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前三大的搜尋結果,共1,105

  • 力成11月營收 寫13個月新高

    力成11月營收 寫13個月新高

     全球前三大記憶體廠全面減產後,激勵市場效益顯現,不僅記憶體價格上漲,近期需求也明顯回升,進一步帶動記憶體封測廠力成營運表現,力成11月營收回升至64.68億元,不僅較上月成長6.27%,更寫下近13個月營收新高,在市場看好2024年記憶體產業展望下,力成2024年營運也可望受惠帶動。

  • 製造業回溫 陸出口轉正成長

    製造業回溫 陸出口轉正成長

     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11月外貿數據喜憂參半,其中以美元計出口相隔七個月再度轉正,年增0.5%,但進口卻再度翻黑。展望下階段,專家多認為外貿難以大幅上行,對第四季經濟成長貢獻偏弱。

  • 25歲創業就被倒帳、合夥人落跑 他拚到連蘋果、比亞迪都要它

    25歲創業就被倒帳、合夥人落跑 他拚到連蘋果、比亞迪都要它

    「台灣第一大電動螺絲起子廠」奇力速,成功打進蘋果、三星、比亞迪等供應鏈,堪稱台灣隱形冠軍。而它的起始,得從一位電氣技工的創業夢說起。

  • 星國AI新策 翻倍擴編人才庫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4日出席新加坡人工智慧(AI)會議時宣布,將推出「全國AI策略2.0」(NAIS 2.0),藉網羅和培養等方式讓AI人才庫擴大2倍至1.5萬人,在未來3至5年內,加強經濟與社會競爭力。

  • HYUNDAI年度累計銷售突破20,000台 躍居非豪華汽車品牌前三大

    HYUNDAI年度累計銷售突破20,000台 躍居非豪華汽車品牌前三大

    銷售屢創新高的HYUNDAI汽車,成長力道依然強勁,在國產最新渦輪油電休旅Tucson L Turbo Hybrid及廣受家庭客群喜愛的CUSTIN頂級LMPV等主力車款持續熱銷下,不僅訂單暢旺,品牌1~11月銷售總台數累計已達20,768台,年增成長48.3%,成長大幅領先眾多國產品牌,自7月正式躍居非豪華汽車品牌前四大後,再度躍升非豪華汽車品牌前三大。

  • 機器人理財規模 衝破75億元

    機器人理財規模 衝破75億元

     ChatGPT熱潮帶動AI、機器人話題,國內機器人理財也蓬勃發展。證期局主秘尚光琪23日公布最新統計,至9月底,國內已有16家業者開辦此業務,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已達到75.5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57%、客戶數突破17萬人。

  • 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 31國買主來台洽談

    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 31國買主來台洽談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11月21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2023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共31國143位買主參與,與逾600家次我商進行洽談。

  • 《貿易》供應鏈大會 台巴經貿交流亮點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及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北部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本次共31國143位買主盛情參與,並與逾600家次我商進行洽談。其中巴西當地唯一機械進口代理商公會會長特率領5家巴西買主前來台灣參加洽談,並拜會貿協秘書長王熙蒙,雙方針對台巴未來經貿合作進行意見交換。

  • 《金融》外幣保單前3季衰退45% 占比跌破39%再探底

    金管會公布外幣保單最新銷售狀況,受升息效應持續影響,2023年前三季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2011.02億元,較去年同期3671.4億元減少達45%,衰退幅度較前8月44%略增、買氣持續疲弱,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持續下探38.99%,再創2019年展開統計以來新低。

  • 立隆電採異業結盟 擴版圖

     全球鋰質電容器排名第七名的立隆電(2472),欲透過擴大營運版圖,提升在行業的排名。立隆電董事長吳志銘表示,因考量各國的文化差異,公司不想採取併購方式,但會採取異業合作的模式,加上推動設備自動化,以期進一步擴大公司營運規模,爭取全球業界最好的排名。

  • 15家金控資產破77兆 增加4.7%

    15家金控資產破77兆 增加4.7%

     即便黑天鵝滿天飛,金控仍穩健成長。據金管會統計,9月底國內15家金控總資產近77.5兆元,較去年底增加3.47兆元、增率近4.7%。前三季總資產增加最多的是國泰金控,增近8,372億元,合併總資產12.94兆元,蟬聯第一大金控。

