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冠病的搜尋結果,共1,273

  • 比癌症還可怕!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危險了

    比癌症還可怕!每24分鐘一人死於心衰竭 「3種人」危險了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衰竭,嚴重度遠勝其他器官。醫師表示,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的癌症」,非常致命,5年存活率僅50%,比許多癌症還低。心衰竭的高危族群包括三高、血管堵塞或心律不整者等3類人,症狀則為累、喘、腫3症狀

  • 陸第2波新冠感染高峰會來嗎?鍾南山曝會在「這時」

    陸第2波新冠感染高峰會來嗎?鍾南山曝會在「這時」

    澎湃新聞23日報導,大陸近期「二陽」話題引發廣泛關注。有人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又一輪感染高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表示,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會在6月底,新增感染約6500萬/周。李侗曾等專家指出,「二陽」患者主要是18歲到60歲,很可能是社會活動比較頻繁、接觸人比較多、戴口罩意願下降。同時,從臨床觀察來看,「二陽」患者總體症狀比第一次感染要輕,病程相對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 20歲阿兵哥愛吃「2國民美食」胸口悶送醫 血管塞住了

    20歲阿兵哥愛吃「2國民美食」胸口悶送醫 血管塞住了

    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一名20歲阿兵哥本身有三高問題,仗著自己年輕,不僅菸癮大,也不控制飲食,愛吃雞排、喝奶茶,某天出操覺得胸口悶,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醫師提醒有家族史的民眾記得定期身體檢查,如果有心臟病危險因子平時就要多留意。

  • 重大傷病險 趁年輕先保

     上班族常外食,口味重油重鹹、工作又久坐不動,讓40歲以上國人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盛行率逼近4成,心血管疾病「找上門」的風險大增,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病仍高居第二。

  • 注意血壓控制 夏天別做傷心事

    注意血壓控制 夏天別做傷心事

     炎炎夏日,心血管健康不可輕忽!台灣每年超過5.3萬人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是首要危險因子。醫師提醒,十大死因中至少4項和高血壓有關,控制血壓不只是追求數值,而是發生疾病前的投資,預防器官退化,讓身體用得久用得好。

  • 《金融》掌握治療黃金期 中壽推重大傷病新保單

    中壯年族群多半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往往伴隨著龐大的醫療費用負擔,對家庭帶來影響。開發金(2883)旗下中壽建議民眾宜趁年輕及早建構自身保障,預先規畫重大傷病險,在「萬一」發生時,轉嫁突發疾病而產生的財務風險,以支應這些重症帶來的龐大開銷,助民眾掌握治療黃金期安心養病。

  • 重大傷病險 中壽籲中壯年族群趁年輕保起來

    重大傷病險 中壽籲中壯年族群趁年輕保起來

    中壯年族群多半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往往伴隨著龐大的醫療費用負擔,對家庭帶來影響。中國人壽建議民眾宜趁年輕及早建構自身保障,預先規劃重大傷病險,在「萬一」發生時,轉嫁突發疾病而產生的財務風險,以支應這些重症帶來的龐大開銷,助民眾掌握治療黃金期安心養病,不用煩惱口袋不夠深,家庭經濟有保障,守護真心所愛的家人。

  • 腸病毒人數攀升已達預警 台中13幼兒園、18班停課

    腸病毒人數攀升已達預警 台中13幼兒園、18班停課

    近日流感、新冠和腸病毒盛行,依據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統計,台中市今年第16至18周(4月16日至5月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分人次持續攀升,已達預警值;台中市教育局統計截至昨(16日)台中市公私立幼兒園共13園18班因腸病毒停課,另有1托嬰中心因腸病毒停托。

  • 大陸至少11億人曾確診新冠 陸專家:抗體開始減弱

    大陸至少11億人曾確診新冠 陸專家:抗體開始減弱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5日在會議中介紹,經檢測,全大陸相當多的人出現了新冠病毒對應抗體增高的情況,無論產生過相關症狀與否,這表明約有80%的人感染過新冠病毒,換算約是11億至12億人。他認為下一步應對新冠病毒最要緊的任務就是疫苗與藥物的研發。

  • 護理人力荒 國安問題 朝野立委籲 加薪留才

    護理人力荒 國安問題 朝野立委籲 加薪留才

     新冠疫情期間,護理師肩負第一線照護責任,但護病比過高、津貼待遇不平等問題頻頻引發爭議。昨天適逢國際護師節,跨黨派立委齊聲呼籲政府重視護理人員權益,包括改善薪資待遇、降低全日護病比、杜絕醫療暴力,護理團體更指出「護理人力不足是國家安全問題」,盼政府降低全日護病比、提高薪資待遇,避免護理人才持續流失。

