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再增班的搜尋結果,共60筆
長榮航空夏季班表起持續增班!北美航線自3月27日起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將陸續增班,5月15日起將達每週84班,班次規模已與疫前相仿。歐洲航線自5月15日起,桃園-米蘭航線將由每週2班增加為每週4班,結合巴黎、倫敦、維也納、阿姆斯特丹、慕尼黑等航點,屆時歐洲航線每週將達到32班,為台灣飛航歐洲航點及班次最多的航空公司。另外,亞洲及港澳大陸各航班也會依市場需求進行增班、增點或放大機型。
長榮航空夏季班表起持續增班,3月27日起北美航線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將陸續增班,5月15日起將達每周84班,班次規模與疫前相仿;歐洲航線桃園-米蘭航線去年底開航以來,平均載客率達9成以上,自5月15日起將由每周2班增為4班,結合巴黎、倫敦、維也納、阿姆斯特丹、慕尼黑等航點,屆時歐洲航線每周將達到32班。
報復性旅遊潮引爆航權爭奪戰,台義間僅存的兩班客機額度,確定由長榮航空拿下。長榮去年10月底開航米蘭後,一直想增班,如今額度到手,將從5月中旬起,飛米蘭航班從每周2班倍增到4班,創飛歐最快增班紀錄,然而這也卡住華航的羅馬線,未來將無法增班。
去年10月國境解封,長榮航、華航及星宇航空客運收入一路飆升。以3家12月公布的營收來看,長榮航(2618)12月營收146.78億元,年增18.65%,客運營收為81.04億元,年增1338.84%;貨運營收雖微幅向下收斂,但仍高於疫前水平,營收為51.19億元;華航(2610)12月營收141.76億元,為去年單月次高,月增15.62%,客運收入61.36億元,月增60.61%,年增941.77%,貨運收入為72.29億元,月減5.33%。星宇航空(2646)12月營收9.65億元,月增率56%,年增率897%,客運營收為8.21億元,月增75%,年增1670%,12月旅客人數較上月大幅成長7成,貨運營收為1.09億元,年增149%。
航空客運10倍速增長,帶動航空三雄業績高飛。長榮航2022年12月合併營收146.78億元、年增18.65%,其中客運營收81.04億元、年增逾13倍;華航12月合併營收141.76億元、年減16.21%,其中客運收入61.36億元、年增近10倍;星宇航空12月營收9.65億元、年增897%,其中客運營收8.21億元、年增逾16倍。
華航集團(2610)2022年12月合併營收141.76億元,月增15.62%、年減16.21%,居當年單月次高,主要受惠旅運需求、返台過年人潮增加,客運收入月增60.61%、年增941.77%,創疫情以來最佳;累計全年總營收1,507.21億元,年增8.55%。
華航集團2022年12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41.76億元,為該年單月次高,較前月增加15.62%。其中客運收入61.36億元,較前月增加60.61%,較上年同期增加55.47億元,增幅941.77%,主因為旅運需求逐步增強,並陸續迎接返台過年的旅客人潮,致使整體客運收入較前一年同期增加。貨運收入為72.29億元,較前月減幅5.33 %,受到通膨升息、高能源成本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致使整體貨運收入減少。
航空業年終開獎,長榮航空30日傳出發三個月年終獎金,星宇航空宣布年終獎金為一個月,華航、台灣虎航要等12月財報出爐、2023年1月10日送董事會討論。由於華航2022年獲利估遠不如2021年,年終獎金勢必將打折,推估兩個月或以上。
華航(2610)迎接農曆春節旅遊旺季,2023年1月起持續增班,尤其國人喜愛的日本航線,將復飛桃園-廣島及桃園-高松航線,桃園往返福岡、名古屋、琉球也增班;另外高雄出發航班恢復飛航大阪、首爾仁川及曼谷。華航因應過年旅運需求,各地區航線均規畫增班,總計明年第1季將再增班3成以上。
今(13)日是國境解封首日,國光客運1819線桃園機場往返台北車站今起增加為往返28班次,平均每小時1班車;由於今日客源情況尚稱理想,國光再度加碼表示明日起改為增加早班車往返各2班,總班次增加為32班次。
入境免居檢0+7新制預計10月13日上路,航空雙雄因應報復性旅遊潮,已開始規畫增飛航班。華航(2610)10到12月規畫再增班5成,每周提供近300班的客運來回航班;長榮航(2618)10月預計每周可飛航近200航班,年底前目標每周超過300班,全力迎接客運復甦。
行政院預估10月13日可實施入境檢疫「0+7」,並同步解除禁團令、全面恢復免簽、開放外國人入境自由行等政策,看好解封後旅遊市場回溫,華航及長榮航空10月將增班,旅遊業也終於鬆口氣,並預估接下來團費肯定會起漲,但復甦也不會是爆發式,市場想回到疫情前水準恐要到2024年。
國境即將鬆綁,華航客運全線增加航班佈局,10-12月規劃再增班五成,每週提供近 300 班的客運來回航班,全力迎接客運復甦。華航東北亞區域航線已自8/23起恢復桃園-北海道札幌航線,10/25起再恢復桃園-沖繩(琉球)航線,提供每日一班載客服務。10月起東北亞航線將由現行每週30班增至超過每週100班 ,東京、大阪、福岡、名古屋、北海道札幌及韓國首爾仁川等航點都將增班。
華航(2610)因年底邊境開放利多加身,26日股價以22.9元作收,收漲9.83%,帶量以一根長紅越過頸線反壓,周線同步翻紅,周漲幅擴大至7.01%,惟上檔即將面臨平台整理區及季線22.97元的反壓,須帶量突破,多方才有續航本錢。
全球民航市場何時恢復疫前水準?美商波音22日表示,預估最快二年後,亦即2024~2025年才會完全復甦,且看好亞洲客運市場將跟上復甦腳步;但即便客機機隊完全恢復原本營運規模,仍看好全貨機市場與疫前相比,還有80%的成長空間。
客運進入暑假旺季迅速增溫,帶動航空雙雄7月營收雙成長,寫下三年來同期新高。華航7月營收129.36億元,月增4.82%、年增24.53%,在貨運守穩月營收百億關卡下,客運月增近7成、達21.18億元;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達870.19億元、年增29.1%。
華航(2610)上半年合併營收740.86億元、年增29.52%,營業淨利45.86億元,合併稅後淨利31.53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34.92億元,EPS為0.58元,相較去年同期每股增加0.83元。
境外防疫規定將從「3+4」鬆綁為「0+7」,預計春節啟動,為迎接龐大旅遊商機及轉機需求,長榮航8月在北美、東北亞及歐洲線,將再進行新一波增班計畫,客運量有望月月增,並旺到年底。
長榮航(2618)第一季EPS為0.64元,第三季挾著起客運復甦、機票上漲、客機腹艙供給增加及第四季新增米蘭及慕尼黑直航航班,法人看好長榮航未來營運,外資持續回補股票,外資5日買超1.06萬張,為連二日買超,持股水位達27.5%。
搶解封商機,航空雙雄華航(2610)、長榮航(2618)航班次數及運價皆向上,惟近期受到法人調節影響,股價從高檔回落,呈現弱勢整理,華航15日小跌0.99%,收在25.05元。長榮航小跌0.77%,收在32.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