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初值由的搜尋結果,共38筆
歐元區商業活動在七月陷入萎縮,為2021年初以來首見。由於面臨生活成本上升的危機,消費者選擇縮減開支;根據該調查顯示,經濟的前景趨向黯淡。
根據今天所公布修正後的官方數據,美國第一季經濟萎縮程度略較原先公布的數據更嚴重,並未受到消費者支出維持強勁加持。
日本公布最新數據,受累於生產下滑,2月製造業活動寫下5個月以來最緩慢擴張,凸顯全球供應鏈受阻對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帶來持久影響。
歐元區12月商業活動降溫,擴張步伐降至9個月新低水準,主要因為歐洲入冬後疫情復燃,確診案例攀升打擊服務業,抵消製造業成長。
歐元區11月商業活動回溫,走出10月的低迷,法國服務業表現又格外強勁,創下近四年最大擴張步伐。然而供應鏈瓶頸揮之不去,且歐洲疫情復燃,使得歐洲短期經濟展望籠罩陰霾。
香港經濟連續三季年增長,政府公布,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年增長5.4%,與初值相同,較第二季增幅7.6%有所放緩,是由於今年上半年增長較預期強勁以及比較基數較高。
受到疫情升溫與供應鏈瓶頸衝擊,美國與歐元區的商業活動擴張力道同步減弱,歐元區9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五個月新低,美國的數據更創下12個月新低。
歐美進一步解除防疫限制,釋放受壓抑的需求,服務業迎接復甦,歐元區6月商業活動一舉創下15年來最快擴張步伐,美國亦維持強勁擴張趨勢。
歐美進一步解除防疫限制,釋放受壓抑的需求,服務業迎接復甦,歐元區商業活動創下15年來最快擴張步伐,美國亦維持強勁擴張趨勢。
日本6月工廠作業活動,正以4個月以來最慢速度在擴張,表示7月東奧復賽前,這個世界第3大經濟體的景氣成長力道已趨於平緩。
歐元區日前公布的4月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市場普遍預估只有62,但結果優於預期、為63.3,且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也優於市場所估;歐元區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超乎預期,顯示歐元區正從疫情中恢復,此有利歐元持續升值。
日本官方8日(周二)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受累於新冠病毒疫情打擊企業資本支出,使該季GDP季減年率28.1%,反映經濟衰退程度更甚於初估值,也凸顯日本決策者面臨該國經濟急速萎縮的挑戰。
美國與歐元區8月經濟活動呈現喜憂兩樣情。市調機構IHS Markit指出,美國8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勁升到一年半高點,顯示美國經濟活動不受疫情影響而快速增長。不過歐元區卻為了抗疫再度實行限制措施,反使復甦力道再失動能。
美國與歐元區製造業PMI報喜,加上蘋果與微軟助攻,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一盤中刷新歷史高點,觸及10,880點水準。道瓊工業指數與標普500指數漲幅同為0.8%左右。蘋果股價盤中大漲4.75%,來到444.87美元的新高,微軟則強升3.87%,每股212.94美元。
受惠於歐洲解封後產出和需求持續回溫,歐元區7月製造業活動重返擴張,此為一年半來首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 3日公布,歐元區7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升至51.8,高於初值和市場預估的51.1,亦優於6月的47.4。最新數據站上景氣榮枯分水嶺50之上,寫下2019年2月以來首次擴張紀錄。
晶圓雙雄連續漲停力拱台股指數與成交量同創新高,台積電穩居全球半導體龍頭,依法人評價模型,台股位階目前雖不算便宜,但還不至於泡沫化。
因區域內越來越多國家鬆綁防疫封鎖措施,歐元區6月製造業景氣萎縮程度不如原先預期嚴竣。
拜逐步解封所賜,歐美製造業活動緊縮已連續兩個月大幅放緩。歐元區與美國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雙雙升至四個月高點,法國更重返擴張軌道。
拜逐步解封所賜,歐美製造業活動緊縮已連續兩個月大幅放緩。歐元區與美國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雙雙升至4個月高點,法國更重返擴張軌道。
日本2月整體商業活動與服務業活動,雙雙創下近6年來最嚴峻的萎縮。新冠肺炎帶來的衝擊恐將使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粉碎由內需帶動經濟復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