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劇目的搜尋結果,共210

  • 中租聯手六藝劇團 前進偏鄉小學巡演

    中租聯手六藝劇團 前進偏鄉小學巡演

     中租青年展望基金會推廣藝術體驗、文化教育,並支持藝文團體發展,自16日起與知名兒童劇團「六藝劇團」合作,以節能環保為主題,針對國小學童設計《格林power》舞台劇,於彰化、雲林位處偏鄉的12所國小巡演,透過活潑生動的劇情與表演,宣導綠能永續與傳遞正向價值,向下紮根。

  • 楊大正得金鐘獎 背後祕訣是靠這招

    楊大正得金鐘獎 背後祕訣是靠這招

    今年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男配角獎得主楊大正,原本是樂團主唱,但近年他經常參與綠光劇團的舞台劇演出,磨練演技,他自己也表示,演技之所以進步,是加入綠光劇團的緣故,「我對表演的認知,進綠光後直接翻倍,想成為演員的朋友,我真的大推。」

  • 簡文彬X黃暐婷 合奏《旅人之歌》

    簡文彬X黃暐婷 合奏《旅人之歌》

     國家交響樂團曾歷經妾身未明的黑機關陣痛期,交響樂團引入評鑑制度合理嗎?簡文彬放棄德國萊茵歌劇院的終身職,回來擔任衛武營有限期的藝術總監,是否曾感到後悔?原來鋼琴家陳冠宇是簡文彬的表哥,他們是在長大後才因為一件事而相認。

  • 品觀點|高史博豫劇七十週年特展  臺灣豫劇歷史風華盡現

    品觀點|高史博豫劇七十週年特展 臺灣豫劇歷史風華盡現

    為慶祝臺灣豫劇立足臺灣70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位於高雄左營的臺灣豫劇團攜手合作,在左營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原明德新村)的「轉角壹貳壹」推出「千里梆聲風華現 豫劇七十週年」特展,展期至2024年1月31日止。從越南富國島遷臺的中洲豫劇團飄洋渡海開始,臺灣豫劇已在地生根70年,邀請民眾感受臺灣豫劇的魅力,一同了解眷村文化與豫劇戲曲的美好。

  • 劈棺取腦又讓屍體還魂 國光劇團挑戰劇場魔幻度

    劈棺取腦又讓屍體還魂 國光劇團挑戰劇場魔幻度

    劈棺取腦、讓屍體還魂,國光劇團顛覆傳統劇場,挑戰劇場的魔幻度,搬演《試妻劈棺》、《傀儡幻戲》、《伐子都》、《活捉》四齣劇目,帶給現代觀眾驚奇,將於本周末登場。

  • 從韓國唱回台灣 京劇名角兆欣再演《夢廻春閨》

    從韓國唱回台灣 京劇名角兆欣再演《夢廻春閨》

    由京劇名角兆欣編腔之作《夢廻春閨》,表現獨守空閨女子百轉千迴的心境,由導演王嘉明執導,去年在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首登場,本周末將登台北藝術節,地點也很古色古香,選在台北中山堂。

  • 品觀點|第十三屆庄頭藝穗節在地登場 高雄25區36場8月開跑

    品觀點|第十三屆庄頭藝穗節在地登場 高雄25區36場8月開跑

    將藝術送入鄰里,讓民眾在就近的庄頭也能感受廳堂等級節目的第十三屆庄頭藝穗節,將於8月5日開始,由南台灣交響樂團《絕對經典-老歌旋律》、永興樂皮影戲劇團《濟公傳奇》與錦飛鳳傀儡戲劇團《臺灣傀儡嘉年華》揭開序幕,36檔精彩節目將陸續走入高雄二十五個行政區,將分「庄頭歌仔戲」、「庄頭音樂會」、「庄頭戲劇」與「庄頭偶戲」等廳堂級演出搬到庄頭,以多元精采的節目帶給大高雄各區民眾更多的幸福與藝文樂趣。

  • 2023兒藝節藝起SHOW永成戲院登場 博得滿堂彩

    2023兒藝節藝起SHOW永成戲院登場 博得滿堂彩

    臺南為強化藝術教育向下扎根,自109年開辦兒童藝術教育節系列活動以來,深獲各界好評,其中「藝起SHOW」-創意戲劇展演,於7月9日在鹽水區永成戲院熱鬧登場,由甫獲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獎項譽的新興國中、海佃國中與後壁國中接力演出,博得現場觀眾滿堂彩!

  • 客家族群至南洋開疆闢土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搬演《蘭芳傳》

    客家族群至南洋開疆闢土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搬演《蘭芳傳》

     18世紀,沿海客家先民遷徙南洋,是客家族群航向世界的歷史起點。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將搬演作品《蘭芳傳》,描述廣東梅縣羅芳伯帶著客家子弟,從唐山到南洋婆羅洲,如何在語言、文化迥異的異鄉開闢天地。

  • 台灣唯一豫劇團到屏東戲曲故事館開展 3大展區穿梭古今中外

    台灣唯一豫劇團到屏東戲曲故事館開展 3大展區穿梭古今中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豫劇團、是台灣目前唯一的豫劇團,15日在屏縣府的邀請下,到位在潮州鎮的屏東戲曲故事館展出「潮。豫-臺灣梆聲傳千里 再現豫劇戲曲浪潮」展覽,以3大展區從劇種介紹、劇目展現、音樂板式到文化傳承,帶領民眾深入淺出認識豫劇之美、穿梭古今中外。

