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前九月的搜尋結果,共260筆
美國聯準會鷹式升息,加上新台幣急速貶值,重挫美元保單買氣,據金管會29日公布,9月美元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1.9億美元,是近四年的次低,美元傳統保單(主要是美元利變壽險)9月銷售5.5億美元,是金管會2018年公布此統計以來單月新低,合計美元保單9月僅賣7.4億美元,亦是新低。
靠新台幣貶值助攻,新光人壽前九月年化投資收益率達3.87%,還比去年同期股債雙漲時的投報率3.86%略高一點點,前三季投資收益近96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921億元,多逾48億元,主要是匯兌利益貢獻。
壽險股神,在台股前九月回檔逾26%、美股下跌逾32%之下,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人壽前三季依舊在股海中實現資本利得593億元,雖較去年同期少賺130億元,但仍是歷年次高,亦是壽險第一名,富壽前九月台股投報率18.17%,國外股票亦有12.18%,整體資金收益率5.55%,是目前已公布的金控壽險子公司中,投報率第一高。
富邦金(2881)今舉行法說會,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837億元,年減36%,每股盈餘6.51元,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居業界第一。9月底總資產年成長5.6%,逾10.7兆元(新台幣),淨值為5521億,普通股每股淨值為36.8元。富邦金控截至9月底客戶數達1352萬人,包含日盛金控 (不重複)80萬戶,合計佔比台灣人口約58%,預期進一步發揮合併綜效。9月底富邦金ROA為1.07%,ROE為14.87%。
升息加上新台幣助攻,目前已舉行法說會的國泰人壽、台灣人壽(不含中信產險虧損)及中國人壽,前九月避險後投資收益率都超過4%,主要是壽險積極加碼國外升息後高收益債券,加上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前九月國外投資都是避險利益,讓三大壽險公司前九月利差益擴大。
升息加上新台幣助攻,目前已舉行法說會的國泰人壽、台灣人壽(不含中信產險虧損)及中國人壽,九月避險後投資收益率都超過4%,主要是壽險積極加碼國外升息後高收益債券,加上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前九月國外投資都是避險利益,讓三大壽險公司前九月利差益擴大。
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前三季處分債券資本利得僅82.3億元,較去年同期少459億元,並創2012年以來同期新低,且第三季是實現債券投資虧損28.17億元,因今年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目前債券幾乎都無可實現獲利,國壽全年債券資本利得恐低於82億元。
債券無利可圖逾十年之最。國泰金控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前三季處份債券資本利得僅82.3億元,較去年同期少459億元,並創2012年以來同期新低,且第三季是實現債券投資虧損28.17億元,因今年債券殖利率大幅彈升,目前債券幾乎都無可實現獲利,國壽全年債券資本利得恐低於82億元。
台新金控董事會決議通過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前九個月稅前盈餘破百億元至109.32億元,稅後純益82.7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58元。
受惠各國國境解封,航空班次增加,帶動飛機新機採購潮,連帶使台灣航太相關類股前九月EPS表現搶眼。前九月EPS,千附精密(6829)5.56元、駐龍(4572)4.51元、千附實業(8033)2.63元、晟田(4541)1.49元、漢翔(2634)1.46元,及寶一(8222)0.39元,均優於去年同期,掃除疫情後的航太業不景氣陰霾。
產業周轉金資金需求減,國銀放款增幅減。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本國銀行放款總餘額新台幣36兆3,783億元,較8月底增加3,493億元,比8月的增額3,885億元減少392億元,林志吉分析,主要是周轉金、不動產放款增額雙降所致。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10日公布,9月信用卡簽帳金額約2,821億元、年增率12.44%,累計前九月國人已刷2.54兆元,年增率11.64%,不管是單月還是累計皆創史上同期新高,今年有機會再挑戰2019年的3.22兆元新高。
主計總處今(10)日發布9月受僱員工調查,受物價高漲影響,由於物價漲幅超過薪資增幅,1~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依舊下滑0.07%,為近九年同期首度負成長。
受惠於中古車、機車、醫療與營建設備分期業務擴大成長,汽車金融雙雄和潤(6592)、裕融(9941)10月營收雙雙締造歷史單月新高紀錄。
前五大信用卡發卡行競爭激烈。今年前九月信用卡新發卡量共452.23萬張,較去年同期增4.17%,但仍未恢復疫情前的發卡速度;而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台新銀及台北富邦銀就新發290.02萬張,占整體新發卡量逾64%,且較去年同期成長近8%。
夏天旺季夠力,加上今年擺脫疫情陰霾,超商二哥全家(5903)4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5.12億元,較第二季增加44.6%,更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0.9%,「賺一季幾乎抵過今年上半年」,衝上近七季獲利新高,換算單季每股純益2.29元。
受惠「升息、放款大增」兩大補丸,國銀今年前九月稅前盈餘衝近3千億元,再創史上同期最高。
受惠「升息、放款大增」兩大補丸,國銀2022年前九月稅前盈餘衝近3千億元,再創史上同期最高。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3日指出,國銀獲利亮眼主要還是來自國內總分行稅前盈餘2136.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而獲利動能主要來自「升息、放款增加」推升利息淨收益達4,472.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賺634.8億元。
詠業科技(6792)111年第三季受客戶庫存水位居高待去化之影響較大,致出貨排程延後,同時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及美國為抑制通膨強力升息造成國際產經情勢變動風險升高,導致全球消費力道減弱影響,本季合併營收3.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合併之稅後純益為4,834萬元,每股盈餘為1.02元。
受惠於矽利康需求回溫,崇越電(3388)業績走了一年多的多頭行情,不過,隨著通膨高漲,需求走弱,單季EPS力挺在二元以上的榮景將暫告一段落,惟在上半年獲利力撐下,崇越電今年前三季EPS仍達到5.7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