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公民行動的搜尋結果,共159筆
西非國家尼日的軍隊包圍總統府並聲稱接管政權,已招致聯合國強烈譴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呼籲尼日軍隊立即釋放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
國立虎尾科技大結盟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以下簡稱綠基會)與台灣國際創價學會,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產學攜手持續關注地球永續議題。13日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與綠基金董事長鄭福田代表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培育國際綠色驗證人才,呼籲公民大眾以行動參與永續議題。
東非蘇丹國內爆發武裝衝突,中國派出海軍艦艇協助撤僑,於當地時間27日10時許(北京時間27日15時許)隨艦安全撤離首批678人抵達沙烏地吉達港,連同其他管道,已安全轉移1300多人。這次蘇丹緊急撤離任務,是中國海軍繼2011年利比亞撤離行動和2015年葉門撤離行動後,第三次執行海外緊急撤離任務。大陸外交部表示,在行動中,也協助了其他5國公民共乘中國艦船撤離蘇丹。
為培養青年對家鄉及生長土地的認同感,鼓勵青年認識地方,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112)年於全國徵選25組「學習性青聚點」,辦理學習性青聚點Dreamer培訓,5月1日開始報名,將各據點多年累積的地方經驗與知識精粹成為在地課程,並提供蹲點實作機會,期與青年一起體驗社區生活,認識在地議題,彼此共學、共創地方可能性,也為青年提供發掘回鄉、留鄉的機會。
北非國家蘇丹陷入內戰,各國匆忙撤離駐當地外交人員、眷屬及公民,甚至連交戰的蘇丹正規軍及準軍事組織都協助外國人離開,看在蘇丹當地人眼中相當不是滋味,一名蘇丹民眾表示看到軍隊協助撤離相當「生氣」,因為走不了的當地人不斷受到戰火波及,也有人感嘆自己只剩下兩種命運:留下來冒著被餓死的風險,要不然就是離開,但是可能會被流彈打死。另外也有英國公民抱怨被政府「丟包」。
蘇丹準軍事組織和政府軍發生激戰,已經造成包括264位平民在內的逾420人喪生、逾3700人受傷。多個國家透過陸、海、空路,緊急展開撤僑或撤離使館人員行動。
為鼓勵青年認識地方,教育部青年署今年於全國徵選25組「學習性青聚點」,辦理學習性青聚點Dreamer培訓,5月1日開始報名,提供蹲點實作機會,讓他們認識彼此共學、共創地方可能性,也為他們發掘回鄉、留鄉的機會。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即將於2023年底於杜拜登場,是世界上重要的年度氣候會議。今年,台灣的臺大實驗林受到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 WCF)邀請,成為全球合作夥伴(Global Partner),將在聯合國氣候峰會(WCS)擔任專題演講與論壇與談講者。
2023台北國際書展31日正式開幕,特色展區如「文學書區」與「公民書區」也推出特展、新書發表及「開工」儀式,熱鬧登場。
開年後新氣象,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今(31)日正式登場,今年主題為「閱讀的多重宇宙」,主題展區和重要活動融入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等設計,提供讀者多元五感體驗,為配合「淨零排放」,響應節能減碳,也取消實體票券販售,改成刷交通卡即可入場。
新竹縣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草案公展暨公聽會流程在11月29日發布,13場次均安排在周2和周4上班日。救璞玉公民行動團體認為,13鄉鎮各1場僅1個小時的公開公展及公聽會,民眾一知半解,30日下午到縣府遞交陳情書,訴求延長國土計畫功能分區草案公展1個月、反對璞玉田從農1變城鄉2-3,以及應公開公共政策資訊,落實公民參與國家治理過程。
新北市20日於北大高中舉辦111學年度「全球公民培力-學生國際倡議行動初賽」活動,逾200位高中職師生組隊參加,針對剩食再造、減塑行動、發展在地觀光特色等議題,提出國際倡議行動方案。教育局長張明文也到場鼓勵學生,為全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德國警方之前破獲密謀發動政變的極右團體,這群持極右帝國公民思想的陰謀論者否定當前政體的合法性,聽起來或許很瘋狂,但專家警告不應低估他們的暴力傾向。
德國警方今天一早兵分多路突襲極右派運動「帝國公民」成員並逮捕25人,他們疑似計劃攻擊德國國會、推翻德國政府,被捕者包含俄羅斯人。俄駐德大使館否認與這類組織有關。
18歲公民修憲複決案宣告失敗!公民複決案,雖獲台灣主要政黨表態支持,但仍然無法跨越修憲高牆,對此,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召集人林月琴指出,雖然未能通過修憲門檻,但從得票數及得票率來看,其實在所有縣市都擁有高支持度,呼籲所有年輕朋友不要灰心,要世代同行,繼續前進。
守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產與生物多樣性,遠雄人壽攜手屏東科技大學連年推動「守護億隻鴞」生態復育行動,關心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的生存,藉由守護貓頭鷹的行動,致力保護及維持台灣生物系統穩定。
九合一暨18歲公民複決投票下周六就要舉行,台灣民眾黨支持18歲公民權,由秘書長謝立功、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市議員候選人以及青年義勇軍代表,於網路以及街頭實體,全力推動各界來支持18歲公民權的公投修憲案,舉辦了「ㄟ!挺18」公民權串連活動,邀請各界共同將臉書的大頭貼換上「ㄟ!挺18」的濾鏡,共同用行動來串連支持18歲公民權的公投修憲案。
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外有多顆約70歲的鳳凰木,曾遭白蟻侵蝕,女樹醫生詹鳳春為老樹進行清創手術醫治,園區考量鳳凰木樹齡已高,土壤硬化影響根系養分吸收等問題,發起「老鳳凰、樹醫生」公民綠色行動,由詹鳳春指導在地居民一起守護老樹,詹鳳春說「很開心與這麼多人一起搶救鳳凰樹群,盼鳳凰樹群陪伴大家更長久。」
台灣工藝館外有多顆約70歲的鳳凰木,曾受白蟻侵蝕,女樹醫生詹鳳春進行外科清創手術醫治,工藝館考量鳳凰木樹齡已高,土壤硬化影響根系說養份等問題,發起「老鳳凰.樹醫生」公民綠色行動,由詹鳳春指導在地居民一起守護老樹,詹鳳春說:「很開心與這麼多人一起搶救鳳凰樹群,盼鳳凰樹群陪伴大家更長久。」
俄羅斯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8日被炸,俄羅斯總統普丁昨(9)日指控是烏克蘭特務機構所為,更抨擊是「恐怖份子」的行為,俄國官方初步調查指出,除了烏克蘭外,此案還有其他外國、俄國公民涉入。對此,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嗆要殲滅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