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公民素養的搜尋結果,共88

  • 消除對原民加分制度的誤解

    消除對原民加分制度的誤解

     李坤隆老師日前撰文從資源及歧視角度立論,主張應廢除原民升學保障制度。或許該投書出發點是為原民生著想,但身為原住民族的一份子,覺得這位老師恐怕對該制度誤解不少,必須為自己族群說一些話。

  • 寵物公益回響大 動保教育不停歇

    寵物公益回響大 動保教育不停歇

     工商時報與六家公益團體合作舉辦的「終養不棄養 讓愛不流浪」寵物公益活動,除了推廣「終養不棄養」理念以外,也向民眾宣傳了其他的動保倡議及飼主教育內容,希望能幫助民眾更加了解動物保護理念,透過飼主正確觀念教育著手,讓台灣動保環境能夠自發進步。

  • 歷史中間偏易 地理緊扣時事 公民閱讀量大

    歷史中間偏易 地理緊扣時事 公民閱讀量大

     今年分科測驗昨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3科,其中歷史科中間偏易,有讀書的考生就可拿分;地理科出現大量時事題,俄烏戰爭入題,但整體偏難;公民與社會科題目閱讀量大,對考生是一大挑戰,但難易度跟去年差不多。

  • 分科測驗》素養導向混和探究實作題型多 公民與社會難

    分科測驗》素養導向混和探究實作題型多 公民與社會難

    首屆分科測驗最後一科考科為公民與社會,解題高中老師認為,今年出題多為素養導向命題,題數即便較以往少,但增加手寫混合題與探究實作題,其中選擇題難易度中間偏難,非選擇題則整體偏難,學生需要更多時間進行題文判讀。

  • 苗栗公館國中國際課程 多元又有趣

    苗栗公館國中國際課程 多元又有趣

     苗栗縣政府2年前配合中央推動國際教育,公館國中為苗栗各校領頭羊,不僅跟新加坡維多利亞學校締結姊妹校,還將兩性平等、貧窮、人權等國際議題融入課程,更讓學生付諸行動,如演話劇、模擬公投等,學習課堂上沒教的知識。

  • 在野憂 綠挾執政優勢搶攻高中校園

    在野憂 綠挾執政優勢搶攻高中校園

     18歲公民權過關,未來高中校園勢必成為各政黨新戰場,甚至因國立高中由教育部管轄,各界擔心中央執政者的手是否更明目張膽伸入校園;為此,民代呼籲各政黨自我節制,教師及家長團體也疾呼「反對利用學校從事選舉相關行為」。

  • 專家傳真-全球網路治理難題多? 台灣公民社會有望孕育良方

     受疫情影響,距我上次造訪台灣已約兩年,我知道台灣社會在這段期間發生許多變化,包括疫情對台灣的影響。令人欣慰的是,台灣在控制疫情方面為全世界樹立良好的典範。不僅如此,就我的經驗來看,在當前備受矚目的全球網路治理上,台灣更大有可為。

  • 政治力進入校園?家長投訴老師課堂宣傳4個不同意 校方回應了

    政治力進入校園?家長投訴老師課堂宣傳4個不同意 校方回應了

    四大公投投票日在即,各政黨加強火力宣傳呼籲民眾踴躍投票,公投法修法後投票年齡也從20歲下修至18歲,今年約有48萬名20歲以下的青年首投族,有民眾向市議員黃敬平投訴,指有高中職老師在課堂上教導公投要投4個不同意,痛批教師在課堂上用政治教育洗腦,這做法相當不可取。

  • 為提升網路公民素養 桃園市府辦課程推進光啟高中

    為提升網路公民素養 桃園市府辦課程推進光啟高中

    網路霸凌及肉搜個人隱私案件,層出不窮,桃園市政府青年局為高中生開辦「網路公民素養推廣計畫沙龍課程」,22日到桃園市光啟高中辦理,盼導正時下青年應具備之網路素養及培養其明辯思維能力。

  • 台東校長甄選撞期公投 挨批錯誤示範

    台東校長甄選撞期公投 挨批錯誤示範

     台東縣府公布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甄選簡章,與中選會公布12月18日四大公投撞期,應試者面臨考校長、公投二選一,引發教育界撻伐「沒收人民參與公投權利」;教育處回應,考試時間僅在上午,下午仍能去投票,暫時不打算改期。部分應試者抱怨,若是縣外的考生,就得趕路返鄉投票,無疑是公民素養錯誤示範。

