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凍薪的搜尋結果,共42筆
為因應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惡化,蝦皮母公司新加坡冬海集團(Sea)創辦人兼執行長李小冬宣布,將凍結大部分員工薪資,並削減年終獎金。
為因應明年全球經濟環境惡化,蝦皮母公司新加坡冬海集團(Sea)創辦人兼執行長李小冬宣布,將凍結大部分員工薪資,並削減年終獎金。
為了因應明年全球景氣可能進入寒冬期,新加坡冬海集團(Sea)宣布,今年大部分員工不會加薪,同時分紅也不用太期待。因此,Sea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股價,22日一度大跌7.6%,收盤時跌勢收斂但也下挫4.2%。
港媒消息稱,香港行政會議決定公務員今年繼續凍薪,亦是繼去年後連續2年凍結薪資。
大陸加強監管力度使網企人心惶惶,體量最大的阿里巴巴成為官方處罰的重點案例,為應對這波短期衝擊,傳阿里已經凍結2021年高管薪資,留下空間讓基礎員工加薪,以保持企業競爭力。
yes123求職網今(20)發布「薪資滿意度與升遷疫外卡關調查」指出,國內上班族長時間薪水停滯不前,此次調查顯示,高達87%的受訪上班族已經一年以上「沒調薪」,其中,甚至有9.6%十年以上沒調薪,整體而言,國內上班族平均「被凍薪」了3.8年,創下八年來新高!
歷經16次勞資談判,韓國起亞汽車公司工會宣布已與資方達成初步協議,同意暫時凍結底薪,創下11年來首次薪資不調高的紀錄。
中國飛機服務4日聲明,裁員約160名員工,占全體員工比重約17%。且全體員工明年將凍薪、調整津貼及繼續實施自願無薪假安排,直至明年3月。管理層亦會減薪至明年3月。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特區政府所有政治委任官員,包括行政長官、司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在未來一年會凍薪,生效日期為7月1日。而行政會議成員亦同意10月起凍薪。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今日宣布,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將在2020年至2021年度,針對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以及首長級公務員的薪資進行凍結,決議從2020年4月1日起開始生效。
民眾動保意識抬頭,北市動保處近年每年接獲逾萬件動物救援通報,平均每天有27件救援任務,但外包的動物救援隊內、外勤編制僅40人,薪資已凍漲5年,維持27K到30K,讓許多隊員感嘆是在「做功德」,5年平均離職率逾1成,動保處表示,今年會編列預算送審,盼明年能調薪留才。
香港去年11月分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額大瀉43.5%,連跌10個月。市場消息指,全球精品龍頭路易威登(LV)因銅鑼灣時代廣場業主九龍倉置業拒絕減租,有意關閉該分店。同時,香港知名的海洋公園宣布,因預期旅遊業景氣短期內難回復,將取消今年薪資調整,並鼓勵員工申請無薪假或提前退休。
據香港東網報導,香港建造業總工會今(15日)表示,因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時常「拉布」(反對),令2018年至2019年度超過700億港元的工程未能獲財委會成功撥款,建造業達35萬人的生計受影響,行業進入寒冬期。故工會建議建造行業的混凝土、扎鐵、模板等15個工種,由今年11月1日起暫不調薪。
在全球宏觀經濟下行、經濟增速放緩下,大陸員工離職變得更謹慎。中智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下稱中智諮詢)公司4日公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去年員工主動離職率為17%,較2017年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主動離職率為9.9%,較去年上半年的11.2%下降1.3個百分點。
在全球宏觀經濟下行、經濟增速放緩下,大陸員工離職變得更謹慎。中智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下稱中智諮詢)有限公司4日公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去年員工主動離職率為17%,較2017年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主動離職率為9.9%,較去年上半年的11.2%下降1.3個百分點。
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全球經濟成長表現如同「天下烏鴉一般黑」,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台灣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比南韓、新加坡及香港好,台股更是4小龍跌最少,至於台灣薪資涷漲20年,他認為,一部分原因與台灣在中國大陸隔壁有關。但此番言論一出,引發網友狂酸,有人打臉說,「香港、澳門為何薪水比台灣高,南韓也比台灣高,這些國家不在大陸旁邊嗎?」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1~5月平均月薪年增幅創下近18年新高,包含獎金、加班費等在內的平均總薪資也達4.8萬元,引起熱議。不過,根據1111人力銀行昨(9)日公布最新調查,國內逾1,100位受訪上班族薪資平均已凍漲3.47年,凍薪最久的3大產業依序是營建不動產、傳產製造及貿易流通。
上班族「薪情差」,可能影響工作心情;根據1111人力銀行昨公布「上班族薪資成長調查」顯示,整體薪資平均凍漲3.47年,更有36%受訪者,超過4年薪水呈現停滯狀態;透過交叉分析觀察,任職於「營建不動產業」的上班族最久沒調薪,平均達3.56年,反觀「泛金融業」從業者最令人稱羨,平均經過1.7年就「薪」動。
全台「衛生紙之亂」持續四天,行政院長賴清德終於親自回應,喊話:「供應無虞」,「價格合理」,「不需要搶購」,但問題是現在各大賣場架上就是空空如也啊,喊話又有何用?而如今真正的麻煩是,固然有部分「非理性」的搶購囤積,但現在就連真正有需求的民眾也買不到,結果必然導致更多更瘋狂的搶購。欸拜託,這是衛生紙耶,是民生必需品耶!台灣已經淪為第三世界國家了嗎?政府就算不能管制漲價,總可以保障供應量吧?
日前賴揆呼籲企業界加薪留才,工商大老則回應希望政府5年內凍漲基本工資,引發網友熱議。專業財經週刊舉1家位於中國福建省的新能源科技廠為例,去年初來台祭出年薪30萬至60萬人民幣(約合136萬至272萬新台幣)徵求台幹,表示如果台灣老闆不思產業升級,還在思考降低成本,很快將被陸企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