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六房媽過爐的搜尋結果,共54筆
雲林縣「六房媽」無固定廟宇,而是安奉於爐主所興建的「紅壇」,每年舉行「過爐」搬遷到下個紅壇,是全台規模最大的「媽祖搬家」活動。3日從斗六市大北勢股紅壇燃炮起駕,搬遷至虎尾鎮過溪股溪埔仔廍,雖然下著雨,但澆不熄眾人熱情,雲林縣長張麗善與上萬名信眾共襄盛舉,熱鬧非凡。
雲林縣女神「六房媽」無固定廟宇,而是安奉於爐主所興建的「紅壇」,每年舉行「過爐」搬遷到下個紅壇,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媽祖搬家」活動,3日早上6點從斗六市大北勢股紅壇燃炮起駕,搬遷至虎尾鎮過溪股溪埔仔廍,雖然下著雨,但澆不熄眾人熱情,雲林縣長張麗善與上萬名信眾共襄盛舉,熱鬧非凡。
雲林「六房媽」過爐儀式是雲林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民俗,因疫情暫停遶境3年,25日擲筊決定6月3日遶境過爐,將從斗六市的大北勢股過爐至虎尾鎮的過溪股,預估超過10萬人隨行。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表示,3年來遵守政府規定未遶境,信徒們等很久了,可能有「爆發性」的人潮。
因疫情暫停遶境3年的「六房媽」過爐活動,今天(25日)擲筊決定6月3日遶境過爐,將從斗六市的大北勢股過爐至虎尾鎮的過溪股,隊伍預估超過10萬人隨行。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表示,3年來遵守政府規定未遶境,信徒們等很久了,可能有「爆發性」的人潮。
具有300年歷史的雲林縣六房媽過爐習俗,每年在5股間輪替受供奉,其中有130年歷史的執事牌、龍頭仗、衡仗共8件,經過科學鑑定終獲雲林縣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指定為雲林縣「一般古物」,終於擁有文資身分。
雲林縣六房媽紅壇供奉的正駕神像因斑駁、龜裂、蟲蛀、木胎外露因素急需修復加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六房媽會去年擲筊請示進行神像修復,今年9月中旬展開為期1個月的修復工作,日前已順利完成,特於大北勢紅壇舉辦修容慶成典禮。
雲林縣長張麗善昨(3日)晚到大北勢股紅壇參加修容慶成典禮,小心翼翼為聖母戴上奉帽,用毛巾為修容後的六房媽姑婆擦拭洗塵,她今(4日)在臉書分享,看到媽祖慈眉善目的神韻,散發優雅端莊又威嚴的氣質,很榮幸能見證這項艱鉅任務圓滿的歷史性時刻。
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一帶的信仰「六房天上聖母」(俗稱六房媽)無固定寺廟,由5鄉鎮34庄的的信徒輪值設紅壇供奉,每次過爐都有10萬名以上信徒隨香,因疫情爆發,3年來只有簡單過爐,今年中央宣布與病毒共存政策,斗六市公所也在目前輪值的大北勢股紅壇舉辦中秋晚會,為六房媽「鬧熱」。
雲林六房媽過爐儀式是雲林縣一年一度大事,已獲登錄國家重要民俗,每年都必須移動一次的清朝年代六房媽神像,這幾年臉部的漆嚴重剝落、左臉有被蟲蛀的小孔,六房媽信徒26日開會討論維修事宜,為避免神像看起來變成新的,由專業人士以醫美級技術採逐次上漆方式修補。
雲林六房媽過爐儀式是雲林縣一年一度大事,已入列國家重要民俗,每年都必須移動一次的清朝年代神像六房媽正駕,這幾年被發現臉部的漆有裂痕及剝落、左側臉有被蛀的小孔,六房媽信徒今(26日)開會討論「粉面」的維修工作,為避免神像看起來變成新的,將聘請專業人士以醫美級技術,採逐次上漆方式修補。
流經斗六市11個里的雲林溪,縣府4年前展開掀蓋及親水景觀工程,斗六、雲林、公誠國小3校美術班學生去年集體創作「雲林溪上河圖」,作品描繪的細節令人感動,教育處將3幅各4公尺長的作品變成燈箱,矗立於溪畔,見證雲林溪的演化與人文歷史。
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的雲林縣六房媽祖過爐活動,22日早上6點半從土庫股以最簡單的移駕方式,過爐至大埤鄉三結村五間厝股的下埤頭小爐,時間從14小時縮為40分鐘,信徒遵守防疫規範,僅少數人接駕。
台灣疫情險峻,先前曾爆發進香團活動導致多名確診者,甚至散佈到外縣市,中央已在15日宣布全面停止進香團遶境活動,19日宣布3級警戒禁止群聚;不過雲林當地香火鼎盛的六房天上聖母(俗稱六房媽),仍在今日(22)舉辦台灣3級防疫內唯一的宗教活動,主辦方雖將遶境改成移駕形式,但仍不減信徒熱情,現場人山人海,臉書粉專更公布多張現場照片,讓網友痛批「又再群聚,氣死人」。
文化部國家重要習俗雲林縣六房媽祖過爐活動今天(22日)早上6點半從土庫股,以最簡單的移駕方式,過爐至大埤鄉三結村五間厝股的下埤頭小爐,時間從14小時縮短為40分鐘,信徒們遵守防疫規範,有少數人接駕,參拜採實名制登記或掃QRcode.
白沙屯媽祖今(15日)「雙媽」會了!另一尊媽祖是雲林的六房媽。白沙屯媽祖下午4點半突然進入土庫鎮的六房媽紅壇,宣布駐駕至明天凌晨3點半起駕往北港朝天宮進香,這也是首次沙屯媽祖於紅壇駐駕過夜。
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習俗的雲林縣「六房媽過爐」活動,去年因為疫情而首度取消多達10萬人次的盛大遶境,今年過爐時間又逼近,六房媽會8日開會,與會者一致同意只過爐不遶境,不料,引起許多信徒不服,該會13日再舉行臨時會員大會討論,會員壓倒性舉手通過恢復遶境!
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習俗的雲林縣「六房媽過爐」活動去年因疫情首次取消遶境,今年過爐時間又逼近,六房媽會6日開會,與會者一致同意只過爐不遶境,卻引起許多信徒不服,該會13日再舉行臨時會員大會討論,會員壓倒性舉手通過恢復遶境!
雲林縣年度宗教盛事「六房媽過爐」,每年約10萬人次隨香,今年為了防疫,只進行神尊及文物交接,取消陣頭及信徒隨香遶境,3日如期舉行,因應防疫而簡化儀式,以3輛拖車載送神轎,取代徒步隨香遶境,往年需歷時14小時,昨天1小時就從斗南圓滿過爐到土庫。
「六房媽過爐」是雲林縣一年一度宗教大事,每年過爐活動有10萬信徒隨香,今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今日首次透過搭車,讓神尊從斗南股的紅壇過爐到土庫股,取消隨香遶境;六房媽會強調,土庫股紅壇設有防疫站,信徒在紅壇參拜一定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