  • 獨》台東校長甄選筆試與公投同日挨批 教育處暫不改期

    獨》台東校長甄選筆試與公投同日挨批 教育處暫不改期

    台東縣府公布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甄選簡章,與中選會公布12月18日公投日撞期,被質疑企圖阻擋應試者投公投,應試者面臨考校長、公投二選一,引發教育界撻伐;教育處初步回應,考試時間僅在上午,下午仍能去投票,因此暫時不打算改期。但部分應試者抱怨,這對於戶籍在外縣市的人很不友善,更是公民素養錯誤示範。

  • 中時社論》在野黨應對民進黨錯誤教改表態

    中時社論》在野黨應對民進黨錯誤教改表態

    作家吳淡如透露女兒不知道誰是孫中山,大批「塔綠班」湧入她的臉書辱罵,名嘴趙少康也說郭董女兒不知道岳飛是誰,指這兩件事是民進黨去中國化的後果。事實上,近年來的教改,不只內容嚴重去中國化,更是把台灣發展的主軸線硬拉到民進黨這一邊,灌輸孩子大量經過挑選的政治素材,這樣偏狹私心的教育政策,正好印證「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諷刺威權的名言。

  • 憂藻礁公投與政治動員靠攏 親子共學促進會退出公投小組

    憂藻礁公投與政治動員靠攏 親子共學促進會退出公投小組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自2016年接觸藻礁議題起,參與多次搶救藻礁的行動,但近日認為藻礁公投小組的議決漸往政治動員靠攏,包含利用政治明星以獲取議題關注度的功利做法,其帶來的是支持者的盲目跟隨,在經過多次溝通努力後,由於上述方向上的歧異漸明,親子共學已於今年8月9日退出藻礁公投小組。

  • 不可讓政治產業之弊害了淨零

    不可讓政治產業之弊害了淨零

     新書《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The Politics Industry),由企業家凱瑟琳‧蓋爾(Katherine M. Gehl)與商業策略家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合著,點出自美國建國來所奉行的民主「政治」,至今已出現諸多弊端。筆者反思,承繼中華文化從大陸轉進台灣逾70年的中華民國「政府」(特別是解嚴迄今已三次政黨輪替),也難逃「政治產業」的失能弊端,亟需深切反省,痛改前非!

  • 池上大坡池攔網 意外攔下廢棄農藥罐

    池上大坡池攔網 意外攔下廢棄農藥罐

     為避免大坡池遭受汙染,台東縣池上鄉公所在大坡池西側進水口設置攔網,意外發現攔下的垃圾大部分是農民丟棄的農藥罐。池上鄉公所表示,設置攔網後,管理員不必在池畔一一撿拾空瓶,也在攔網後方種植可過濾水質的布袋蓮,對水鳥生態也有幫助。

  • 台東池上大坡池進水口設攔網 有利管理及生態

    台東池上大坡池進水口設攔網 有利管理及生態

    為了避免大坡池遭汙染,台東縣池上鄉公所在大坡池西側進水口設置攔網,卻意外發現攔下的垃圾大部分是農民丟棄的農藥罐。池上鄉公所表示,設置攔網後事半功倍,管理員不必在池畔一一撿拾空瓶,也在攔網後方種植可過濾水質的布袋蓮,對水鳥生態也有幫助。

  • 公民時事控 核四公投變大魔王

    公民時事控 核四公投變大魔王

     今年指考公民與社會科有50題,其中時事題就約10題,包括國家強制人民戴口罩來防疫的正當性、兩岸關係及核四等均入題。高中老師表示,答案選項誘答性比往年提高,考生容易出錯;補教老師預估,今年頂標74分,比去年降2分。

  • 指考公民時事、素養題多 出題具備鑑別度

    指考公民時事、素養題多 出題具備鑑別度

    110學年度大學指考最後一科公民與社會考試結束,台北市解題教師團認為,今年時事與素養題多,能源政策與疫情都列入題中,出題具一定鑑別度,學生需要運用反思,並且對於課程的基本知識概念有清楚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