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前瞻預算案的搜尋結果,共76筆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特別預算歷經多次審查、政黨協商,30日經立法院會三讀通過。歲出所需財源原列新台幣2101億9965萬6000元,其中2023年度為1044億4872萬1000元,2024年度1057億5093萬5000元,最終審議結果減列3億6710萬1000元,改列為2098億3255萬5000元,全數以舉債支應。
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喊出徹查「大祕寶」,上任後先鎖定新竹棒球場、關埔國小、兒童醫院土地變更等三大案。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甚至表示,太陽能光電案及8千億前瞻預算,這兩個大案若查清,政界大概要倒台四分之一。
內政部推動預售屋交易和私法人購屋納管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案,立法院上個會期並未審議,9月底即將開議,有綠委透露,由於新會期要先審議行政院提出2.7兆總預算案,加上11月九合一大選前將休會二周,修法草案可能繼續躺在立法院。
立法院臨時會今三讀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前瞻第3期特別預算案,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表示,對於這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有委員、助理們的辛苦加班、努力,使得預算協商及審查順利通過,讓行政部門能夠有效運用預算,來提升人民健康安全、社會福利及促進國家發展,黨中央要表達誠摯的感謝。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案於1月11日至31日召開臨時會,處理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前瞻第三期等三大預算案。今朝野協商時,國民黨、民眾黨及時力雖同意召開,但也主張應藉機針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訪台、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涉及擴權監控等重大事件進行專案報告,預計下周一將再召開談話會做最後確認。
立法院民進黨團6日提案,擬於1月11日至31日召開臨時會,專門處理前瞻第三期等三大預算案,且因應國民黨團將祭出「案海戰術」,期間的周六日也要開會,立法院長游錫堃將於8日下午召集朝野協商、商討定案。
立法院民進黨團今提出召開臨時會提案,規畫1月11日開始至1月31日為止召開臨時會,除處理總預算等3大預算案,並計畫12日至18日加開委員會,審查國營預算。面對國民黨團揚言將嚴審預算,每位委員將提出50案,民進黨團除未排法案外,甚至把周六、周日納入議程,不排除加開院會,臨時會確認議程仍待立法院長游錫堃召集朝野協商後確認。
民進黨立院黨團規劃最快立法院在11日起召開臨時會,處理中央政府總預算、前瞻第3期特別預算及國營事業三大預算,行政院官員今(2)日表示,希望臨時會順利三讀通過三大預算案,目前並未商請民進黨團增列其他法案在臨時會過關。
立法院會30日三讀通過《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草案,從2021年起,個人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恢復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課稅,元旦上路,並將於2022年5月報稅時適用,國庫將年增12億稅收。
立法院法定會期即將在明天結束,由於11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前瞻三期預算案仍卡關,因此,民進黨團擬提請立院召開臨時會,目前規劃在1月11日至29日召開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滿蔡政府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杯葛行政院長蘇貞昌於立法院上台施政報告,甚至不排除提出倒閣案。對此,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表示,提倒閣案必須全體立委3分之1簽署,目前國民黨人數不夠,不知道是在玩哪招,難道民眾黨要幫忙嗎?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則說,黨團目前沒有討論,但她個人不會支持這樣的策略。
立法院昨日進行朝野協商討論預算審查時序,經過討論後,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審查順序為「紓困3.0」、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前瞻第3期特別預算、108年決算,本周五將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至立院報告紓困3.0特別預算。
立法院18日正式開議,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專案報告開放美豬美牛政策,美豬開放率先進入攻防戰。國民黨立委17日以輪班駐守議場門口,打算18日一早遞件提案,要求總統蔡英文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此外,財政部計畫有九大法案待修,但恐只有與民法18歲相關的遺贈稅與所得稅配套法案列入優先。
立法院臨時會今(2)日表決通過「前瞻計畫」後續4年4200億的預算籌編、及前期待編列的900億預算案。不過,加上此次4200億的前瞻預算案,政府自2016年起,特別預算舉債累計破兆元。
立法院臨時會今天「前瞻計畫」二期預算續編案,除民眾黨團4名立委於表決時反對,其餘朝野黨團贊成,前瞻計畫後續預算籌編案順利通過。對此,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表示,前瞻一期預算明年8月才到期,可屆時在處理前瞻二期預算,且民眾黨團要求前瞻一期預算執行資訊公開透明、說明第一期的預算執行率如何,都不被接受,因此反對前瞻二期預算續編案,呼籲政府遵守財政紀律,不應債留子孫。
去年立法委員林為洲及林德福等38人就前瞻基礎建設案聲請釋憲遭不受理,林德福等人再次提聲請,大法官會議認為聲請案件的內容一樣,且因人數未達立委總數1/3不符合釋憲門檻,今日再度決議不受理。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日赴立法院報告10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前瞻2期預算案。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規模首度突破2兆元,較今年增加551億元,約2.8%;歲入編列1兆9,770億元,較今年增加578億元,約3%。
2017年8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前瞻基建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案,後有38名立委同年9月以「通過程序有違憲之虞」,聲請大法官釋憲,今年4月另以補充理由書主張《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違憲。大法官於5月4日,以聲請人數未達《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下稱《大審法》)門檻,做出「不受理」決定。
2017年8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前瞻基建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案,後有38名立委同年9月以「通過程序有違憲之虞」,聲請大法官釋憲,今年4月另以補充理由書主張《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違憲。大法官於5月4日,以聲請人數未達《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下稱《大審法》)門檻,做出「不受理」決定。
司法院決議不受理立委「前瞻釋憲」聲請案。輿論譁然,抨擊大法官政治化。作為一個憲法研究者,筆者也認為這個「不受理」決議的論理頗有值得商榷之處。但各界對大法官所述理由固可嚴格檢視批判,可是誅心式地推論大法官是政治考量,一不小心就會變成陳師孟式的胡亂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