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剩男剩女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大陸官方公布的2022年末中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含港澳台和外籍人員)為141175萬人,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206萬人,女性人口68969萬人,男比女多3237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9(以女性為100)。
每逢春節,在大城市工作的單身男女返回老家,便成為親朋好友催婚的主角,「被相親」、「被催婚」成為常態。現在就連大陸官方也參一腳,多地政府出招,有的建資料庫做媒,甚至還統計未娶妻人數,就盼協助年輕人早日「脫單」。
現代人普遍比較晚婚,導致不少父母都相當擔心,進而出現許多催婚手段。古代同樣存在催婚,而且手段更加恐怖,除了父母以外,就連政府也「主動出擊」,制定各種政策,讓「剩男」、「剩女」們都能盡早組成家庭,若是遲遲不結婚還隱瞞事實的話,最嚴重可能害父母被處死。
每個人的人生規劃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喜歡及時行樂,有些人則希望一切穩定下來後才談感情。近日星座專家「星座錦鯉君」就發文指出,有3個星座的人在年輕時可能會受到感情的傷害,而不敢再踏進下一段新的關係,但也不用特別擔心會因此變成剩男、剩女,因為你們越晚開始的戀愛,幸福反而會越長久!
大陸女性自主意識逐漸抬頭,許多立基於傳統男尊女卑意識的言論,在大陸開始會引發不少批評。最近的例子是,由於新房、新車與聘金等「三大件」往往在大陸辦場婚禮就要上百萬人民幣,導致不少農村大齡男子「結婚難」。為改善相關問題,有大陸專家建議,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應縮小城鄉差距,讓城市女青年不把農村視為畏途。但也引來不少反方意見,例如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則認為,「剩男剩女」問題與城鄉差異關係不大,不能簡單透過兩兩匹配解決問題。
在學習兩性相處的時候,一定會碰到溝通的問題。想要學好溝通,除了進修相關的方法或技巧外,還要懂得避免許多相關的地雷區,這樣才能讓溝通更加順遂,成為溝通達人。
大陸論壇最近流傳了所謂「十大光棍聚集地排名」,指出前十名分別為天津、四川、黑龍江、廣東、山西、浙江、上海、河北、北京、山東。但是經過查證,這個排名並不可靠,因為比對官方人口普查統計,發現傳聞與真實數據天差地遠。事實上,廣東才是榜首!
中新網報導,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23日公布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相關資料。調查顯示,「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常住人口婚姻狀況呈現穩定態勢,有配偶人群所占比重從2010年的68.1%上升到2015年的76.4%;未婚人群從26.2%下降到17.2%。離婚人群則為2.1%,比2010年上升0.2個百分點。
大陸河南電視臺報導,春節將至,很多大齡剩男剩女們又面臨回家被逼婚,於是想出了各種辦法,其中「租女友回家過年」便是其中一種。
每年春節,無數家庭上演逼婚大戰。一群反逼婚主義者日前代表剩男、剩女跳出來發聲,在微博發起眾籌,打算聚集廣大未婚男女力量,在北京地鐵刊登反逼婚廣告。
宋朝算是中國歷史上官員與人民生活較安逸的時代,在如此平穩安定的環境之下,當時代的男女卻都很自覺的晚婚晚育,形成一大歷史奇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都是科舉惹的禍。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在講到婚齡時曾說:「男不過三十,女不過二十,過此則為失時矣。」按照這種標準,宋朝很多男女都「過時」了。
古代對於適齡男女婚嫁問題,制定了相關法令: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處罰的。
「剩男剩女」到哪找伴,成為大眾「關心」問題。大陸國家衛生與計畫生育委員會13日發布報告,30歲以上單身漢多集中在農村,未婚女則多在城鎮,反映擇偶過程中已出現「擠壓」現象;現代男女適齡未嫁娶頂多面臨家庭壓力,但在古代不但要被罰款,還可能全家坐牢。
大陸現今一系列戲謔或自嘲式的標榜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的詞彙,像是「剩男剩女、剩鬥士、單身狗」等等,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各種相親節目、各種婚戀交友網站、各種相親大會也因習以為常而不再能吸引目光。然而,唯獨不變的是,結婚,對於很多青年人來說仍然是一個大大的問題。不可否認,性別比例失調一直是大陸公認的導致男性單身現象的人口學解釋。
廣西媒體報導,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法院25日來了一對「70後」夫妻訴請離婚。經調查,這兩人只維持了10天的夫妻關係。婚前2人為擺脫「剩男」、「剩女」封號,在認識不到一星期下閃婚,但因缺乏感情基礎,最後在法官調解下閃離。
近日,陸婚戀網站百合網在春節期間播放的一則被「剩男剩女」認為是「逼婚」的廣告引發爭議,網友甚至在微博上發起「萬人抵制百合網」活動,要求百合網刪除該廣告。
日本國民生活中心23日指出,有不法業者利用尋找結婚對象的相親網站,吸引急著想結婚的男女結識,待雙方看對眼後便以理財為藉口,讓他們以高價購屋置產。許多想結婚的剩女被騙上當,最高被騙金額達約1億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4352元)。
《2012~2013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發現,在1970年後出生的,未婚的男性已經比女性多2315萬人。
今年2度登場的萬人相親大會又在上海青浦掀起一波「相親熱潮」,據新民網報導,計有突破2萬人次的「相親大軍」,刷新去年1.2萬人參與的紀錄。同時,今年30至50歲的大齡報名者中,首次出現陽盛陰衰的情況。
■一項針對中國大學生的婚戀觀的調查顯示,隨著中國大環境的變化,高級知識份子的擇偶觀念也隨之變化,如「賢良淑德」,已不再是當前男性擇偶的完美標準;同時「腳踏實地」的男性也不再吃香,女性擇偶取而代之的是「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