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利息淨收入的搜尋結果,共10筆
部分公股銀行上半年換匯(SWAP)獲利亮眼,但也有公股銀SWAP收入比不上去年同期,美國今年多次升息拉大台美利差、墊高成本,公股銀預估下半年SWAP貢獻度恐怕不如上半年,接下來獲利重點,將回歸「手續費收入」。
國巨(2327)公布第2季財報,單季營收267.57億元,季增2.5%,年減14.6%;歸屬母公司業主合併稅後淨利為37.30億元,季減9.7%,年減37.1%,每股稅後盈餘為8.92元。展望第3季,單季合併營收預估較第2季持平,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預估較第2季持平或微幅增加。
微眾銀行發表2022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下同)353.64億元,年增長31%,其中利息淨收入249.7億元,年增長39%。淨利潤89.37億元,年增長30%,淨資產收益率為27.87%。
中國國家統計局28日發佈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按美元計算,大陸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為1萬2608美元,尚未達到世界銀行規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1萬3205美元以上)。
股市行情影響金融業獲利。金管會5日公布金融業首季稅前盈餘為2,61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賺逾562億元,衰退幅度達17.7%,其中廣義銀行業利息淨收入增加、呆帳提存減少,雖投資收益比去年大幅衰退近34%,但首季稅前獲利1,0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24.5億元,增幅2.3%;主要是券商獲利衰退55%、壽險獲利減25%,都是受資本市場行情比去年不佳影響。
大陸五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交)近日陸續公布2021年第一季財報,從獲利表現看,以建設銀行年增2.8%最佳;全球最大銀行工商銀行獲利年增1.46%,增速在五大行中墊底,但當季賺進人民幣(下同)857億元,每天淨賺約10億元,獲利額仍傲視群倫。
走過燦爛一世紀,期許下個百年能繼往開來、再登高峰,華南金控暨銀行董事長吳當傑19日提出2019年四大發展藍圖、五大核心策略,特別是在財務管理上,他透露,去年請到國外知名顧問公司,協助為華銀財富管理業務打好基礎,期望今年能展現成果,推升財管手續費收入占總獲利提升2個百分點。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去年第4季稅後淨利新台幣13.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59元;2016年稅後淨利39.54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6.83元,創歷史新高。
台糖公司28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順利完成董事改選,台糖董事長陳昭義表示,本屆當選3位獨立董事包括吳琮璠、林建元、賴瑟珍等人,都已通過第30屆第25次董事會審查,分別對於土地、財會及觀光擁有專長及學養經歷。
A股銀行紛紛公布前3季財報,由建設銀行(601939-SH;00939-HK)、平安銀行(000001-SZ)打頭陣,兩家銀行都交出亮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