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創傷後症候群的搜尋結果,共10筆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前投手林其緯今年4月間與劉姓妻子發生衝突,劉女打電話向方姓女友人求助,雙方在台南市某飯店兩度發生推擠後互控傷害,但因協商破局,林其緯被台南地檢署依傷害罪嫌起訴,方女則獲不起訴,案移台南地院審理中。
南投草屯鎮康建生技公司7月發生4死1重傷槍擊案,唯一生還者「牛樟芝之父」賴敏男,當時經送醫搶救,之前都在呼吸照護病房治療,有消息指出,賴目前病情好轉但出現「創傷後症候群」,且已轉一般病房照顧,對此,中榮及警方都不願意證實,有醫生說,若「創傷後症候群」需時間慢慢復原。
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至今已1年9個月,國內確診人數累計1萬6262人。多項國際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留下生理和心理上的後遺症,3成染疫者的症狀持續超過6個月,而有1成的染疫康復者出現創傷後症候群(PTSD),都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
近年非常夯的虛擬實境(VR),不只給電玩玩家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也能導入「認知行為治療」中,幫人們克服恐慌症、焦慮症、懼高症等心理問題。
館長(陳之漢)8月遭槍擊,身中3槍送醫急救,所幸治療後無生命危險,目前已經出院在家修養,對於台灣治安亮起紅燈,讓他在直播提到「連出門吃碗麵都不敢」,甚至出門要有保鑣防身,此舉引來外界嘲諷,不過律師林智群跳出來緩頰,呼籲大家不需要嘲笑館長,畢竟換做自己碰到,絕對沒辦法做得更好。
去年傳奇主播傅達仁遠赴瑞士安樂死的消息,讓大眾開始關注什麼是「安樂死」。最近荷蘭有一名17歲少女波索芬(Noa Pothoven)在1日透過安樂死結束生命,她提過自己14歲時曾到性侵,導致她罹患憂鬱症和創傷症候群,儘管接受各種治療,她依舊無法走出過去的陰影,「我仍在呼吸,但我不再活著」。
新北市一名41歲陳姓單親媽媽,因為接送兒子練跆拳道,認識一名國中少年,陳女竟愛上該少年,兩人開始互傳曖昧簡訊,少年更拍下裸露生殖器官影片,少年離家出走投靠陳女時,還被她主動騎上身幫少年「轉大人」。事後被少年父親揭發,告上法庭,一審陳女獲判無罪,但到了二審大逆轉,陳女被依與未滿14歲性交罪判刑3年6月。
八仙塵爆意外發生至今逾10天,部分傷者的創傷後症候群逐症狀漸湧現,以目前在中國附醫救治的呂意銘來說,這兩天心情明顯低落,也吵著想要回家,精神科醫師強調,這時的他們心智可能退化到像個孩子,要營造環境、提供安全感給傷患,幫助他走出傷痛。
復興空難震驚全台,除了引發民眾不安外,也對班機乘客、罹難者親屬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精神科醫師提醒,倖存民眾、罹難者家屬都會出現自責、極度不安全感的狀態,對此,其他家人要多陪伴、溝通,甚至可借助醫師開立藥物治療,共同走出這段傷痛期。
常常做夢睡不好,心中總想起某個悲傷畫面,小心是「創傷後症候群」。有民眾因親友車禍過世,難以平復情緒,近幾個月來天天做噩夢,本以為只是太傷心,到身心科求診後,才知是創傷後症候群,經藥物、心理治療,睡眠品質已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