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再生醫學的搜尋結果,共209筆
台塑生醫創立迄邁入20週年,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大方分享一路以來締造的生技界「三個第一」紀錄,分別為洗髮精滿意度第一、益生菌網購市佔率第一、以及獲得全國第一張流感快篩許可證。台塑生醫展望未來,將持續擴張事業版圖及國際化布局,全力實踐預防醫學理。
從貼心為常在海外出差的父親、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研發保濕護膚產品,領導台化清潔劑組轉型為台塑生醫,23日舉行20周年慶生活動,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前兩個10年已相繼完成扎根,擴張市場目標。下一個10年將加速發展高端醫療、醫材及醫藥領域,成立國外事業部,啟動國際化擴張計畫,期許營收翻倍成長,邁向百億元大關。
台塑生醫邁入20周年。董事長王瑞瑜表示,第一、第二個十年已相繼完成扎根,擴張市場目標。下一個10年期許以更高端醫療、醫材及醫藥領域加速開展,並成立國外事業部,啟動國際化擴張計劃,期許邁向百億元營收規模。
在再生醫學領域有重大表現的亞果生醫(6748),近期益受國際生醫產業青睞,繼與全球知名醫材通路商DKSH(瑞士商)於越南達成5年國際合作協議後,再於日前獲邀於香港所舉辦的亞太區再生醫學年會發表研發成果,由於所研製的各款醫材均為全球首創,年會現場除是最吸睛的生醫廠商,更被喻為將是最具前瞻性的生醫企業。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第2期研究大樓,歷經9次流標,「十次革命」成功決標,17日舉行動土典禮,冠蓋雲集,該工程預計2027年3月完工,將可全面擴展醫療服務量能,全面提供急重難症病人就醫需求,但減項工程經費11億,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請與會的教育部、國科會長官及立委們協助。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第二期研究大樓2023年10月17日舉辦動土典禮,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縣政府衛生局長殷東成及多名貴賓等人親自出席儀式,祝福工程順利進行。楊文科表示,由於新竹縣幅員遼闊、人口持續增加,感謝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為縣民帶來完整的醫療協助,期待早日成為醫學中心。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第2期研究大樓,歷經9次流標「10次革命成功」,17日舉行動土典禮,冠蓋雲集,該工程預計2027年3月完工,將可全面擴展醫療服務量能,全面提供急重難症病人就醫需求,但減項工程經費要11億,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請與會的教育部、國科會長官及立委們協助。
在國際再生醫學領域具有深厚專業技術的亞果生醫(6748),20日與全球知名醫材通路商DKSH(瑞士商)於越南達成國際合作協議,核准DKSH為其在越南傷口照護、牙科、骨科及大外科領域的獨家經銷商。
精準健康產業,將會是未來台灣最有機會的下一座護國神山。馬偕醫學院掌握先機瞄準社會發展脈動並扣合國家政策需要,自2019年起連續4年申設「醫學檢驗暨再生醫學學系」近日獲教育部核准設立,將於113學年度起招生。該學系將分設精準檢驗醫學組與再生醫學組,預計招收40名學生,培養具前瞻專業素養與技能的醫檢師。
精準健康產業,將會是未來台灣最有機會的下一座護國神山。全球精準健康市場包括精準醫療及再生與免疫醫療等。該產業蓬勃發展,據工研院推估2025年全球產值將逾5847億美元,我政府更將其視為戰略產業全力扶植,力拼兆元規模。馬偕醫學院掌握先機瞄準社會發展脈動並扣合國家政策需要,自108年起連續4年申設「醫學檢驗暨再生醫學學系」,終於在近日獲教育部核准設立,將於113學年度起招生。該學系將分設精準檢驗醫學組與再生醫學組,預計招收40名學生,培養具前瞻專業素養與技能的醫檢師。
高齡社會來臨,如何延緩老化腳步已成重要議題之一。美國知名醫師撰文警告,「睡不好」就是老得更快的首要原因,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延緩老化的第一要務。
台塑生醫海外布局告捷,旗下全球首見的「新冠/流感二合一抗原試劑」已於8月初通過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審查,取得日本體外診斷用醫藥品許可證,初期訂單25萬劑。伴隨日本觀光旅遊持續升溫,需求可望進一步放大。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預防慢性疾病到治療,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第三屆「台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發展論壇」首次在台中亮相,活動由天明製藥、台北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2023年是台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台灣也是全球第二個合法收案的國家,目前全台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1200例,免疫細胞治療超過千例、幹細胞收案216人次。天明製藥董事長詹詠寧致詞時表示,因為意識到免疫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為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帶來巨大突破。天明製藥秉持傳統中藥良方及現代科學,以NK自然殺手細胞技術、台北中山醫院醫療服務與GTP製備中心的健全努力,為病患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潛在的治癒機會。
今年在臺灣亞洲生技大展,以全球首創再生醫學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療產業之應用」榮獲2023傑出生技產業「產業創新獎」的亞果生醫,係研製人體高需求性生物醫材的高端生技公司,所推動的再生醫學技術及產品應用,由於攸關人類生命未來及生活之便利,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間競相尋求策略合作的標的。
已在國際市場打開能見度,並吸引國際級生醫公司及投資團隊進行跨國合作的亞果生醫(6748),今(27)日在亞洲生技大展,以全球首創再生醫學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療產業之應用」,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榮獲2023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的「產業創新獎」,該獎除表彰該公司之技術已是業界領先,更進一步確認將是未來生醫市場的主要應用技術。
敏盛綜合醫院今天舉行48周年院慶及再生醫學暨疼痛治療中心的揭牌儀式,桃園市長張善政也親自出席,再生醫學暨疼痛治療中心是敏盛醫院新的里程碑,整合多專科的治療團隊,能治療癌症與疼痛等疾病,守護更多市民的健康。
二十一世紀走入再生醫療與免疫細胞治療時代,合併治療已成為趨勢之一。由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659)與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2023臺灣癌症細胞治療‧再生醫療展望論壇」將於8月5日13:00~17:30於臺中長榮桂冠酒店舉辦,邀請多位專家醫師、全面解析醫療技術與臨床應用。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TexC5fnxBXjcVDy8。
工研院生醫所近年來於「藥物、醫材、再生醫學」等三大領域產出許多卓越成果,卓越成果背後,來自於企業化的管理思維。所長莊曜宇強調「要求同仁研發要找到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同時找到未來產品化的出海口,這樣才能真正將科研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
搶攻疫後商機,美容保健業打群架,結盟風潮再現!繼葡萄王分別與統一、全宇-KY合作,軒郁併購國內知名洗沐品牌-阿原,將於7月1日開始併入營收;大樹攜手晨暉進軍東協市場,首款紅麴錠劑產品,預計第三季上市,在在帶動產業進入新一波的成長高峰。
國內頂尖再生醫學專家-亞果生醫(6748),為專業研發人體高相容性生物醫材的創新生醫公司,所申請之「去細胞器官及其製備方法/ACELLULAR ORGAN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專利,正式取得歐洲專利核准審定書,此舉不僅是臺灣首家以器官重建再生醫學生物技術取得歐洲專利,更將讓國際正視臺灣在生醫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