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刺激內需的搜尋結果,共152筆
總經與市場觀察: 美國最新公布的3月CPI年增率5%,低於前月的6%,並低於市場預期的5.1%,主要受惠能源類轉為年減6.4%所拉動,服務排除住房後的年增率6.1%,也較前月的6.9%出現明顯放緩。而在3月的核心CPI方面,年增率由前月的5.5%提高到5.6%,並與市場預期相當,主要仍是受到房租年增率來到8.2%拉動,但觀察月增則已有趨緩跡象,推估再攀高的機率已大幅降低。
大陸將於18日公布第一季經濟數據,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7日預估,大陸第一季經濟年增3.8%,較該機構原本預測的4.5%為低。
從本周六(1日)開始進入清明連假五天,預料掀起一波餐飲、零售、百貨、觀光、旅遊等消費熱潮,貢獻內需產業營運走揚。
廣華-KY(1338)受大陸封控影響當地供給及需求同步壓抑,去年稅後純益1.36億元、年減57.79%,每股純益1.63元,不過董事會仍通過擬超額配息2元,以27日收盤價45.7元計,殖利率約4.38%。
總經與市場觀察:Fed 2023年第二次利率會議,與上月相同小幅升息1碼:聯準會(Fed)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FFR)目標區間調升1碼至4.75%~5.00%,為連續第九次升息,一如市場的預期,且全數投票委員同意升息1碼,使利率來到2008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總經與市場分析:近期的銀行危機已經暫時解除,美國方面拜登總統喊話保證存戶存款,監管機構及大型銀行輪番出手救援矽谷銀行及第一共和銀行。歐洲方面,瑞士信貸也將由瑞銀接手,全球六大央行也透過美元互換協議互相增強流動性,市場對於銀行業的擔憂逐漸化解,擠兌風暴正化解在無形中。
滬深300指數今年來短線漲了一波之後,2月進入整理格局,法人認為,即使如此,仍看好陸股中長期走勢,建議逢回依然可以分批布局中國相關基金。
日本疫後復甦強勁,國內鐵路運輸營收築底反彈,激勵零售消費產業表現,過去受壓抑的內需和觀光業皆受惠。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市場對於日本央行去年底宣布上調10年期日本公債利率上限感到意外,促使日圓元反彈,可望吸引國際投資人重返日本股市。
大陸長達3年疫情封控結束後,旅遊消費潮大爆發,根據大陸交通運輸部統計,7天春節假期(1月21日至27日),鐵路、公路、水路及民航等運輸工具,累計運送旅客達2.3億人次,雖不及2019年疫情前4.2億人次,但較2022年大增71.2%,各處觀光旅遊景點,幾乎都人滿為患。飛常準(VariFlight)資料顯示,春節期間大陸國內客運航班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4.7%,運量恢復到2019年同期近9成。國際及港澳台航班比去年同期大增144.4%,跨境機票訂單年增幅度高達4倍以上。
大陸長達3年疫情封控結束後,旅遊消費潮大爆發,根據大陸交通運輸部統計,7天春節假期(1月21日至27日),鐵路、公路、水路及民航等運輸工具,累計運送旅客達2.3億人次,雖不及2019年疫情前4.2億人次,但較2022年大增71.2%,各處觀光旅遊景點,幾乎都人滿為患。飛常準(VariFlight)資料顯示,春節期間大陸國內客運航班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4.7%,運量恢復到2019年同期近9成。國際及港澳台航班比去年同期大增144.4%,跨境機票訂單年增幅度高達4倍以上。
全球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放緩、通膨降溫,帶動整體投資情緒好轉,台股自兔年紅盤以來大漲653.72點,漲幅達4.38%,且本次反彈由科技股領漲,大盤與電子類股都站穩短中長天期均線之上,台股指數自低檔逐步墊高。
疫情紅利消散、客戶去化庫存、工作天數減少等不利因素干擾,台股上市櫃公司1月合併營收3.21兆,仍守住3兆元大關,月減8.88%、年減10.40%。根據統計,1月合併營收創新高家數僅25家。法人預估,全年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有機會守住41兆元,僅呈個位數衰退。
在經過近三年漫長的嚴密疫情封控後,大陸工業生產及居民經濟活動都受到不小的衝擊。以財新製造業及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例,2022年數個月份皆落入50以下的收縮區間,顯示工業及服務業經濟活動皆進入衰退。疫情封控提高了居民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民眾消費意願薄弱,居民儲蓄率在這三年由疫情前的平均31%,上升到35%~40%之間。
新冠疫魔肆虐,大陸政府17日公布2022年全年與第四季數據,足證過去一年,疫情對大陸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衝擊之劇,其中又以消費尤甚。2023年大陸經濟「內卷化」之後,如何擴大內需市場、刺激消費,成為大陸當務之急。
台塑(1301)去年第四季虧損幅度比預期大,本季因為農曆年工作天數減少,台塑估計單季營收相較年第四季持平或微幅衰退,法人則預估,因大陸消費刺激政策下,內需回溫,台塑單季獲利將由虧轉盈。
2022年大陸經濟受到新冠疫情重擊,2023年伊始,大陸多部委11日端出多項政策,希望拉抬內外貿易、振興消費。包括將北京、上海等九地列入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名單,強調要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鼓勵新能源車企做強做大,以及推動6G、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科技產業發展。
農曆春節長假逼近導致台股成交量萎縮,不利大型股表現;農曆封關期間正值美股超級財報周,市場擔憂科技股恐迎來財報變數,不利科技股氣氛;農曆春節適逢旅遊旺季,又逢國內解封後第一次長假,旅遊、餐飲、飯店住宿、遊樂園等正準備迎接報復性出遊商機,加上行政院已拍板於農曆年後,每人發放6,000元現金,支撐吃喝玩樂等消費性類股業績續航力。為趨吉避凶,市場資金自然會流向具利多加持的內需消費性類股,並減碼基本面展望不佳或充滿不確定的科技股與製造類股。
大陸持續寬鬆防疫及房地產限制,投信法人指出,在全球經濟下行下,大陸雖然出口轉弱,致官方2023年要對沖出口轉弱,需要加大內需刺激力度,地產投資成為2023年穩增長的重要發力點,在房地產有機會轉佳下,有助激勵陸股投資氣氛。
還稅紅包來了!政院規劃1,400億元財政餘裕與全民共享,每人將發6,000元現金,預計3月入帳。法人看好,將進一步點火本土內需消費力道,其中以電商、餐飲、觀光、百貨四大族群受惠程度最高,在政策利多加持下,有望扮演盤面多方主流。
台股今封關日在台積電領漲效應,帶動追價買盤,大盤指數維持百餘點漲勢行情,櫃買中小型股雖然有漲多獲利了結賣壓,漲勢縮減,但低接買盤仍積極。啟發投顧明年元月首周看好四大題材類股,包含:航空股、綠能股、生技(製藥及美白商機)、遊戲股等,元月首周指數區間介於14,000~14,5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