  • 《金融股》富邦金前3季獲利穩居金控龍頭 每股賺4.94元

    富邦金(2881)召開線上法說,公布2023年前三季自結稅後淨利678.13億元、年減19%,每股盈餘4.94元,仍稱冠金控業。總資產11.1兆、年增3.4%,淨值7374億元、年增達33.6%,普通股每股淨值49.3元,資產報酬率(ROA)0.83%、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3.88%。

  • 同期新高 國銀前九月海外分行獲利 近663億

    同期新高 國銀前九月海外分行獲利 近663億

     升息讓國銀海外分行獲利大豐收。金管會15日公布,前九月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共662.8億元,創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越南據點獲利皆創同期新高,香港穩居國銀海外最賺錢的地區,前九月賺364億元,同比成長逾5成,亦占所有海外獲利近55%。

  • 永豐餘砸10億 拓越南紙器廠

    永豐餘砸10億 拓越南紙器廠

     永豐餘放眼中長期國際經貿情勢演變,決議加碼近10億元參與旗下工紙紙器事業現增案,據了解有兩大重點,一是隨「大陸加1」策略發酵,擴大越南紙器廠營運規模,迎接全球製造業南移商機;二是在台灣、越南提高整體生產效率,朝低碳、低耗能、智慧製造,持續擴大市場版圖。

  • 品觀點|肺阻塞名列全球前三大死   大同醫院呼籲勿輕忽咳、痰、喘

    品觀點|肺阻塞名列全球前三大死 大同醫院呼籲勿輕忽咳、痰、喘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已成為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更預測,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前三大死因之一,由於其高盛行率和致命性,導致社會經濟負擔不斷增加,肺阻塞病人一旦罹患新冠肺炎或流感時,死亡率更大增,由此彰顯肺阻塞之嚴重性。

  • 美薪資滿意度 Meta、谷歌雙跌

    美薪資滿意度 Meta、谷歌雙跌

     過去一年美國科技公司頻頻裁員又催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引發許多反彈,但薪資優渥還是贏得人心。最新調查發現科技公司員工薪資滿意度普遍高過其他產業,雖然Meta、谷歌今年員工薪資滿意度排名退步,但仍擠進全美前15大排行榜。

  • 《證交所》上市公司10月營收年減1.41% 觀光逆勢成長續強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市公司10月營收,單月總計3兆4,88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499億元,年減1.41%;累計前10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30兆3,75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兆4,327億元,減幅10.15%。成長較大產業為觀光餐旅、金融保險及其他業;衰退較大產業為航運、運動休閒及水泥。

  • 上市櫃10月營收 今年新高

    上市櫃10月營收 今年新高

     受惠蘋果新機拉貨放量,以及AI需求動能回升,「護國神山」台積電10月營收一舉登頂,帶動上市櫃合計營收衝上3.72兆元,改寫今年新高、同期次高紀錄。展望後市,法人看好在年底消費旺季與產品組合優化雙動能加持下,第四季營收、獲利皆有望更上層樓。

  • 「格蕾寢飾」美女CEO跑馬拉松悟出經營哲學 15萬創業成全台前三大寢具女王

    「格蕾寢飾」美女CEO跑馬拉松悟出經營哲學 15萬創業成全台前三大寢具女王

    「一個人跑步你可以跑很快;但是跟著一群人跑,你可以走得又長又遠」愛笑的長腿美女CEO黃怡珮從跑馬拉松中悟出她的企業經營哲學。目前擁有20多個櫃位和門市,成就台灣前三大寢具王國「格蕾寢飾」,讓人很難想像她的創業金竟然只有15萬元!

  • 機械設備出口 今年恐衰退17%

     全球經濟景氣不佳,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受創,10月出口衰退幅度再擴大,締造連15黑的空前低迷。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原預期因去年基期較低,今年第四季出口有機會止跌,不料10月數字不增反減,且衰退幅度還較先前擴大,預估全年出口值減幅將從原本預估的15%~16%擴增至17%。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