  • 桃園推動《牽手進劇場》滿10年 帶孩童走入劇場體驗藝術

    桃園推動《牽手進劇場》滿10年 帶孩童走入劇場體驗藝術

    為落實表演藝術教育扎根,桃園市文化局自2013年起推動《牽手進劇場》系列活動,今年滿10年,期間帶領超過5萬多名學童進入劇場欣賞演出,讓小朋友們可以更親近藝文活動。今日至6月8日將於在桃園展演中心及中壢藝術館舉行8場演出活動,總計邀請市內58所國小,約7000多名師生共同參與。

  • 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精彩上演  時裝、經典、仙俠三檔劇目創新類型

    春天藝術節歌仔戲精彩上演 時裝、經典、仙俠三檔劇目創新類型

    2023高雄春天藝術節6、7月再度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推出精緻好戲,由春美歌劇團重現 80年代舞廳氛圍的時裝歌仔戲《最後之舞》、薪傳歌仔戲劇團以歌仔戲內臺與廣播時期的火紅劇目所編之《望鄉之夜》,以及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帶觀眾夢迴古戰場及崑崙仙境的《長生戰紀》,三檔好戲並推出組合套票,凡購買1,000元以上票券各一張即可享8折優惠,戲迷不容錯過。

  • 南大戲劇《不標準答案》6/2-6/3展演 免費索票觀賞

    南大戲劇《不標準答案》6/2-6/3展演 免費索票觀賞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14級大二學生,將於6月2日19時30分、6月3日14時30分與19時30分於南大榮譽校區D203多功能實驗劇場,6月4日14時30分假灣里活動中心進行口述歷史《不標準答案》劇展表演,希望能將青年世代的心聲和故事,與在地鄉親和長者青銀交流。

  • 融合田寮河「12生肖橋」元素 中興國小奪布袋戲比賽全國特優

    融合田寮河「12生肖橋」元素 中興國小奪布袋戲比賽全國特優

    布袋戲為台灣重要民俗技藝,文化的傳承更要從小做起。基隆市中興國小參加「111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的布袋戲國小組比賽,以基隆田寮河12座「生肖橋」的元素作為發想,搭配「田都元帥收妖」為主題,充分發展基隆在地文史特色,勇奪全國特優,也讓布袋戲的傳承,在基隆生根茁壯。教育處表示,將會持續推動多元技藝與本土語言的教育,落實「奠基傳統,發揚創新」的精神。

  • 移動故事屋 4/28基隆熱鬧開演

    移動故事屋 4/28基隆熱鬧開演

     移動故事屋團隊3月起為推廣《海港冒險,遊蹤基隆》演出,陸續前往基隆在地國小及幼稚園等校園現場進行宣傳。手拿著機器人「阿諾」、穿著實驗袍的演員,扮演演出劇目「機器人流浪記」中的重要角色科學博士,以「改造機器人」為題,向現場學生進行徵答,與演員互動的過程中,學童們發揮巧思踴躍回答,提供許多富有創意的答案,寓教於樂的互動為校園增添笑聲,同時也激發學童對於科技藝術的腦力激盪,創意不斷的回答讓博士拍手叫好,也讓長年在教育現場的眾師長們又驚又喜。

  • 河床劇團VR作品《遺留》 獲盧森堡城市電影節最佳體驗大獎

    河床劇團VR作品《遺留》 獲盧森堡城市電影節最佳體驗大獎

    河床劇團VR作品《遺留》於盧森堡城市電影節(Luxembourg City Film Festival)獲得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遺留》是河床劇團將其著名的沉浸式劇場「開房間計劃」,轉化為虛擬實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導演郭文泰(Craig Quintero)首度執導的VR作品,展現出他耕耘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多年的創作功力。

  • 移動故事屋 4/28基隆冒險開演

    移動故事屋 4/28基隆冒險開演

     擁有10齣原創自製動畫的移動故事屋,受邀巡演雙北、桃園等多座城市,場場完售、觀眾好評不斷,目前已累積千人以上的觀賞人次!4月28日(五)至5月7日(日),移動故事屋將到基隆表演藝術中心連演兩周,為基隆觀眾帶來多場次、高娛樂濃度的《海港冒險,遊蹤基隆》沉浸式體感劇場體驗。

  • 真快樂掌中劇團《孟婆.湯》 赴蒙特婁偶戲藝術節演出

    真快樂掌中劇團《孟婆.湯》 赴蒙特婁偶戲藝術節演出

    受到加拿大蒙特婁卡斯提爾國際偶戲藝術節邀請,真快樂掌中劇團作品《孟婆.湯》3月3日至4日將在加拿大演出,由劇團創辦人江賜美領軍,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擔任導演,表現台灣偶戲之美。

  • 在科技年代重拾溫度 台北新劇團推老戲專場

    在科技年代重拾溫度 台北新劇團推老戲專場

     台北新劇團開春推出年度新老戲「京劇薈演」系列,其中以賀歲大戲南派《龍鳳呈祥》最受矚目,將在本周228連假周末於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一連演出二場。

  • 雜誌精選》走出彩樓.打開鏡框—布袋戲在劇場的舞台景觀

    雜誌精選》走出彩樓.打開鏡框—布袋戲在劇場的舞台景觀

    台灣布袋戲歷經不同時期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表現形式與風格。以舞台形式來說,早期的傳統彩樓與鏡框式繪景舞台,一直是布袋戲主要的舞台形式。然而近年來,除了一般外台民戲和公演外,進入現代劇場,也成為各團在規劃演出時的選項之一。當布袋戲進入現代劇場,傳統彩樓與鏡框式舞台已無法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劇評人紀慧玲便認為:「今天新形式的布袋戲顯然超越了過去規範,觀眾的欣賞方式向現代劇場靠攏,必須閱取『舞台』全部空間裡更多訊息,組構觀賞美感。」(註1)換言之,如何藉由現代劇場敘事轉化布袋戲傳統,連結現代觀眾的審美習慣,或許是每個布袋戲團在進入現代劇場時,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