  • 慈濟科技大學第32屆加冠典禮  392位護生將進入臨床實習

    慈濟科技大學第32屆加冠典禮 392位護生將進入臨床實習

    國際護師節前夕,慈濟科技大學舉辦第32屆加冠典禮,共392位護理科系二年級學生(四技163人、五專229人)齊聲宣誓「發揮護理專業的服務熱誠,宏揚人傷我痛的慈濟精神」。因為從六月起,護理系學生將前往醫院實習,不但應用專業理論所學,更要從臨床第一線,體現護理的價值。

  • 疫情上升 羅一鈞:5、6月會有一波流行

    疫情上升 羅一鈞:5、6月會有一波流行

    指揮中心5月1日解編後本土疫情升溫!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編後的首度合併疫報記者會,疾管署統計,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1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上一周之每日平均新增98例上升。死亡部分,平均新增12例,與解編前持平。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冠出現緩慢上升趨勢,預估五到六月會呈現逐步上升。

  • 防疫3年換來承諾跳票 醫療相關工會百人上街遊行

    防疫3年換來承諾跳票 醫療相關工會百人上街遊行

    五一勞動節遊行今天(1)舉行,醫療相關工會也走上街頭,集結上百人向政府表達訴求,包括新冠疫情防疫津貼發放不公、醫護染疫補償金未發放、「三班護病比」承諾跳票等,希望政府能正視醫護人員權益,並上演行動劇,諷刺民進黨政府要基層為防疫付出,卻收割防疫成果。

  • 中疾控發布五一健康出遊提示 籲繼續重視新冠、預防諾羅等

    中疾控發布五一健康出遊提示 籲繼續重視新冠、預防諾羅等

    大陸央視新聞28日報導,2023年「五一」假期將至,假日期間人員流動與聚集、境內遊、出境遊將明顯增多。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提醒:五一假期期間,要繼續重視新冠病毒感染預防,同時要做好季節性流感、諾羅(Norovirus、Winter Vomiting Bug,NV)病毒腸炎、食物中毒、蜱傳播疾病、手足口病、猴痘和動物源性傳染病的預防。

  • 教練猝逝!28分鐘後救活 分享「死後經歷」

    教練猝逝!28分鐘後救活 分享「死後經歷」

    死後世界到底長怎樣?澳洲一名57歲跆拳道教練先前打籃球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當場倒地停止呼吸,隨後被送往醫院急救,沒想到竟奇蹟甦醒,他才得知自己曾死亡長達28分鐘,近日分享死後經歷的事情,直呼當下讓他精神有些錯亂。

  • 8旬婦罹患新冠後排尿困難 竟是帶狀疱疹作祟

    8旬婦罹患新冠後排尿困難 竟是帶狀疱疹作祟

    季節更迭,氣溫變化快速,近期醫院帶狀疱疹病人遽增,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名8旬婦人,確診後排尿困難,一開始以為是陰道炎,吃藥卻未能改善,拖了10天就醫確認是帶狀疱疹。感染科主任王瑞興提醒,不論有無水痘或帶狀疱疹病史,季節變化或免疫功能不穩定時都應多留意,高風險族群可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避免後患。

  • 腸胃有7種癌前病變 這款機率40倍!醫嘆:常被輕忽了

    腸胃有7種癌前病變 這款機率40倍!醫嘆:常被輕忽了

    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大腸癌已連15年居冠,胃癌也居第8名,醫師表示,腸胃部分有7種癌症的「潛在病變」,其中較不為人所知的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因胃食道逆流導致的癌前病變,此病惡化為食道腺癌的發生率是一般人的30~40倍。醫師提醒,民眾若被確診為上述7種疾病,應積極治療,以防日後惡化成癌症。

  • 雜誌精選》二度確診會更嚴重? 一次看懂重複感染機率及防疫重點

    雜誌精選》二度確診會更嚴重? 一次看懂重複感染機率及防疫重點

    新冠肺炎二度感染機率有多高?面對重複確診危機,如何做好準備?醫院感控專家,教你掌握二度感染的防疫重點。

  • 4月10日起 取消住院、陪病篩檢

    4月10日起 取消住院、陪病篩檢

    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4月10日起取消無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住院病人及陪病者篩檢建議,僅有針對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肺炎、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症狀者,由醫師評估進行採檢。

  • 《捍衛任務》男星續集上映前猝逝 愛妻目睹送醫過程死因曝

    《捍衛任務》男星續集上映前猝逝 愛妻目睹送醫過程死因曝

    好萊塢男星藍斯瑞迪克(Lance Reddick)出演過多部戲劇及電影,在《捍衛任務》飾演最強飯店櫃台經理「沙隆(Charon)」,成為其代表作之一。怎料,《捍衛任務4》上映前夕,他被發現倒臥在家中猝逝,享壽60歲。如今死亡證明被曝光,死因確定為缺血性心臟病。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