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前文化的搜尋結果,共1,452筆
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今(31)日下午在台北中山堂舉辦頒獎典禮,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表示,行政院文化獎公部門頒贈給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最高榮譽,性質等同於終身成就獎,是為了表揚台灣文化有卓越貢獻的文化藝術工作者,目前已有93位得主,涵蓋各種藝術文化領域。
5月26日,首屆廣州台灣青年嶺南文化講解員大賽總決賽圓滿舉行,此活動是由廣州市台辦、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教育局聯合主辦。吸引各區台辦負責人、台灣青年代表、台協青年會代表,12家廣州市對台交流基地和交流點的負責人,以及來自廣州12所高校、中小學的台灣學生代表共約200人參加。
彰化縣政府28日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吸引民眾親子到潮間帶參加牛車生態體驗,感受當地特有的海牛文化,吹海風、看夕陽,體驗、探索海牛文化與芳苑海岸之美。
彰化縣政府今天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參加親子到潮間帶參加牛車生態體驗,感受當地特有的海牛文化,吹海風,看夕陽,體驗、探索海牛文化與芳苑海岸之美。
每年端午節高雄愛河等水域都有傳統龍舟競賽,美濃商圈促進會為了促進在地觀光發展,匯集在地人聲音,規畫在美濃湖辦理龍舟賽或立漿舟賽等水上活動,理事長林享達說,目前已獲水利局同意,下個月將公告美濃湖水域活動使用條文,未來美濃湖水域賽事,可望為當地帶來不少經濟效益。
台中市清水區建國國小綜合活動中心工程開挖後,發現該場址可能位於中社遺址內有完整的文化層,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25日邀相關單位會勘,提出設立遺址博物館或與科博館合作設立海線館區等倡議,盼中市府提出完整規畫。
關於電動車發展3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桃園市政府去年起委託專業團隊,走訪大園挖掘文化資產與人文地景,從古蹟、考古遺址到民俗,作家及插畫家聯手創作文字與圖畫,描繪出大園在地文化資產圖文書《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今新書分享會致贈逾500冊圖書給航空城區域內的小學生與相關單位。文化局表示,這也是桃園第一本科普類的文化資產圖文書,兼具知識及趣味性,盼讓文資教育種子,在大園城市發展中發芽茁壯。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自1977年起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2023)年主題為「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強調博物館扮演提升全民身心健康和永續發展的角色。為迎接博物館日,文化部於16日的記者會宣布,閉館近3年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5月19日再造完成重新開幕。
疫情趨緩,全球國門解封,韓國積極拚觀光,將2023到2024年定為「韓國訪問年」,特地於5月12至15日一連3天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以「飛向韓國心發現」為主題的韓國文化觀光大展,現場備有豐富的K-Culture活動,更邀請藝人小S擔任開幕嘉賓,今(13)日則邀請韓團男神厲旭來台舉辦粉絲見面會。適逢母親節假期,哈韓族不妨帶媽媽一起前往同樂。
辜汪會談今年正好30周年,30年在中國人眼中正好是一個世代。30年前的舞台早已物換星移,30年前的主角也哲人已遠。對照今日的兩岸關係,人去樓空,徒留唏噓。
韓國將今明(2023、2024)兩年定義為「韓國訪問年」,其宣傳活動一波又一波,而最近一場活動,即是於今(12)日起至14日,一連三天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以【飛向韓國心發現】為主題的韓國文化觀光大展,園區活動均為免費,而且活動期間,備有豐富多樣的K-Culture活動,適逢母親節假期,不妨和媽媽一起同遊。
前NBA球星「魔獸」霍華德來台打球,備受台灣球迷關注,文化總會近日舉辦2023年「來去總統府住一晚」,霍華德也高調合體副總統賴清德。但兩人同框也引發大陸網友的火氣,「霍華德台獨」更是成為微博熱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9日發布署名王奇、題為〈堅決反對「圈子文化」〉文章,細數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前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義國熱衷「圈子文化」,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四川省天府新區行政審批局前黨組成員胡澤龍搞團團夥夥,導致單位「圈子文化」盛行等等,點名近期中共紀檢監察機關多起通報案例中,直指「圈子文化」,再次敲響警鐘:「堅決遠離各種小圈子,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
以「台灣迪士尼歌舞劇」自我定位的舞鈴劇場,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資策會支持下,將於5月27日晚間7點半,在國家兩廳院戲劇院首次演出《VALO二部曲-島嶼》沉浸體驗版,讓現場超過1,200位觀眾共享多層次台上、台下燈光共感體驗,展現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具體成果。
4月27日這一天是荷蘭的國慶日,荷蘭同時也是國王的生日,因而稱為「國王節」,臺北市日新國小特別選在今日展開「The Netherlands and me荷蘭文化主題書展」活動。荷蘭在台辦事處譚敬南(Guido Tielman)代表也蒞校親自為學生介紹荷蘭的文化特色,讓學生透過書展中的各項活動及閱讀,對臺灣與荷蘭文化的異同有更深入的體驗與了解。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樹德企業半山夢工廠精心規劃的8F「灣島文化館暨世界南島中心」於4月27日(週四)隆重正式開幕!邀請到國寶級阿美族太巴塱海神祭古調團,在24公尺長沙灘電影院投影太平洋逼真藍色海浪下,演出難得一見的原民古調、海神祭,令眾人驚嘆!「灣島文化館暨世界南島中心」是台灣唯一專門介紹南島文化的文化館,將為首重觀光的南投縣,注入更多旅遊特色和焦點。
2023倫敦工藝周(LCW)5月8日至14日在英國倫敦Gallery 7, Cromwell Place展出,文化部所屬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前進倫敦工藝周,在會場設立臺灣館,以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展出多組富含臺灣多元族群文化風貌的編織作品。
有79年歷史的新竹市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內的60公尺高「大煙囪」,過去曾一度為珍稀動物霜毛蝠的棲息地,近年為讓霜毛蝠再次成功寄居,市府與蝙蝠學會於廠房周邊掛設蝙蝠屋,近日已發現80多隻霜毛蝠出沒,讓愛蝠朋友又驚又喜。
東港第一鮪拍結束後,宣告2023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正式展開,近來海上再傳捷報,一尾重達383公斤的「最大鮪」上岸,龐然大物引來關注;但在地人了解,東港不只有海鮮美食,豐厚漁業文化更令人癡迷,東港區漁會首次以食魚教育策展,邀請遊客走進討海人的世界,細細品味漁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