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再生能源政策的搜尋結果,共143筆
響應2050淨零目標,台灣人壽於今(17)日董事會通過以原持股比例30%,參與禾碩綠電的現金增資案,最多不超過新臺幣3億元,自2018年累計對禾碩綠電的投資總額為6.27億元。
寶島陽光再生能源集團2022年拿下國內五大獎項,繼先前榮獲台灣永續外商企業績優獎、台灣永續行動獎、國家品牌玉山獎及英僑商會最佳再生能源獎入圍,再拿下國內指標性獎項金炬獎年度企業。
鑑於全球正處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綠色能源更是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六福旅遊集團(2705)致力推動環境永續,攜手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能源,率主題遊樂園之先,將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及關西六福莊的停車場,打造為「光電停車場」,加上總倉屋頂太陽能板建置,預計2024年完工,將產生超過1,200萬度電力,每年可減少約6,834噸排放,相當於1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華國飯店跨足能源事業成立華國能源,其太陽能儲能廠26日在雲林縣斗六工業區啟用,是雲林第1個於交易平台上線的儲能廠,華國能源董事長廖裕輝強調淨零排放是世界趨勢,懷著回饋鄉里的心情,選擇故鄉雲林做為首座儲能廠地點,希望在百家爭鳴、強勢競爭的能源產業中,創造出不同的綠能企業文化。
富邦ESG綠色電力(00920)ETF經理人洪珮甄指出,力行永續發展的綠色目標是未來不可忽視投資大趨勢,綠能相關指數今年來績效表現相對SP500指數抗跌,趁歐洲加速能源轉型帶動綠電需求增長之際,逢低加碼布局全球主題型綠電ETF,藉此強化投資組合多元性。
經濟部能源局與德國在台協會舉辦之「2022臺德能源轉型論壇」8日圓滿落幕。本次論壇恢復實體會議,論壇中除了分享烏俄戰爭下兩國能源政策最新發展,亦探討氫能於未來能源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儲能發展對未來維持穩定能源供應的重要性。
元富能科是匯集「投資、開發、施工、維運、儲能、售電」完整一站式的電業整合服務供應商,元富能科旗下曜盛能源為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投入儲能系統建置,以協助發揮穩定電力系統,於11月4日在嘉義縣頭橋工業區舉行儲能電廠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為我國能源轉型再添新彩。
俄烏戰爭戰況未歇,進而對全球經濟產生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能源危機、全球通膨、經濟衰退,挑戰四伏,尤以對歐洲國家能源衝擊首當其衝,對全人類敲響一記警鐘,更引起媒體廣泛探討未來能源政策的走向。
2022再生能源周閉幕,經濟部能源局表示,這次活動設置綠能館主題館展示政府再生能源相關政策及技術研發成果,並展示國內外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智慧儲能、新興能源及智慧能源管理等240家廠商共同參與。
外界質疑再生能源轉型,政府大手筆編列8,800億元,忽略配套措施,經濟部強調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已訂定明確目標與規劃完整配套。外界指稱8,800億應係指行政院自106年起至113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但內容包括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和城鄉等各類建設,絕非僅只有綠能建設,其中綠能建設經費約403億,包含太陽光電技術平台推動、台中港離岸風電專區、區域儲能示範驗證、強化運轉彈性等綠能建設,在前瞻計畫推動下也已經成效斐然。
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制定後,世界多國陸續回頭擁抱核能來降低減碳壓力。台灣在堅持2025年非核家園的同時,卻見到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重要再生能源發展時程嚴重落後,燃煤、燃氣電力大增的現象。在台商陸續回台發展、全球進入能源爭奪戰的時刻,政府是否應該思考讓核能安全延役的可能,以規劃淨零與穩定供電的雙贏能源政策。
俄烏戰爭掀起的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加上實現碳中和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壓力,歐美日過去追求「去核」的政策出現轉彎,從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補助核電,到德國核電廠延後除役、日本重新發展核電,全球核能發電大有復辟之勢。
台灣2050年邁向零碳排目標,對於此政策,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強調,華南銀行已經全面動起來了,目前已完成華銀總行大樓及國內全數營業據點之溫室氣體盤查,並規劃於明年底前完成盤查國內非營業據點及國外分支機構。華銀也已訂定短中長期之減碳目標,並逐步推動相關減碳措施,希望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之國家政策。
台南日照條件好,一年總日照時數高達近2500小時,相關產業鏈也達270多家,在環境與日照等優異條件下,台南是全台太陽光電系統發電量最高的地區,發電量約占全台3成,台灣太陽光電發電每3度就有1度是從台南產出。
據IHS Markit對美國機構投資者的最新調查發現,投資者的情緒在3月份變得更加悲觀,此外,由於俄烏戰爆發,投資者對行業的偏好大幅轉向能源和公用事業類股。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朱立倫24日出席《拒絕「空汙台灣」:台灣能源政策總檢討II》論壇指出,中部地區民眾最關心就是的空汙問題,台灣人要乾淨的能源跟發電,也一定要有足夠的電,但台灣人絕對無法接受用健康換來的用肺發電。因此當全世界幾乎都認為減碳避免空汙優於非核,政府應該認真嚴肅面對缺電危機。
中國人壽響應政府綠色金融和再生能源政策,3月18日宣布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 Corporation)100%持股的台灣子公司辰亞能源結盟,共同投資綠能產業,此案不僅強化並延續了中國人壽的ESG永續投資作為,也將擴大台灣再生能源市場,提供國內更多綠色能源,充分展現中國人壽打造綠色金融、守護環境的精神,同時更將是國內壽險公司與日本大型商社,合作太陽光電領域的首例。
綠能公司計畫於雲林縣口湖鄉台糖宜梧農場林地設置太陽能發電場,15日10餘名民眾在宜梧滯洪池掛白布條抗議,強調太陽能發電將砍除130公頃林地,嚴重破壞生態。另外,台電公司將於附近設變電所,大家也擔心影響生態與生活,要求遷至他處。
俄烏戰爭風險如火如荼與聯準會升息陰霾籠罩,引發近期市場劇烈動盪,公用事業類股擁有較好營收穩定性、較高股利率,以及較低波動風險的特性,可扮演資金避風港的角色,適合投資人納入投資組合,降低整體投資風險,且在油價高漲的環境中,尤其看好成功適應再生能源革命的公用事業公司表現。
「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1月23日舉行第一屆第四次理監事會議,小水盟理事長洪正中表示,成立不到一年,小水盟會員成長數從創始會員團體+個人共52人,截至1月23日已經成長至89人,從會員人數的成長顯現出能源業界看好小水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