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共軍的搜尋結果,共2,949筆
我國防部日前已於11月19日、22日公布共軍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聯合戰備警巡」,針對美對台軍售與美菲聯合巡邏。24日一早公布澳艦乙艘23日起由北向南駛航經台灣海峽。澳艦航行台海反應日前日美澳加軍事同盟在日本周邊海空域聯演通過台海,欲往南海支持美菲維護南海區域安全,此引發關注。
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日前接受年代新聞台「雅琴看世界」專訪,節目中邀請幾位大學生來一場青年論壇,其中有學生問到,賴蕭配組合當選,中共一方會是最不開心的,那或許在未來共機擾台的頻率可能會升高,有什麼因應對策?蕭美琴說,其實我們這幾年都持續的在面對灰色地帶的侵擾,那這也不是今天才開始,但是確實局勢變得越來越複雜,所以我們必須要非常冷靜,也非常嚴肅的來看待,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25日表示,美國「霍珀號」導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依法依規跟蹤監視、警告驅離。
從兩岸分治以來,中共從未放棄過在必要時以武力統一台灣的想法,並從一開始就規劃以民用船舶來運輸部隊。即便到目前中共海空軍與火箭軍已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但仍必須依賴大量民用船舶來運送部隊與裝備,唯一不同的是,中共已開始規劃在這些民用船舶上配備較輕便的近防砲、防空機砲、手持式導彈等防衛裝置,以增加運輸船隊的生存率,這些進展也可以做為觀察中共發動對台軍事行動的指標。
11月22日我國防部於1610立即公布,自13時許陸續發現共軍殲-10、殲-16、運9、轟-6及空警-500等型軍機出海活動,其中11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值此,中菲南海仁愛礁主權問題,以及美日軍事同盟等支持菲國南海行動之際,共軍轟-6機群進出巴士海峽空域係針對美菲海空聯合巡邏任務。
美國總統拜登已在11月15日至17日美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晤談。雙方同意恢復軍事對話,可是後方會談,前方吃緊。APEC會議結束後,習近平18日返國,19日共機有9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令媒體高度關注。從19至22日早上6時止觀之,共軍東部戰區係進行「預警聯合訓練」。
幾十年來美國都不太擔心中國潛艇的威脅,因為它們噪音大,易於追蹤。相對的,中國軍方卻很難探測到美國的超靜音潛艇,如今這個情勢已經改觀。中國在潛艇技術和海底探測能力方面取得進步,正在縮小中美兩國軍隊之間的一項主要差距,這對美國應對潛在台海衝突而制訂的軍事計畫產生重大影響。
近幾年共軍武力犯台的議題,一直沸沸揚揚充斥輿論場。據許多國外軍事、專家與學者預測共軍犯台的時機,可能落在包括2023年底、2024、2025、2026、2027、2030年、甚至2035年。對此,美國總統拜登於11月15至1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進行「拜習會」中,詢問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27、2035年是否早已經籌畫攻台行動。習近平回覆軍方未有此案提出,此話一出令大眾無法相信;習也呼籲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模擬2025-2027台海兵棋推演)
藍白合讓政黨輪替出現曙光,台海兵兇戰危的氛圍似乎頓時緩和不少。前立委郭正亮指出,美國一反過去5、6年的共軍攻台論調,10月下半月2周出現4位意見領袖撰文主張共軍不會攻台,其中為《紐約時報》撰稿的Oriana Skylar Mastro梅慧琳更強調,最好的狀況是美國跟中國大陸能達成高階協議,簽署一個新的公報,可以避免戰爭,且給予中國更大的政治空間來導向和平統一。這是第一次有美方學者公開寫出和平統一。
東協防長擴大會議16日在印尼展開。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今年10月遭免職,北京尚未任命繼任者,這次會議由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峰出席,中方目前沒有宣布是否與美方舉行會談。
美媒報導,研究顯示,過去5年英國多所大學收取大量與共軍有關組織的資金,其中英國禁止中國華為參與建設當地通訊網路後,英國大學仍收取華為近1400萬英鎊(約合5.57億新台幣)的資金。
11月10日至2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美國海軍、澳大利亞海空軍及加拿大海空軍在日本周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約有30艘艦艇和40 餘架飛機參加,菲律賓海軍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另菲美海軍陸戰隊11月9日至20日進行第七次「海上勇士合作」聯合演習,日本陸上自衛隊及韓國海軍陸戰隊首次參演。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6日稱,共軍「山東號」航母編隊艦船10艘10月28日至11月5日進行艦載機570架次起降、海空聯訓、紅藍對抗等遠航訓練後往南海。我國防部9日早上9時許公布「山東號」航母8日下午至9日上午沿著台灣海峽以西海域、由南而北航行,將抵大連船廠與黃渤海域進行油水物資整補、菲律賓海演練任務檢討、裝備檢測與跨戰區演練。另電子偵察船799由西太平洋進入黃海,伺機對美日執行情報偵蒐任務。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中國大陸軍方研究顯示,登陸台灣需要動用的船隻、車輛與物資補給,將遠超過諾曼第登陸的運輸及物資規模,將使中國大陸陷入後勤補給困境。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表示,台灣周邊國家可以發揮集體防衛或是防衛台灣海峽,按照中國大陸他們兵力布置,和國防武力資源來看,他們要付出的代價不是只有國際政治上被民主國家唾棄,要付出的代價很高。
上海《新民晚報》8日報導,大陸空軍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台7日消息,「應主辦方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將赴阿聯,參加於11月13日至17日舉行的第十八屆杜拜航空展。」全新塗裝的兩架中國大陸國產L-15A攻擊/戰鬥教練機,6日已經抵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杜拜。
有誰還記得2019年6月中旬共軍遼寧艦航艦編隊在西太平洋海域實施演練後,穿越菲律賓周邊海域返航?本次山東艦航艦編隊在西太平洋實施演練,亦有軍事觀察家認為,基於近日馬尼拉與北京在南海發生對峙碰撞事件,因此山東艦在返航時,不無可能將護航兵力分遣,令其在返航時,刻意途經菲律賓群島國水域,穿越開放給商業航運之水道與海峽,期能發揮戰略威懾效應。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類似國防部參謀本部)6日表示,中共航空母艦山東號自10月28日到11月5日的9天演訓期間,艦載戰鬥機起降約420次、直升機起降約150次,合計起降570架次,目前駛向南海。
日前11月3日媒體報導,美菲日韓將於9日至20日在菲律賓呂宋島、巴丹群島(Batanes)、南部三寶顏市(Zamboanga)、西南方塔威塔威省(Tawi-tawi)和巴拉旺島(Palawan)等地點訓練,進行人道援助和救災訓練的「海上戰士合作」(Kamandag)演習。由於巴丹群島為菲國距離台灣僅98公里,引發高度關注。隨後日方稱,共軍「山東號」航母編隊於5日由關島以西海域抵菲律賓東北方海域,筆者推斷完成全訓,將朝南海續駛往駐地海南亞龍灣基地休整,無關後續美菲軍事同盟進行非傳統安全聯演;另美海軍「雷根號」與「卡爾文森號」雙航母當天在菲律賓海進行艦載機起降與飛行演練,並展現快速支援日本海上自衞隊直升機驅逐艦「日向號」能力,媒體稱雙方陣營叫陣意味濃厚。
美國針對中東地區局勢部署2支航空母艦打擊群之際,同時在西太平洋派遣同樣數量的航空母艦打擊群,被指應對在區內活動的中國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 據日本防衛省消息指出,山東號等多艘中國軍艦已於周一(6日)通過巴士海峽,由菲律賓海返回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