨之,美國經濟相關數據在第三季末開始下滑,東南亞和中國發生變種病毒擴散疫情升溫,9月更大的景氣風險,出現在中國限電停產與調漲電價等新措施,中國9月官方PMI滑落至49.6、疫情爆發以來首度跌破擴張點50之下、遜於預期。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公布,8月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上揚3.5至56.7,是連續第三個月走升,且已連兩個月維持擴張(數值高於50)。中經院指出,隨著本土疫情警戒降級,加上8月有開學前的龐大消費潮,相關產業景氣已從谷底翻揚好轉,正向商機甚至可望一路延續到冬季。
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5月首次反映本土疫情擴散的衝擊,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雙雙出現回跌,中華經濟研究院將於7月2日發布6月的廠商調查結果,在三級警戒沒有解除下,這個用於研判景氣的領先指標,可以預知不可能出現明顯翻轉,內需為主的八大產業必然持續呈現疲軟,製造業也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追料、追櫃追到心很累,該研究團隊甚至因疫情阻擾,能填卷的經理人都居家辦公,問卷回收的速度都陷入疫軟。
今年以來民間消費續熱,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4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未經季節調整上升4.9至60.1,已連11個月呈現擴張(指數高於50),這也是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因應氣候變遷,碳匯、碳權已演變為世界強權角力戰,一旦全球開徵碳稅,中、美兩國經濟規模將大受影響;同時,碳權商機跟著浮現,大陸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6月底前在上海上線,業界透露化工、造紙、鋼鐵、建材、航空運輸等八大產業台商也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